您的位置=首页=佛经故事

佛经故事选辑——女性的故事

(2)

小妾的美德

有一位长者,家中很富有,娶了一位富贵人家的女子为妻,并纳有一个小妾。小妾面色微黑,与妻子的美貌相比,不免相形见绌。因此那妻子便在家中作威作福,将小妾如奴仆一般使唤。

有一天,有位辟支佛来到这位长者家中化缘。长者的妻子见辟支佛容貌端正,长相不俗,心中不由生出非分之念,便对辟支佛说道:「你如果随我心愿,我当准备最好的供养。」

辟支佛是已经修行开悟得道的圣者,闻此言后,心不颠倒,意不慌乱,平静坚决地回答道:「不行!」

妻子欲念未遂,恼羞成怒,便口出恶语,驱赶辟支佛。

小妾见状,心中对出身大家闺秀的夫人的举动甚为厌恶,便劝她道:「夫人为什么向别人提出不正当的要求呢?我们大户人家不应如此啊!」

长者之妻闻言大怒,取来棍棒痛打小妾,然后忿忿而去。

小妾强忍着伤痛,毅然取来自己的全部饭食供养辟支佛圣者,并恭恭敬敬地送辟支佛出门。

不久,小妾觉得有些头晕,便回到屋中倒头便睡。在睡梦中,她隐隐约约感觉到自己平素粗糙微黑的皮肤起了变化,变得洁白细嫩,自己的容貌也变得端正无比,成为一位绝色女子。她不由猛然惊醒,坐在床上发楞。

正在此时,长者从外边回来,推门看见床上坐着一个美丽绝伦的姑娘,顿时惊愕。只见她面容俏丽,皮肤嫩白,就像芙蓉一样的清雅。长者正呆望着她,不知是人是仙时,小妾却连忙起身,含笑拜见主人。

长者这才知道美女竟是小妾,忙将她搀起,惊问原因。小妾便将辟支佛来家中化缘时,夫人不敬之举及睡梦中自己的变化告诉夫君。长者知道详情,当即娶她为妻,而将那个心术不正的妇人赶出了家门。

 

皇后的约定

很久以前,在一个名叫处留的地方,城中住着一位名叫优陀羡的国王。国王长得威武英俊、聪慧豁达。王后名叫有相,容貌娇美、举世无双,并且生性善良、温柔贤淑,深得国王的宠爱。

当时,国中有一条律法——身为国王,不能亲自弹琴自娱。然而国王的王后有相,自恃国王的宠爱,便和国王一同来到曲室,一起唱歌跳舞,共享欢乐。有相心想:「何不让大王亲自弹曲,我来跳舞。」

于是有相就娇声劝说大王弹琴。国王为了使爱妻高兴,就弹琴奏起美妙的音乐。音乐起时,王后有相翩翩起舞,曲美舞更美,两人都很高兴。国王边弹琴边观看爱妻跳舞的美妙姿态,也陶醉在其中,只是过了一会儿,国王见王后的脸上忽然出现死相,心里一惊,再仔细一看,估计王后的寿命不会超过七天。于是,国王再也高兴不起来了,便丢弃手中的琴,脸上现出悲惨的样子,长叹了一声。

王后见国王不再弹琴,而且悲悲戚戚,就问:「大王!我一直受到您的恩宠,所以敢与您一起在曲室中弹琴起舞,共同欢乐。大王!您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为什么要弃琴长叹?希望大王以实相告。」

起初,国王不语,但经不住王后再三追问,便以实相告。王后听后,心中很害怕,但仍然安慰国王说:「大王不必过于难过,我以前曾听比丘尼师父说法,如果我能一心出家,即便是一天,也能生天。如今,我已命在旦夕,我该出家了,愿大王恩准!」

国王听了爱妻的话,情深意长地对王后说:「妳且留在宫中,过了第六天,一定遵从妳的意愿,让妳出家。」

这样,国王和王后相互依依不舍,在恩爱又悲惨的气氛中度过了六天,眼看第七天一下就到了。国王对夫人说:「你有善心,我准许你出家,如果你死后升天,一定要来看我,我等着你,不要忘了我们的约定。」

国王跟王后许下这个约定,王后答应了,于是斋戒沐浴,跟随比丘尼师父剃度出家,受持八戒,当天就喝了石蜜浆。石蜜浆在肚中绞结,她很快就死去了。神识乘着善缘,得以升到天上。有相虽然成为天女,但她仍记着生前与国王的誓约,便在一天夜里来到王宫。

剎那间,只见宫中一片辉煌,天光照着王宫,有如白昼一般。国王和众臣一起出来,见一天女,国王就问:「妳是何人?」

天女回答说:「我是大王的妻子有相。」

国王见王后果真的生天了,心中无比欢喜,就说:「请到宫中坐吧。」

天女回答说:「我因为生前和国王有誓言,所以依约前来探望您。没想到您现在已近污秽,权欲熏心,我劝您还是放弃世俗的欲望,出家修学佛法吧!」

国王听到这话,心中顿时省悟,自己长叹说:「现在的天女本来是我的王后,因为出家一天就得以升天,神通广大,能见到世间的一切卑贱,我现在为什么不出家呢?我曾经听说过,天上的一块指甲大小的地方,就能抵过一个阎浮提地,我现在仅有一个国家,又有什么可贪恋的呢?」

随后,国王就把王位让给儿子,出家修道,最后修成阿罗汉果。

所以《大智度论》在赞叹出家功德时,有这么的偈语: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鹤能远飞;

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深。」

这就是在说明出家功德难量,绝非世间福德可比拟。

 

求法的妇人

从前,有个聪明、善良的妇人,深信佛法,经常在家中做好斋饭,款待僧人,以便学习佛法。

有一天,她又在家中做好斋饭,招待云游的行脚僧和附近寺庙中的僧侣来用斋。

僧人们用完斋饭,对妇人说些祝福的话后便告辞而去。此时,妇人见其中二位师父尚未用完斋饭,就热情地为他们添饭加菜,并对其中一个老和尚说:「长老,您用过这斋饭之后,能不能为我讲解佛教的教义呢?」

老和尚抬眼看看她,问说:「女施主,请问妳是出于好奇,还是真心想学习佛法?」

妇人双手合十说:「长老,我是真心想请教,所以设此斋饭供养僧众,只盼有位大师前来为我宣讲佛法,指引迷津。」

老和尚点点头说:「既是如此,我用过斋饭,便讲与妳听。」

妇人欣喜异常,更加殷勤地招待,等最后一位僧人吃完斋饭,她才收拾好碗筷,请老和尚坐在上座,自己恭恭敬敬地坐在一旁聆听。

妇人闭目静默,听着听着,渐渐入了神,一动也不动,看来仿佛熟睡一般。

老和尚见了,以为她根本没听进去,只是在那里佯听,实则是打瞌睡,心中不觉气忿起来,想:「原以为她是个一心向佛的信女,谁知却是个顽愚之妇,我还给她费什么口舌?」于是站起身,拂袖而去。

那妇人正听得入迷,却没有了下文,睁开双目,却不见了老和尚,不知是怎么回事。等她追出门外,却连老和尚的踪影也不见了,不免深感遗憾,倚门感叹:「唉!长老怎么走了呢?他讲得多好哇,可惜只讲了这么一点儿。」

第二天,老和尚又来了,妇人非常高兴,热情地款待他,并说:「长老!您昨天怎么没有讲完就走了呢?」

老和尚看都不看她,道:「女施主自然明白,何必问我!」

妇人不解地问:「我自然明白?」

老和尚不再答话,低头吃着斋饭。妇人不便再问,只好去招待别的僧人。

这时,有个行脚僧走进门来,坐在老和尚身边,边吃斋饭,边与老和尚谈论佛法。

那妇人听了,便留意于他们的对话,一边招待其它僧人,一边认真听着,顿觉收获不少。

从此,妇人在招待僧人时,就留意听他们的谈话,自己慢慢领会。也是她天性聪颖,悟性极高,日子一久,倒也学会了不少东西。

后来,过了一些时日,老和尚又来吃斋饭时,妇人便将自己对佛教的理解,说给老和尚听,请他加以指点。

老和尚听了妇人的见解,大吃一惊,心想:「原以为她不过是说说而已,不像是真正有心学佛,没想到,她居然有如此精辟的见解,倒是我误解了她。」

老和尚道:「女施主是从何人学习,有如此精深的学识?」

妇人笑道:「全是听您与其它长老的谈论,慢慢领悟而来的,我还没有礼谢过恩师呢!」说罢,就要叩头跪拜。

老和尚连连挥手,说:「使不得、使不得!女施主,老纳愧疚得很,倒是女施主的好学精神令人敬佩。」

妇人谦虚地笑着说:「还恳请长老多多指教,让我早日修成佛道。」

从此,老和尚每日都来与妇人讲演教法,使妇人在修行上进步神速。

老和尚深感敬佩,每每向弟子们教授佛法时,都以此妇人为例,说:「心诚则精学,灵至则彻悟,似此妇人这般学习,必有所获,我佛门弟子当更胜于她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