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祥坤修学园地假使无难事 问君去留嗔
祥 坤 居 士
2006-12-8
|
稽首恳请观世音菩萨慈悲加持,要看完这篇文字的有缘人:平安顺利,所愿皆成。
一
和人随缘说起佛法,总是到讲到贪嗔痴一处,便有人问,哪个“嗔”啊。这个字在佛经里是随处可见,只是生活中我们提起他的时候并不多,眼见他的时候却不少,用身体落实他的时候是多而又多。
“嗔”是三毒(贪嗔痴)之一,具足称之应为“嗔恚”。“嗔恚”明显的意思是怨怪和恼怒,因为“恚”比“嗔”更上一个台阶,所以便有了引申中嫉恨与仇恨的意思。为什么要说到这个嗔恚呢,因为现在最流行的就是这个。以下我引佛陀在《大方等大集经●月藏分第十二分布阎浮提品》经文为证:“于我灭后五百年中。诸比丘等。犹于我法解脱坚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禅定三昧得住坚固。次五百年读诵多闻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坚固。次五百年于我法中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了知清净士。从是以后于我法中。虽复剃除须发身着袈裟。毁破禁戒行不如法假名比丘。如是破戒名字比丘。若有檀越舍施供养护持养育。我说是人犹得无量阿僧祇大福德聚。何以故。犹能饶益多众生故。”引的多了几句,这几句是要人来看清末法实质的。
从“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起便到了末法时代。(关于末法时代有说是一千五百年开始,有说是两千年开始,在此不做细论)。佛陀说的“斗诤言颂白法隐没损减坚固”就是末法的表现之一。斗铮(‘铮’为撞击发声意)言颂,末法时还别说是说法,便是人与人的交流也是张嘴就是鞭炮,所以说末法时代是斗铮坚固的时代,坚固便是难以摧毁,坚固就是难以改变。现在这个世上国与国斗,人和人争,生活中出了个“杀人游戏”,网络上诞生个“pk”名词……搞预测的可以由“斗铮坚固”推理,末法时代什么职业应该持久兴旺?从斗铮是这个时期的主流上推,律师记者军警医护,这些职业的兴旺便是不言而喻的。斗铮背后是什么促使的呢?是三毒推动的,尤其是这个嗔恚之毒基本主力。在信愿行中我写的是信,在贪嗔痴里我选的是嗔,为什么呢?三毒虽然都足以致命,只是这嗔字更是毒中之毒,发作起来,所向披靡,少有人能不随其威,不顺其意。《往生要集》里说:“能损大利无过嗔,一念因缘悉焚灭俱胝广劫所修善。”损你大功德的没有什么比这嗔恚更重的了,嗔心一念起便会烧灭你千万年所修的善行。再看看《大智度论》中是怎么说这个嗔恚的:“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无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为最坚;诸心病中,第一难治。”九十八使的意思就是见思二惑的总和,也就是烦恼的大集合,在烦恼的大集合里他是最坚固难除的,他又是诸多心病里最厉最难治的。那么为什么又非要治愈他呢?因为这个三毒能感应生成你的去处,便如这个嗔心你如阻止不住任其蔓延,则必定要使你堕落在畜生,恶鬼,地狱界中的。
二
有一部忏法叫《梁皇宝忏》,这部宝忏的缘起便是因为一个关于嗔恚的果报。原来梁武帝有个宠妃就是后来的郗后,这个人虽然美丽,但是心量极其狭窄,嫉恨心很重。她做了正宫后,“凡帝所幸宫人,百般毒害,死于其手者,不计其数”,传说当时的梁武帝苦于无法治对,便找大夫给她开了个治嗔妒的药方,谁知郗后知道是为治愈自己的脾气后便不再吃。郗后死后便生到了她用嗔恚所建造的业道中去了。《南史●梁武德郗皇后传》记载,有一天,梁武帝偶尔在宫殿大梁上看到一只盘身大蟒,张口吐舌,鳞光四射,“武帝大为惊骇,以为妖孽作祟,只好在露天井上建立祠堂,用银质鹿卢(井上汲水器具)以及金瓶,内盛百种食物来祭祀”。但是呢,当晚梁武帝就做了一个梦,梦里又出现了这条大蟒,这次不同的是大蟒蛇对他说话了:“我是昔日后妃郗氏,因嫉妒六宫妃嫔,心存惨毒,忿怒一发,就像烈火燃烧,弓矢发射,常常损物害人,由此罪过,死后堕生蟒蛇。没有饮食可以充饥,又无洞穴栖身,饥困交迫,自力不能克服,又身上每一鳞甲内,生有很多小虫,叮咬肌肉,如同锐锋钻刺,痛苦难堪。得此蟒身,并非寻常蛇类,还有变化能力,不因皇宫深严,所能阻碍。感念皇上平昔爱护深厚,因此托此丑陋形骸,陈露皇上面前,祈求为作功德,拯拔我的苦难……”
梁武帝惊醒后悲叹感慨心神不安,次日问志公禅师郗后所以托生蟒蛇因缘,志公禅师说:“这是郗后过去罪业所感,必须至诚勤恳,礼佛拜忏,仰仗佛力,才能救她。”于是梁武帝大发悲心,恭请志公禅师广集藏经玄文,恭录诸佛圣号,作成十卷忏愿文,名为“慈悲道场梁皇宝忏”。然后他又“启建道场,聚集高僧,恭诵忏法,为郗后洗濯罪愆。”这样过了一段时日,一天宫室内忽然传来一股异香,梁武帝惊诧间见虚空有一位容仪端丽的女人,她向梁武帝说:“我就是蟒蛇的后身曾经的郗后,承蒙皇上为我超度荐拔,如今我已脱离蛇身,得生忉利天宫……”说罢,再三恭敬致谢,忽然不见。以上便是一个很典型的嗔恚感应生成蛇身的公案。为什么生成蛇呢?你看那蛇,首先是横生(爬)的动物,喜欢阴冷的角落(阴怨),身带四毒(见毒触毒气毒啮毒),披着闪闪的鳞甲(好斗),目光冷冷的(隐险),吃物便是急急的生吞(嫉恨),脑袋长的不扁不圆(邪性),所以生成蛇身的确有相可察。后人为此作了一首诗说:佛法从来不妄言,只因毁谤自招愆。世间国母何尊贵,堕在蟒蛇虫类边。还是那句话,还别说郗后这样恶业深重之人,即便修行人如果嗔心不除那也照样堕你没商量。这个嗔恚之毒的报应是不管你若天若人若修行若非修行的。
三
《高僧传》里记载了一位大德高僧,他的名字叫安世高,他是波斯地方(今伊朗地区)安息国的太子。这位大德是一位很有神通的人。他的前世也是出家人,当时他有个同参好友,这个同参什么都不错(尤其喜欢布施),就是嗔恨心重,乞食时如果施主冷遇了他,或者饭菜不可口吧,他便起很大的嗔恚心。当时同时出家的安世高就对他说:“卿明经精勤不在吾后,而性多嗔怒,命过当受恶形,我若得道必当相度。”你明达经藏和精进不懈都不落我后,但是你的本性容易发怒嗔恨,死后当是投生为丑恶的形体,如果我先得道,一定要去度你。没想到的是,安世高为他前世同参的预言当真就在今生得到了证明。
东汉灵帝末年,政局很乱,安世高大师应机观察,知道应去江南,临行前他便和陪同者说:“我应该先到庐山度了和我前世一同修行的那位同参。”到了庐山附近时,那里有个共亭湖(现在九江),湖边有个共亭庙,庙里供奉的是一尊龙王,想平安过江的没有不到这里礼拜的,往往是礼拜后都平安来去。只是如果你要过江而不先到这里供养礼拜的话,那船到江心发生什么就不一定了。所以和安世高同船的那些人就先到这个共亭湖来进贡。这些人刚进庙里,就听“庙祝”(寺庙管理香火的人)说:你们同船的有一位出家人,请你们把他请来。这些人相当惊慌不知所以,就请来安世高大德(安世高当然早已知道),于是就有了以下安世高大师和庙神也就是龙王的这段对话。龙王说:“我与你前生都是出家学道,我喜好布施,但是生性常发怒嗔恨。今世成为共亭庙神,周围方圆千里,都是我所统治。因为前生布施的功德,所以今世奇珍宝玩非常丰厚;也因为前生嗔恨的罪业,所以今世堕落为神灵。我现在看到曾经是同学的你,实在悲欣交集。我的寿命已经快要结束,假如在共亭湖死亡,那么我庞大丑陋的形体,必定将污染清澈的湖水,因此我决定在山西的草泽间待死。然而我深怕死后难免会堕入地狱,现在我有许多珍奇宝物,希望你代我立坛修法、营造塔寺,使我能够投生到善道!”安世高大德说:“我来这里便是要度你的,只是你能不能现出原形呢?”龙王说:“我身体很难看,最好不需要。”安世高说:“你还是要现身让大家看看才好,即可让看到者起信,又可以灭你以前所造的罪业。”于是“神从床后出头,乃是大蟒。不知尾之长短。至高膝边。高向之梵语数番赞呗数契。蟒悲泪如雨须臾还隐。”前世的同参共亭的庙神众生眼里的龙王便徐徐现身,一条长长的见首不见尾的大蟒便展示在众人面前,它慢慢游行到安世高的膝边,任由大德安世高梵呗超度,大蟒听法当中泪如雨下……船行当日,刚到江中,许多人便看到一位白衣男子站在船头向安世高拜了三拜,即刻不见。问其根由,安世高说:“他就是庙里的龙王,现在已经脱离蛇身,往生忉利天宫。”后来,安世高把龙王所有的财产都用来为他修福,在豫章(现在的江西南昌)建了一座很大的寺庙,叫大安寺,这便是江南第一座寺庙的由来。写到这里唏嘘不以……
四
以上都是嗔心感应蛇报的例子,这个业报是惊人的一致,都是感应蛇身,又都是往生忉利天(看来忉利天和人畜道有大因缘)。我们真应该想想,一个曾经贵为皇后,一个曾经出家修行……这里的两个人哪个是普通人能比的呢,尤其是后者,他已然是个修行者,但就因嗔恚难除还是感应蛇身(其实这点嗔恚算什么呢)。好歹前世其他方面修持的很好,所以受到供养的财宝无数,也有神通,知道自己的前世果报,知道自己该如何才能脱离蛇身。只是无论如何,他毕竟是蛇,毕竟掉到了畜生一道。如果他不知道呢?如果前生没遇到安世高这位大善知识呢?堕落的因果往往是一生胜与一生的,比如成蛇后便是更要造业,所以便也更加堕落,实话是就人来讲很少有不往三涂(即火涂、刀涂、血涂,同‘三恶道’)掉的。怎么才能来生为人?今生起码得五戒,就这五戒现实生活中授守不犯者千中难见一二。所以我们要念佛,佛陀能用他的愿力神力使我们带业往生。否则六道不出,因缘会遇时,最终是果报还自受。
生活中许多人说出的话都是很有智慧的,我遇到的几乎所有人都说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呢?真正能安于平淡的又属实没有几个,大部分都是不得以而为之。都说自己能够忍耐,结果呢?业缘招感时罕见一个不是嗔恚大发。你看一些个名人,面对镜头时他们的表现都还不错,只是你惹他们一下试试?除非无关痛痒,否则不给你弄个身心俱残就算他有同情心了。有个同修,她面貌生的很是美丽,又有位中国的某位高僧做师傅,于是便生骄慢心。实话是在我眼里并不认为她的相好,为什么呢?不柔和,太犀利。我们看人相好,便说这个饱满那个方圆,恨不得把五官画作一幅“春宫图”,让感动的人更多一点。其实,有的人尽管相好,但带着一股傲气,发着一股邪气,藏着一股阴气,携着一股疠气……这便是福中无宝相,总是世间凡相里。为什么那鸟儿在别人旁边就不跑,一见到有的人便瞬间无影无踪?看那梁间的燕子了吗,它就有感知善恶的能力,它绝对不会在一个不善人家安住的。我知道有个杀羊人,他往羊圈那一站,那羊全部得得瑟瑟地往一起挤,而别人站那就没有这个现象。有意思的是有位居士站在那里,那羊竟然过来几只静静地看着他。所以,不要把有情生命当无情用,众生都是平等的。以为自己是高等生命(高在那里呢,连那鬼都有神通,都能活千万岁,人里有多少人有神通?有多少能活一百的?),以为可以随意宰杀他们填己口腹,这是不合实性的。那条大蟒能再世听法而掉泪,我想有些个果报发生后,是哭都来不及的了。
再说以上这位女居士,她由于自己相貌的优越,便成单位很出风头的人,又由于确实有工作能力,就以为自己很是超脱。后来单位调来个同样漂亮些的女同事,两人便生起矛盾,她说这位女同事和她的上级领导关系暧昧,已经影响自己的发展,便在几次唇枪舌战后恨恨难平起来。她给我打过很多电话,我都是要她用因果的眼光看问题,希望她能知道这是境界的考验。而她呢,每每是电话中明白,放下电话嗔心便起,有两次便要找人狠狠地教训下对方,幸好之间被我说服。几天前,她又给我打电话,又说到恨意难平,为什么呢?因为单位要她做些事情,需要那个女同事配合,或许是她要求的多了些,对方给她发来消息:你想要我怎么配合你呢?就这句话,便点着了她的无明怒火,她认为这是公开和她叫嚣。其间因为没找到我,便去找当地算命的,当地那位大师说:“你小人多啊!”她和我讲到这里的时候我便对她说:“啊,别人都是小人。那个意思就是说,你是圣人呗。”她听后寻思了几秒,承认自己不是。她在听了大师的话后,做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什么事呢?她跪在佛前请护法加持。其中之一就是要把同事赶走,要她受报应。她这么求能不能应呢?答案是也许。护法管不管呢?你要真是修行人,他肯定管,因为那是他的工作,他不会允许异类干扰的。但是不要忘了这个前提,前提是:你必须是按照佛说去做了的人。还别说护法尊者,你要是真修行者,那是叫天天应,叫地地灵的,什么叫道高龙虎伏?那里是德重鬼神钦?这都不是空穴来风,十方佛菩萨都是时刻加持你的。这样的例子同样很多,这里不便赘述。她的嗔恨心明显是不如法的,不但不如法,而且是坏了“规矩”,被境所转不说,而且要起惑造业。这个一念嗔心或许能感召神灵精鬼仙魔等“加持”的,有的心魔就等待着修行者嗔恨一起的一刻,他有机可乘,让你灵验,最终让你难以摆脱,终是成他眷属。所以有句话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结果是又一次我说服了她,她当下便表示忏悔。她说我是那个女人的贵人,我说:我和那个女的都是你的贵人。这话明白不明白就在于她了。
五
《佛说遗教经》说:“嗔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嗔恚。”因为嗔恚是偷你功德的贼。功德有什么用?了生死出三界就靠这些东西。你功德多少还不一定呢,上来便被这嗔恚偷去不少,多可惜呀。所以,信不信在你,如信则把自己易于嗔恚的“优点”(叫多少年‘性格’了?)改改最好。《增一阿含经》上说:“诸佛涅盘,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火。”为什么你还在生死中流转?为什么你就不能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十力八自在?就是因为你嗔恚的火大。这大火烧烧坏了你的善根,障住了你看到和感知诸佛不生不灭常住的根源。佛教界公认在这个世上只有一位完人,他就是伟大的佛陀。有人以为你是信佛所以才这么说,你可以这么想,但我不是如你所想才有的这般言语。我想一个人的信仰一定来自心灵,你可以说佩服一个有钱人的聪明作为,可以说敬重一个当官者英明举措,但是你绝对不会把一个没有高贵品格的人当做自己的心灵的楷模。因为你自身具足佛性,佛性在你的神识里偶尔会闪烁璀璨的光辉,这种光辉会让所有一切被五欲束缚者在他面前都软弱无力。
我没接触佛法以前,很少看得起过任何一个人,不是我骄慢,我也没有骄慢的资本,实在是他们无论怎么名人,怎么伟大,在我眼里都有为人很多贪嗔痴的一面,他们逃脱不了为人的欲望。既然是人,又有什么了不起的呢?不都是八字注定吗,不都是一堆肉吗,不都是饿了看谁都像烧饼吗。接触佛法后,我知道了世间的真相,知道了很多的道理,我从心里为高僧大德所折服,因为他们的忍力他们的定力他们的念力他们的愿力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洒脱远不是我这凡夫能够比较的。我们所知道并改正的自己所谓那些缺点,本就是无关痛痒的表面,就好像“年终总结”中的不上进,不团结,不努力等等,这些东西我们一生都是在犯了改改了犯中过来的,因为我们从来不敢提及“根儿”这一处,现在佛法把根儿告诉你了,是贪,是嗔,是痴,要你改正他,你行吗?你能吗?你敢吗?而我们可以看看那些出三界家的人,那些真清净的修行者,他们真的就在这么做,他们是敢于向人性劣性根本开刀的人,他们是敢于对业报轮回生死流转宣战的人……所以今生我以能够接触善知识为荣,以能够听闻佛法为荣,以能够善思维为荣,以能够如法修持为荣。
六
嗔恚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很是直接,有的呢,便很是委婉。为什么委婉呢?那就是发嗔恚者有个想压制但没有压制成功的过程,有个想消解但没有消解成功的过程,有个想说服自己最终是说服不了自己的过程。嗔恚的背后其实还是个“我执”,所以佛经里要修行者为破我执依四念而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有人为这个身体执着的要命,拼命的给他吃好的穿好的,唯怕亏了这个身子。但是怎么样呢?你管他他并不管你。老病后你的身子也就死了,它没了,你呢?你不定又找谁作“他”了呢,“他”是做你累劫浮沉的旅店,是你灵魂的寄生处和受报处。我见一个人为自己又买这补药又买那补药,同时呢,不停地妄语不停地嗔恨,贪也做是嗔也做痴也从来没放过……“肝中若无火,何病都能躲”,其实就每个人的身体来说,要管他也得是管管肝火才好。而若想要长生不老的,很简单,每部佛经都有这个答案。先请一本《地藏经》应是不错。如果认为自己根器不错,请一本四十卷的《大般涅槃经》最好。
七
再写两个例子来说明嗔心的表现形式。看的人你别走,把心定下来,你能暂时忍住内心的烦乱,便已经是有些定力,这就是佛法中的“生忍”。现在能似我这样写点东西的人已经不多,似你这样能安静看这些文字的人同样不多,若男若女你我相感便是善缘,别不信这个。不要没满愿就想跑,为什么不等到看完后我说你的“好好好”呢。
要说的是古代的两位文学大家,一个是把嗔恚藏起来隐在文字中,一个是一点也没藏好上来就是个小宇宙大爆发。这两位大家便是韩愈和苏东坡。我曾经看过一篇韩愈的议论文叫《说难》,当时觉得写的很好,有理有据,善思维很精细,不落窠臼。从八字角度分析韩愈应该是个偏印带劫的组合,因为他独树一帜,敢于发前人未发之言,而且心思精密,思维高妙,唯是文章里总有一种争议之气,这是和劫才心性一致的表现。玄学中劫才人好争好斗是公认的。知道这位文学家有过反对迎佛骨的举动后,就找来资料看,一看便知韩老师也是被嗔心着魔的人。
陕西法门寺的舍利在唐朝有六次被请入皇宫供养,唐代第五次迎奉佛骨在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舍利在皇室供奉三日。其后又送长安各佛寺供奉。韩愈最初知道宪宗要迎请舍利这事后很是反感,就写了一篇《谏迎佛骨表》,他是怎么说的呢?他开始例举了大量中国以往的一些个太平世界,他说那时候中国并没有传来佛教,不也一样昌盛吗;他又引用了一些信佛帝王在位时的不太平来证明信佛的无用,尤其以梁武帝为代表,因为梁武帝三度舍身为佛,但是他却遭到候景叛乱,被囚禁饿死。韩愈说,“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微贱,于佛岂合惜身命。”到时候“弃其生业”“断臂供佛”这不是被天下人笑话吗。他继而又说,佛法毕竟是外国传来的,我们尽到礼节也就得了,现在怎么能把一个枯朽之骨迎入深宫呢。结尾韩愈发狠了:“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上天鉴临,臣不怨悔。”说实话,韩愈确实有骨气,尤其后边结尾的几句。但他也确实起的的邪见。
如果你没有接触佛法,没看过佛经,真的容易被韩愈这篇文章打动,但是如果你真看过佛经呢,你就会知道韩愈的世间眼看到的,世间身所做的世间论是根本站不住的,因为他根本没有接触过佛法,没有看过佛经的人是不能开法眼的,没有择法眼的人是根本看不到实相的,是没有资格来评价佛法的,即便听闻到了佛法,众生的根机不一样,所知的范围也不一样,五乘不知四乘,四乘不知三乘(人不知天人,天人不知声闻),凡夫不知证果尊者的境界,尊者同样不知菩萨的境界,这个道理我想不用深说谁都懂得。比如就梁武帝的事吧,你能看到这里的因果吗?梁武帝前世也是个有善根的人,你能知道吗?他无心中饿死了一个同样有些道行的猴子你能看到吗?你看到达摩初祖去度过他,但他业力太重吗?他以一国之君的方便建了那么多的塔庙,但你能看到他背后的发心了吗?看到百姓为此流的血汗吗?初见他的达摩祖师说他没有功德,当时的志公大师也说他没有功德,后来的六祖大师同样说他没有功德(这个问题后面再说),先把志公禅师回答梁武帝的疑问引在下边——梁武帝建庙当中便得重病,不知为何便请教志公禅师,禅师说“你今敕行天下,广造庵宇,自己又不舍财施利,惟使天下百姓之力,但为主上造庵,以此人人受苦,个个艰辛,磨杀世人,不知几何。所以天下军民,尽皆怨叹。虽是真命天子,难当万民尤怨。故曰:‘汝是造业人也。”梁武帝就因为心没使正,所以反而成了造业人,哪里有什么功德呢。
韩愈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写文章是带有嗔恚心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明显是义气用事,用因嗔而起的义气来作论。他在都没有认识佛教的前提下,就写反对的话,这不是自寻其辱又是什么。这可不是他平时的作为,韩愈平时写的议论都是雄辩的,都是能从对方的立论里来回出入为自己的论点服务的。但是,这一次他只提到一句“枯朽之骨”,这篇文章并不见雄辩的影子,连舍利的形成他都认识不清,佛经我想他根本就没有看过。这个鲁莽的举动背后又怎么会不是以嗔恨心为出发点呢。他又为什么嗔恨呢?因为他一直以来都是推崇儒教排斥佛教的。“他在思想上是一个坚定的儒家传统卫道者。他的一生不遗余力地宣扬从尧舜到孔孟儒家学说。同时他又极力反对有着千年传承的宗教——佛教和道教。”正是由于嗔恚心背后的驱使才要韩愈作出了这么一个有点不知所以的举动,不过还真是“佛如有灵”了,韩愈差点因此被杀,皇帝为迎奉舍利慈心不杀,他因此被贬“流放潮州”。这次潮州放逐,韩愈对自己偏执思想作了深刻地反省,“他惊奇地发现佛教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地位,释迦牟尼又是那么被人们所尊崇,佛教的学说怎么如此深入人心和历经千年而不坠。韩愈认为有必要去接触和了解它,以便能弄清是非。于是他与佛教僧人进行交往。”在这些出家人中有一位大颠通宝禅师是他交往最多对他影响最为深远的佛门大家。当时韩愈到潮州时,专诚访大颠禅师。禅师问:“公之高才,比佛图澄、鸠摩罗什、宝志如何?”曰:“不如。”禅师曰:“公不如彼,而彼事佛,公以为非,何也?”禅师说你确实有才,而且还不是一般的有,但是你能和以上三个人比吗?这三个人全部是信佛出家之人,你智慧不如人家怎么还诋毁佛教呢?韩愈当下无言以对。“韩愈在与大颠的频繁交往中,受到了广博深邃的佛法洗礼,使他明悟了佛教治心致仁的社会功能,开始对佛教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改变了他对佛教的那种狂言漫语。后来,韩愈复职还朝之后,他从佛教的观点出发,写出了赞佛、崇佛《心性论》来宣传佛教,这是一次巨大的思想转变。他深怀惭愧之心,特地去灵山寺向大颠禅师告别,并以衣相赠和留诗纪念。韩愈赠大颠诗曰:‘吏部文章日月光,平生忠义看南荒。肯因一转山僧语,换却从来铁心肠。’这首诗反映了他由排佛到崇佛的心路历程。”韩愈这个一转换来铁心肠写的真是太好了,他能做如此醒悟,当真是了不起的人。
八
“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走,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白居易没有想到的是,到了宋朝有位叫苏轼的文学大家把他诗中的“东坡”引来作为自己的居士用名——苏东坡。苏东坡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佛学造诣很深,但是学佛的人一般都知道有一句话叫“学佛不学苏东坡”。大概是东坡先生理论强过实践的缘故,或说是悟性高但是未能如法修持终是不能亲证的缘故。他当时有个出家的好朋友为佛印禅师,禅师聪颖过人,五经通晓,十六岁便童身出家钻研佛学。
佛印禅师住持庐山的归宗寺时,东坡先生正好被贬到长江北岸的黄州,这样和长江南岸的庐山隔江相望,东坡先生常坐船过江去和佛印禅师谈禅论道,一来二去,两人便成了很是默契的朋友,历史上为此也留下了一些两人禅机对打机锋辩答的佳话。以下东坡先生的嗔恚典故便属这些佳话之一。一天东坡先生在打坐中吧,看到一种很好的境界,便觉得修持有得功力精进,就写了首偈: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诗的意境是很好的,也写出了一种修行心得和一种解脱自在。天中天便是佛陀,稽首即是顶礼,毫光照大千就是毛孔中的光可以遍照三千大千世界,紫金莲便是佛陀端坐的紫金色莲花台,现在只有这个“八风”需要解释一下了,八风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这八种境界暗喻能动摇修行者信念和定慧的外缘,如能不为所动不为所转当然是与道有成,我想达到这种程度最少也得是证初果的尊者。但是,东坡先生这首诗里有着明显的自说定力的意思,他感觉自己也能如此了,也能八风吹不动了。得意间便叫下人将偈送过江给佛印禅师看,佛印禅师看后并没有说什么,只在诗偈的尾部批上两个字,要送信人回给他看。东坡先生怀着欣喜的心情拆开一看,无明火“腾”地就窜起来,嗔恨大发,当下就渡江去找佛印禅师评理。我替东坡先生把嗔恚的语言描写如下:你这个出家人啊,是不是不懂诗啊,是不是没有证到这种境界不能知晓这种意境啊,是不是我写的好碍你眼了啊……只是无论如何你也应该有点定力啊,怎么可以写这么鄙俗的两个字呢!东坡先生心急如焚地度过了长江,怒气冲冲地直奔归宗寺,没想到佛印禅师早已经吩咐客堂的知客师(禅林中司掌迎送与应接宾客之职称)说今天不见客。东坡先生一听,哪里管什么见不见客啊,无明火把头上三尺虚空都快烧着了,当下也没管个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直奔方丈室便去,谁料到方丈寺门口,一眼便见到门上贴着一张纸条: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东坡先生一愣后便即刻悔悟……原来,佛印禅师在他诗偈的后面批的两个字是:放屁。东坡先生自认自己是八风吹不动,不为各种赞毁所动定心,结果呢,佛印禅师不过区区两个字的评语,他便嗔心大发,无明火起,这哪里叫八风吹不动呢。这个典故说明了,修行人踏实些最好。未得谓得未证未证都属外道,何况标榜果位,自认禅机,扬言功德,口上修为都是不足取的。东坡先生的嗔恨心促使他赶紧过江,连忙上山,飞快进庙,直奔方室……我想他要是当下便见了佛印禅师,还不定上去就是一个“庐”山无影脚呢。苏东坡的佛学造诣是深,但是,佛法最重的是修持而不是说教,我很喜欢一句话:说道做不道,不是真智慧。嗔恚心发作的时候是很难控制的,东坡先生的作为给所有修行者都提了个醒,他找佛印禅师评理的这一路怎么也得有个时间吧,但是呢,他并没有在这个时间里做通自己嗔恚的工作,为什么?定力不够,平实的功夫下的不够。所以难得的并不是你的发心,难得的是你的不懈怠心,难得的是你的不退之心!
九
嗔恨心的危害显而易见,如何克服他消灭他转化他呢?那便是个忍辱。《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七说:“云何忍辱?谓由三种行相应知:不忿怒,不抱怨,不怀恶。”忍辱并不是说你压制了那股嗔恚心,你压制是不能算成忍辱的,因为那火还是火,只不过没有遇缘所以才未能得起,因缘一到,嗔恚火只会更加猛烈。正因忍辱法门最是难修,忍辱修为也是最长功力。《大宝积经●富楼那会第十七之二具善根品第四》上说“忍辱十力本,诸佛神通原。无碍智大悲,皆以忍为本。”想得道大神通的人,想要无碍智慧的人,想要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人,修忍辱法门就正对了。《大智度论》卷三十说的更加明白︰“忍为一切出家之力,能伏诸恶,能于众中现奇特事。忍能守护,令施戒不毁。忍为大铠,众兵不加。忍为良药,能除恶毒。忍为善胜,于生死险道安稳无患。忍为大藏,施贫苦人无极大宝。忍为大舟,能渡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八万四千法门便为对治众生八万四千之病,忍辱是一个很见功效的修行法门,他是能帮你度过生死之河的大船,你可不要轻视了他。你坐住他就能最终“波罗波罗蜜”(到彼岸,含圆满究竟之意,也就是不生不死了),半道晕船下来的便是没修成。所以上船前请备足“定”力和“慧”药。“忍辱是个宝,谁都用不好,谁若会用他,何愁道不了”。如果说嗔恚难以抑制的话,那忍辱就是难以实施的了。
说起这个忍辱我想起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有个爱开玩笑的朋友和他父亲不太和睦,一天很是郁闷的和我说起他家发生的一件事。他买了两张条幅,一张写的是“忍”,一张写的是“惜缘”。他把忍挂在了自己的床头,把惜缘挂到了他父亲的居室。他父亲见后便不干了(老爷子曾经是国运中造反的一派),说:“你什么意思啊,哦,你那里是忍,我这里就是惜缘,那个意思就是说我做什么对不起你的事了呗,你得忍受我,我还得珍惜和你的缘分?”朋友说:“我也没这么想啊,当儿子的一事无成,说到忍也得是你忍我啊。”后来便对换了一下,老爷子那屋挂上了忍,而朋友这屋便有了惜缘。朋友和我说:我惜个什么缘啊,没意思,哪天还得弄个忍o(∩_∩)o...。为什么无缘可惜偏偏要忍呢,就是生活的压力和心里的压力实在太大了,有福报的人或许和人谈的便是惜缘,而对于一些为生活操劳的人来说,还得是这个忍字当心任刀坐。文人墨客形容这个忍,便是在心积压,后来成了石头,后来化成了碎石子,后来成了灰,后来便还是不吐不快了,到了一吐那天,喷死谁迷伤谁就各人各命了。忍辱不是压制,他可以是有相的消灭,也可以是无相的转化,更应是本空的无迹可寻。佛教讲的忍辱是建立在因果观、慈悲观上的,有别表相的一般忍受。在《优婆塞戒经》卷七说:“忍有两种:第一是世间忍,就是能忍饥、渴、寒、热、苦、乐;第二是出世间忍,即能忍信、戒、施、闻、智慧、正见无谬,忍佛、法、僧,忍谩骂、挝打、恶口、恶事、贪、嗔、痴等,能忍难忍,能施难施。”你现在看我的文字就是在忍,忍你的浮躁心,忍你的不信心,忍你的贡高心,忍你的随意心。别说别人,就拿我自己做例子,扪心自问能否做到经中所说的忍,肯定的回答:根本做不到。但是时有过去当下和未来,当下做不到,未来要做道。有没有能做到的呢?有,而且很多。这些人多是尽毕生修为的高僧大德。
十
一九四九年,宣化上人去香港弘法,初到那里由于机缘不太成熟的缘故,上人便在一位居士的介绍下,在芙蓉山观音洞里住。那里面除了四壁,空无所有,且极为潮湿。上人每日便在一块略微平滑的石头上打坐。就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上人无怨无悔的住了一年。在住的其间呢,上人每日到山下的一个竹林禅寺去乞食。由于洞内太潮湿,有碍修行,一年后,上人在洞外搭个小茅棚。不料就是这个做法竟引来隔邻某法师的妒忌。他说上人有能力自供粮食,否则怎么能给自己搭个茅棚呢。这位法师心里有个嫉恨鬼,不知道上人生在东北,曾在荒山为母披缁结庐守孝三年,如何不知取用山林草木搭建茅棚?法师怂恿别人说上人有自给的钱财,于是竹林禅寺住持也不再给上人任何斋饭。上人是怎么表现的呢?上人说:“哦!没饭吃更好!”。大法师索性每日端坐用功,任凭因缘境界考验。不过几日,便有了以下的事发生。当地附近有一位劳姓女居士,脚被恶犬咬伤久不能愈,医药罔效,巫祷不灵。就在她彷徨的时候,一连数日都做了同一个怪梦,她梦到韦驮菩萨(佛教中的护法大士)告诉她,要想病好,就得先去供养一位住于观音洞的法师。梦里韦驮尊者还为她示现出上人的相貌。这位女居士惊喜之余,备粮供养,前往观音洞。谁知与上人隔邻的那位法师见到斋主来到,便往前迎接,并自称为住持,硬要施主之物。劳居士说他非梦中所见之人,坚持不给,两人便起争执。吵声将上人引出洞外,劳居士马上认出这位才是梦里所见法师,便将供品全部交给上人。上人又是怎么做的呢?他将供养品的一半给了那位法师,只是那位法师竟然气犹未消,愤愤然的对劳居士说:“下一次你来时,必定将供养品给我!”女居士的脚霍然痊愈后,消息便飞快传开,许多斋主源源而来,每一次大悲的上人都将供品分一半给那个嗔心大发的法师,但即便这样也没能减低他对上人的仇视和诽谤。不久上人便搬到“一向闹水荒之筲箕湾西湾河马山村之山脊一荒地。于此西乐圆精舍落成后,竟有水源自来,且聚成水塘,毫无旱象。”而上人曾住过的观音洞呢?水源便从此断去。许多人说是上人把水源迁走了。上人身处恶劣的环境中,能对同邻法师的诋毁和仇视如如不动,这便是大悲大德的风范。某种意义上是不是可以说,上人的忍辱也度了那位法师的嗔恚呢?我不是那位法师,所以不得而知。
台湾有一位高僧大德,他就是被喻为水果和尚的广钦大法师(初到台湾,于山中修行,从五十五岁开始到八十四岁,这中间都是吃水果)。老和尚曾在福建省承天寺出家。但是他只住在山洞里,而且一住就是十三年。为什么这样呢?因为他说自己没有福报,不敢接受供养。十三年后回到庙里,他还是不住寮元(首座)房,只要求守大殿。大殿不方便安放床铺,老和尚便天天晚上在大雄宝殿打坐。突然一天监院师和香灯师召集大家说,昨天夜里大雄宝殿的功德箱被盗了。这个功德箱装的是庙上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事发生非同小可,当时大家自然怀疑的便是广钦和尚,因为只有他才总在这大殿打坐,尤其还是夜里,况且他也有责任看护好大殿常住之物。于是大家对他的看法就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弯,认为这个人号称坐山洞十三年,能降伏老虎猛兽,结果还干出这等事,真是太可耻了。广钦和尚却并没有为自己申辩什么,依旧如平日一样用功修持,别人的讥讽和鄙视似乎与他无关。过了一个星期,监院师又集合大家宣布:“没有功德箱被盗这回事,我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考验一下广钦师住山洞十三年,到底有没有功夫。现在证明他真有功夫!”你看,这事如果换做一个定力不够的人,换做一个我执未除的人,换做一个身定心不定的人,哪里能有这么平静的过程呢。当下或许便是无尽的烦恼和无穷的口舌。广钦法师破了我相,真正做到了“三轮体空”(三轮:施者,受者,物者。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没有我也没有说我的人也没有谁偷谁没偷这事”)。在我们看来是莫大侮辱和冤枉的事,他却能很平淡地面对,这种平淡面对的背后便是日常的精进修持日常的定常慧明。所以他能转烦恼成觉、成道、成解脱的根源。所以,你不能说没有人能做到,能做到的人或许你还不知道,没“闻”到,没“见”到。
网上我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大意便是嗔心起时应该想到的一篇文章,是一位台湾法师写的自己的回忆。当时他刚出家,在南普陀佛学院学习。还不太适应这个持午(过午不食),尤其对“九点十五分饭就煮好,十一点十五分才开始吃饭”这种做法不理解,因为那是冬天,饭放一时便已凉了,吃的时候冷的更快,很多人都开始腹泻,于是刚出家的这些沙弥便生嗔意,继而终于控制不住,就给院长提出意见,可是院长呢,便骂他们(我想他所以骂就因为这是个规矩,是有原因的规矩,难道只他们这一批沙弥感觉到了不合理吗)。这位当时的沙弥以后成了法师还是对这事耿耿于怀,一次参访广钦老和尚时便提起这件事,没想到老和尚上来就一句:“你住口!不要讲别人用冷饭给你吃,你要说你有没有吃热饭的福报!”这位法师瞬间大悟,是啊,换一个用因果看问题的角度竟然会这么清晰!竟然内心会即刻平静!哪里还有那么多烦恼呢?烦恼是谁给你的?又是谁来承受这个烦恼?佛陀当时有位叫提婆达多的,他是先随佛陀,后立外道,专门和佛陀作对。他用神通迷住摩揭陀国阿阇世太子,所以受到这位糊涂太子的供奉。太子一天想看天上的一种花,提婆达多便上天向天人去要,只是天人没有一个给他的,为什么?他的福报没到这个份上。他见天人不给,就自己到树上去摘,这一摘自己的神通就全没有了。所以奉劝生活中发生种种不如意时的各位,到时一定要问问自己:是不是自己福报不够?是不是自己德行没到?……
十一
见到很多人都是非常勤快的四处朝山,高香不断,但是呢,有一句偈是这样说的:面上无嗔真供养,口里无嗔出妙香,心上无嗔无价宝,无挂无碍是真常。形式上你做的再好,体内的毒你不能时常清理的话,那也便不能说是福德双修的。看到一则消息说,每年初一十五抢上第一柱香的人把一个寺庙的门都挤坏了,你看,这是上的什么香?简直就是个贪香。修福你将来当然会有好的果报,比如常布施的,将来便会富贵,这属于福报,福报不会超出“二十五有”,他只存在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中,说白点,顶多便是到了三界九地的最高处——非想非非想天。这有顶的最高处,还是在六道里。这便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功德相随,那你是根本脱离不出这个三界的。有人说那不对啊,寺庙里的便是“功德箱”啊,我捐钱是给我自己积累功德啊。这样的认为是错误的,那个箱子能积累的只是你的福报,他不可能是你的功德,否则捐钱越多功德越大,钱便能买来不生不灭?那还怎么叫众生平等皆有佛性?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佛菩萨是没有人这么俗气的。有人问,那布施便是没有功德了不是?这里面讲的是你的发心。你心真舍去了贪吝,布施时有平等心和清净心,没有贪嗔痴心,不着于相,那便是已经积累了功德。这便如梁武帝问达摩祖师的典故,他问祖师,自己建了那么多庙,有没有功德。祖师告诉他:实无功德。这个回答确实让不明法理的人困惑,所以在《六祖坛经》上韦刺史专门请六祖大师开示这个问题。六祖大师说“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福德和功德是两个概念,六祖大师说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功德在你的自性里,他不在你向外的驰求上。否则大悲的佛陀还不早将功德直接给我们了,还要我们修个什么呢。
“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六祖大师已经把什么是功德和产生功德的道理说给我们听了,你修身养性就有功德,你有德行就有功德,你能有戒定慧就是有功德,你能自性清净视众生平等就是有功德。功德的产生便是去除人身这三毒的过程,除一点嗔恚,便长一分功德,修一分忍辱,便增十分功德。心不清净,不平等,不慈悲,不觉悟那是不会有功德的。有罪不悔,恶念不断,三毒不除,十恶累犯,这是肯定造恶业的。功德于真诚,清净,慈悲,平等,觉悟相应,于修身修心相感,于治愈三毒的戒定慧相合。功德里面自有福报,福报里面未必功德。古人讲:“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所以你的功德是要自己获得的,是别人很难帮你的。在《楞严经》中阿难自以为释迦牟尼佛是他的大堂兄,应是最疼爱他的,所以尊者当时只重多闻未重修行。他以为“大堂兄”到时会怜悯他而给予他功德,结果呢,遭魔登伽女之难时才晓得功德必须自己去修,比如这个“定”,你不修谁能给你?别人的智慧放在那里,如你不善思维,能成为你的吗?别人吃饱你不能不饿。功德是要自己修得。
十二
《永嘉大师证道歌》说:“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你看永嘉大师开脱不开脱,潇洒不潇洒?所以他是证道了的大修行人。还有比这更潇洒的呢。布袋和尚(自称“契此”),五代明州奉化人。“笑口常开,蹙额大腹,经常佯狂疯颠,出语不定,就地而卧,随遇而安。手持禅杖,肩荷布袋,所有供身资具通通放在囊袋中。一生奇事不胜枚举,高兴就卧在雪里,雪也不沾身;能够预卜吉凶和气候,天晴时,穿着高齿木屐,跑到桥上,竖膝而卧,雨天则穿上湿草鞋,在路上急急行走,表示天快下雨,每一次都很灵验,被认为是一大奇人。有一首偈说: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便是形容布袋和尚逍遥放旷,无拘无束的一生。”布袋和尚曾经做了一首忍辱偈,“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在我面上,凭他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你也没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看看这个厉害不?人骂他,他只说好,别的不说;人打他呢?他躺你面前便睡着了,仅这态度就能吓倒对方。别人要是吐口水给我们,估计明日法制报上便会见到几位大名,看这布袋和尚,他,他,他“凭他自干了”!所以他是弥勒菩萨的应身在世,所以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想像。弥勒翻译为慈氏,又名阿逸多,翻译为无能胜。他的慈悲他的忍辱真是无人能胜的,所以他是释迦牟尼佛涅磐后娑婆世界的再继之佛。我们一进寺庙看到的那尊笑口常开弥勒像便是布袋和尚的原形写照。弥勒菩萨现居兜率天内院说法,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他将到我们这个世界继释迦牟尼佛之后成佛。以下的诗偈,最能说明弥勒菩萨的慈悲欢喜。一:眼前都是有缘人,相见相亲,怎不满腔欢喜;世上尽多难耐事,自作自受,何妨大肚包容。二:大肚包容,了却人间多少事;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三:大肚包容,忍世间难忍之事;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
十三
想起一个人问我,他说你有嗔恨心没?很荣幸能有人问我这个问题,很悲哀居然能有这么问人的人。我说有,而且不比你少,只是呢,我能念起即觉,我能及时醒悟,我能事后忏悔,我能自己不去骗自己,因为将来我可以由神通入三涂,不可以再凭业力进那里。我知道自己定力不够,所以每日盘坐,久坐自然生定;我知道自己智慧不够,所以每日读经,久读自然生慧。在我的网站,我每写一篇关于修学的文章便即刻有境界来考验,这是我业重福薄的缘故,是我德行不够的缘故。这个去留嗔我也是“抖胆”来写,因为境现斯时当真难以消受,但我知逆境更增上缘,每是忍后的轻安无以言喻。承受是谁?解脱在我。人生无非是游戏,糊涂的人才会认真这个世界的表面。
需要说明的是忍辱并不是盲目愚痴的不知不觉,也不是不如法的逆来顺受,否则的话还要什么护法尊者呢?任凭外道天魔障鬼心魔来干扰得了。所以这里面同样有个如何作为的问题,我想这里有个中心和前提,这个前提便是以应和佛性为中心的八正道的展开。这便又涉及到择法眼的问题,又涉及到修闻修定的问题。正如三毒彼此有带,各种修为也是相互贯穿,比如忍辱呢,他不能离开智慧,这就是“五度如盲六度是眼”的意思,因为很多的修为总要有一颗指向的心。话再说回来,如你没有嗔恚,那便也不存在忍辱。如再分析的话,嗔恚相对欢喜,如果你没了欢喜心便也自然没了嗔恚心。嗔恚是没有实性的,忍辱也同样如此,两者都是无常的,都是没有自性的,都是因缘而起,因缘而灭的。当然很多的法是需要我们去逐一证得的,而不是随便说来的,就当下来讲,我们要灭的是嗔恚,要修的是忍辱,要生的是智慧,要长的是善根,要找的是自性,要成的是无上正等正觉。佛的化身有三十二相,有个“目绀(青红色)色相”,这个相貌就是不嫉妒别人不嗔恨别人眼中能容下别人修来的。“行忍之人……自念彼人加恶于我。是业因缘前世自造今当受之若以嗔报更造后苦何时解已。若今忍之永得离苦。是故不应起嗔。如是种种因缘。诃嗔恚生慈悲入众生忍中。”嗔恚发作前或是行忍当中,想想这个“是业因缘前世自造”或许不错。
十四
业分定业和不定业(这是我们难以具体分清的),有人或许认为自己嗔恚心很大,而忍辱又实在暂时做不到,那自己岂不是和三毒界有了因缘。你别怕,佛陀从来不会给众生烦恼的,《大般涅槃经》说“非一切业悉有定果。亦非一切众生定受。”暂时做不到没什么,只要你去做,你不做就是任凭毒液蔓延,就是不要良药治愈你的顽症。修身心戒慧自然能转变“定业”,能忏悔能修善同样是能够把“定业”扭转的“一切众生若具五事令现轻报转地狱受。何等为五。一者愚痴故。二者善根微少故。三者恶业深重故。四者不忏悔故。五者不修本善业故。”以上五事,有两个基本谁都可以不去造作,反过来便是一个要忏悔,一个要修善。这两个便能转重报为轻报,转轻报为不受。善业之力是胜过恶业之力的,“思惟观察能令轻微,我业虽重不如善业……如大香象能坏铁锁自在而去”这是真实无虚的,是佛在《大般涅槃经》中亲口说的。所以,迷雾森林还有路,去向哪里在于你。如果忏悔和行善这样的事也做不到的话……
不要以为熄灭嗔恚是和我们无关的事,是远离生活的事,即便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不嫉恨别人的人,一个能容下别人的人,一个遇事能定下心去思维的人,一个不给别人烦恼的人,都注定了是一个众多人愿意接近和尊敬的人。最后引《大宝积经●佛说入胎藏会第十四之二》偈言如下“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
——阿弥陀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药师琉璃光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弥勒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文殊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地藏王菩萨
南无宣公上人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回向: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