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敬撷它山之玉=易海拾珠
业力、命运的关系与认识
引自<中国八字评注>.作者:持明居士

佛学思想中最重要、最困难、最难理解而且最容易是使人误解的要算业力论了。甚至误会为命定论,及宿命论。此思想影响了整个亚洲文明,多数之亚洲人,截以其为道德规范和宗教信仰的思想基础。业力论极难了解,因为业力深邃无极,毕竟非人类智慧所能尽其幽玄。

人生的禀赋和境遇皆大不相同,有的生来智慧极高,有的却痴呆愚笨;有的长的端庄美好,有的却平凡丑陋。有的生来即为聋哑,甚或肢体不全……同一父母所生之子女亦皆个性、天赋、际遇各不相同,此即一般人所谓命运。佛教则进一步说,此命运乃人人自己之往昔业力所为,而来世之命运亦由今生行为而决定之。言至此,不禁略有感慨,人皆以为自己可以作许多事业,自以为拥有相当大的自由,其实这是很天真的想法,人原是个很可怜很不自由的动物。

这样说来,业力是否是百分百的定命论呢?这又是不尽然,因为业力是自己造成的。自己造成的东西或局面虽有其约束性,但也有某种程度的可变性。随自己的意志可以多做,少做或不不做某种业。因此可以多结,少结或不结某种果报。目前之果报或命运,虽有其支配人的定性,但我们的努力是可以使它改向的,甚至净化和升华。达成某种程度的转变。业力论如果是定命论,则一切宗教道德行为的努力岂非徒然?!佛教的业力思想是指出人文和生命现象中同时有定和不定两种因素存在。现举一例:

明朝万历年间的袁了凡,他做过兵部职方司主事,军前参划,督兵,直隶省顺天府宝砥知县。根据:"了凡四训"(此绝对真实,不信者可查)记载:袁了凡幼年丧父,母亲希望他捐弃功名改学医术,一方面可以养生,另一方面又可以济人,后来他在慈云寺遇到一个精通邵子皇极经数正传的姓孔的云南人,他对袁了凡说:你是仕途中的人啊,明年就有收获,怎么不读书呢?今后考试"县考童生必得第十四名,府第必得第十七名,提学考试必得第十九名。"结果袁了凡赶考,三处名数皆合。后来袁了凡又请他不终身穷通祸福,言某年当禀赋,某年当贵,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伊,在任三年半,即宣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寿终等……自此以后,凡遇考校,其名数,先后皆不出孔先生所算定者。没有不应验的。袁了凡由此坚信进退有命,迟速有时,澹然无求矣。后来,袁了凡遇到了个叫云谷禅师的高僧,他问禅师:一个人对他的命运有选择吗?禅师说:命由己做,福由心生,祸福无门,惟人自召,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和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会转动一毫,岂不凡夫。"从此以后,袁了凡开始努力积行万千善举,持:准提真言"。每日不怠,夙夜匪懈,终于挣脱了二十年来孔先生所替他算定的命运的束缚。之所以写这个例子,有两层意义。第一就是说明人有先天的命运,第二就是要让大家知道命运也可以受到后天持久坚定的意志的影响,行善与禅定的力量所改变。

以上所说业力和命运的关系,是指少数个人而言,若就群体共业来书,则其约束性又较个人的别业为大,其定命及难可转的程度亦有几何级数的增加,同是一个时辰出生的人,在自由与奴役两个区域,所遭遇的情况自然不同,这就说明群体的共业可以涵盖个人的业力,总之,,黑人有黑人的共业,白人有白人的共业,.共业所形成的局面是共同遭受的果报.但这种共业论的思想,并不是鼓励人去做命运的羔羊.对命运和环境的反抗或不屈服,实在是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共业的洪流可以冲毁我们的身体及所有物,但它不能毁灭我们的精神及内心的选择,所以在最不自由的环境中,人类仍能发挥出自己光彩照人的心灵火花.

古今只有极少数人,不但能改变或影响自己的业力,甚至可以影响或改变国家及种族的共业.但历史上毕竟没有几个释迦牟尼或耶稣,.对业力最容易误会的是把业力当成宿命论.认为业力是不可抗拒或不可改变的,这是一个极错误的观念.释迦牟尼的生平就是一个例子,就常识,利害,传统的看法,他都应该去当皇帝,老来退休后再去修行.但他否认了这一切,毅然对环境说:不!我绝不去做皇帝!我要去修行!这就是他的自由意志战胜因果及共业的事实。所以业力所造成的环境,也不是全不能克服的。坚决果断的愿力,每每会对人的一生造成极大影响,所以业力论决不是定命论,而是叫我们认清人生有定命的或不可改变的一面,也有不定的及可以改变的一面。这样才能不沮丧不骄纵,趋乎中道。至于人生的际遇,何者是定命,何者不是定命,则非常难说。(祥坤按:交给每个有缘看到这篇文章的人自己感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