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无相妙慧居

禅宗的理念与幻观法门
(上)

作者:法禅法师

 



禅门的禅没有特定的修法,究竟而言是一法不立,等于是无法为法。历代大禅师如六祖、黄檗,甚至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虽说了很多法,但对于如何修持见性,则没有提出固定的模式,这不象数学有公式可循,因此修行全靠个人的喜好,只要能见性,怎么修都可以,例如在形式上你要打坐也可以,不打坐也可以。古德云:行亦禅,坐亦禅故不论行住坐卧,在家或出家,只要愿意都可以修,所以禅门是很宽广的。


要入禅门,最重要的理念是须将四禅八定与参禅法门分辨清楚,例如外界有些法师认为修行要调身调吸调心然后入定,其实这些是属于禅定的工夫,禅门参禅不一定要如此;此外密宗净土宗的打坐,印度瑜伽及中国道教的性命双修,亦皆属四禅八定的范畴。真正的禅门是不立文字不假思索不必外求,直接去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但对于如何修却没有固定的方法。从经典上可知:历代祖师并没有告诉你用什么方法去找本性。当然,我们大家总希望有个方法去修,因为觉得若没有方法要如何修呢?历代禅宗亦有如此的,徒弟到师父处两三年未曾受教诲指导的,如会通为鸟巢禅师侍者,一日要辞去,师问曰:汝今何往?对曰:会通为法出家,和尚不垂慈诲,今往诸方,学佛法去。师曰:若是佛法,吾此间亦有少许。曰:如何是和尚佛法?师于身上捻起布毛吹之,会通当下就见到本性。由此可见禅法是非常活泼的,对禅师而言,其行住坐卧等皆是佛法,只看你是否能当下契入而已,故无一定的方法可修。一般师兄弟来这里总是希望我教个法给他们去修,其实禅宗最上乘法是一法不立,却又万法具足,可是一般人无法了解这些,所以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就立个幻观法门来作为初方便。


首先从身体开始观,一般众生我执教重,认为自己很重要,一切以自己为中心,然后再去分别他人,判断是非,故幻观法门是先了知身心如幻。《圆觉经》提到:“身体是地水火风的组成,缘聚就成一个人,缘散了就灭掉。”可见肉体不是实我(永远不变的真我)

既知肉体不是我,其次考虑这个“心”,这个妄想心是六尘缘影心,因有六尘缘影存在才会发生心的作用。若无六尘则这个心就不发生作用,可见这个心是生灭的。一般众生见色着色闻声着声,但若大千世界没有色,眼睛就不起作用;若大千世界没有声,耳朵就没有作用;若大千世界没有一切法,则脑筋的心念当下就没有(“法”是指我们脑筋思维所能想到的一切事物);若心什麽都不想,也还是幽闲法尘。《楞严经》云:“纵灭一切见闻知觉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意思是纵然灭掉见闻知觉内守空空洞洞幽幽闲闲,什麽都不想,仍是微细的法尘,故知宇宙的一切均超不出法的范围,亦离不开你的心。由前面的说明可以了解,四大若分离则身体就不存在,若无六尘则分别是非善恶美丑的妄想心也不存在,在身体及心都不存在的当下,哪个是你的本来面目(不生不灭的真我)?故幻观法门,是先观身心如幻,然后去找你的本来面目,若会随时间因缘改变的必定不是真正的我,而是假我,假我只有在因缘假合时才有,缘散则灭,绝对不是真的。

总括而言,幻观法门是在了知身心如幻的同时,返观哪个是真正的自我,如此而已。想不出来没关系,若常常在心中想:“这个肉体一定会毁坏,六尘缘影也会不存在,在身心了掉的同时,哪一个是真正的我?”就在此处再参再契入。


我们习于见色着色,念念迁流,心猿意马,念念想事业家庭,可见此心铁定不是本心。因为依照《心经》:“诸法空相(本心),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金刚经》也云:“如如不动。”可见本心不会因时间而改变。当我们了知此身终将毁坏,而这个心又不是实我,那我本来面目在哪里?此事实在大有可疑,将此疑情放在心里,如鸡孵卵,如此就是禅宗的思维修禅那静虑。以清净的心去思维去修,久而久之,可不必起身心如幻之念。只要有契入本心之念即可。故知幻观法门为权巧方便,使行者知道身心不是实我,再去参悟本性。修行中,可能看见很多境界,如光境在天上飞等,都不要管他,若生欢喜心,会坠入欢喜魔;有时亦会轻安,是相当舒畅的,若常要求进入此境界,就会坠入轻安魔;这些都是病,不要管他。如坐火车到台北,不要在中途观看停留,而是一直参到见性,此即是幻观法门。
常常将想要契入本心见自本性的心,放在心里,念念此念,也不在文字名相上找答案,时间到了,自然会生出小鸡(见性)。只要将找本来面目的念放在心上,行住坐卧都可以去参。参久了自然妄念少,因常常在找答案,烦恼也会渐渐没有。初机修行,可以找个比较清净的地方修,较不易分心,常常反问自己,哪个是真正的我,有时静到念头不见了,称为打失,只要再起念提持即可。


一般刚开始修,大部分时间都在乱窜,若提持久了,因业障渐渐减少,偶尔会出现光明境界,这皆是修行的善境界。然而境界终归是生灭,铁定是虚幻不实,因为不生不灭才是真实,所以必须亲自见到本性,心花开了,身心完全了掉,自然大千世界了了见,常处常寂光净土。其实直接用法去修,有无境界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往前直修以见性为目标,至于看到境界有无生灭都是幻,不管它就好。所以修行若都没看到境界反而好,这个心比较干净,比较不会受到干扰,因为善境界是脑筋意识形态的转换境界,类似做梦的样子,如梦中看到很多东西,就是独影境,修行在瞬间忘掉意识时,境界就会出来,如看到西方三圣等,这都是幻境,若执为实有,即着魔坠入魔境。其实若真有恳切的心在参禅,则心念亦会随之转变,例如在参了半年之后,你可以拿《心经》《金刚经》《圆觉经》《法华经》来看,虽然参禅到现在没有什麽境界,但法的问题必然愈看愈懂愈相通,这就是你自己的心在不知不觉中转换,外表看起来与常人无异,实际上心已经在脱胎换骨潜移默化。


修禅一年比念佛十年有利,是指对佛理佛经的了解。一般佛门都认为如禅门要大根器,认为参禅会着魔,其实参禅最不易着魔。若是修四禅八定的入定法门:一心三观,眼观鼻鼻观心,才会幻出很多奇奇怪怪的境界。参禅就不然,因你的心不去想本来面目,还是会胡思乱想,你的心只要睡醒,一定会想动想西,想到驾驶父母天南地北很多的事,我只要你单单把心拉回来去找本来面目,去找自性,去找如如不动的我,这哪里会着魔。也就是只要把妄想乱想之心转回来,返看我们的真面目是什麽,如此而已。把疑情放在心里想,此与乱想的想没有差别,都是用我们的思维心,只是想本来面目将来会见性,乱想则一味向外攀缘终不免轮回。所以我们只要将念念迁流,如长江流水般一波一波的想念,拉一些回来找本来面目是什麽就可以了。但总必须自己去修,因说食不饱,一定要自己去真参实修才有可能悟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