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无相妙慧居
僧无为
吴江流庆庵无为能公,齿先予,德先予,出家先予。予早岁游苏湖间,与同堂坐禅。及予住云栖,公来受戒,求列名弟子。予谢不允,则固请曰:“昔普慧、普贤二大菩萨尚求入匡庐莲社①。我何人斯,自绝佳会?”不得已,如董萝石谒新建故事②,许之。以贤下愚③,有古人风,笔之以劝后进。
【译文】
住在吴江流庆庵的无为能公,他的年龄比我大,德行比我高,出家也比我早。我早年游方参学到过苏州太湖一带,曾与他同堂坐禅。及至我住持云栖寺,他特地来云栖受戒,并请求我收录他为弟子。我向他婉言拒绝,他再三请求道:“从前宗赜(音:折)禅师创办匡庐莲社,连普慧、普贤二位大菩萨都愿意要求加入,我算什么人物,岂能当面错过这样殊胜的因缘。”我不得已,只好仿效“董萝石谒新建”的故事,答应他的请求。这位无为能公,能屈尊就下向不如自己的人请益,大有古君子的风度,因此把他记述下来,用以劝勉后学。
人命呼吸间①
一僧瘵疾②经年,久惫枕席,众知必死,而彼无死想,语之死,辄不怿③。予使人直告,令速治后事,一心正念!彼谓“男病忌生日前,过期当徐议之耳。”本月十七日乃其始生,先一日奄忽④。吁!“人命在呼吸间”,佛为无病人言之也,况垂死而不悟!悲夫!
【译文】
有一位僧人患肺病已有多年了,久已不能起床,近来病势更加沉重,众人都知道他快要死了,而他自己却不认为将近死期。如果有人在他面前提到死,他便不高兴。我怜悯他,派人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死期将至,并劝他赶快安排后事,然后一心念佛,求生净土。那知他听了却无动于衷,回话说“男病最忌在生日前,等我过了生日后慢慢再议吧。”本月十七日是他的生日,不幸就在这生日的前一天死了。唉!“人命在呼吸间”这句话,本来佛是对无病的人说的,何况病至垂危的人,竟至死犹执迷不悟,真是可悲啊!
古今著述
予在家时,于友人钱启东家,一道者因予语及出家,渠云:“不在出家,只贵得明师耳。”予时未以为然。又一道者云:“玄门①文字,须看上古圣贤所作;近代者多出臆见,不足信。”予时亦未以为然。今思二言皆有深意。虽未必尽然,而未必不然也。以例吾宗,亦复如是。因识之。
【译文】
我以前在家时,曾在我的朋友钱启东家聚会。有一道士听我提起要出家的事,他便对我说:“学道不一定要出家,最重要的是要得到明师善知识的指点。”我当时听了很不以为然。又有一位道士对我说:“看道教的文章,须看上古圣贤的著作。近代人写的文章多出于自己主观的想法,不足以使人生信。”我当时听了也不认为他的见解是对的。现在回想那二位道士的话,原来都含有相当的深意在,虽未必完全正确,但也不能说都没有道理。以佛门为例,也的确是这样的。
儒释和会
有聪明人,以禅宗与儒典和会,此不惟慧解圆融,亦引进诸浅识者,不复以儒谤释,其意固甚美矣。虽然,据粗言细语,皆第一义①,则诚然诚然。若按文析理,穷深极微,则翻成戏论,已入门者又不可不知也。
【译文】
有聪明人,将禅宗的语录与儒家的经典加以互相融会贯通。这不但可以看出他的慧解圆融,也引导一些识见浅薄的人,不再以儒家的观念来非议佛家的教理,他的本意固然是好的。况且,以诸法空相而言,则无论粗言细语,皆合第一义。这的确也可以说得通。但如果将禅宗的语录和儒家的经典互相比照,辨析各自所含的义理至精深细微之处,就会发现这种融会贯通完全成了一种戏论。所以,对于已入佛门的人来说,这其间的差别不可不知道。
楞 严①(一)
天如②集楞严会解,或曰:“此天如之楞严,非释迦之楞严也。”予谓此语虽是,而新学执此,遂欲尽废古人注疏,则非也。即尽废注疏,单存白文③,独不曰“此释迦之楞严,非自己之楞严”乎?则经可废也,何况注疏!又不曰“自己之楞严遍一切处”乎?则诸子百家,乃至樵歌牧唱,皆不可废也,何况注疏!
【译文】
元朝天如禅师,将唐、宋以来九种《楞严经》的注解加以会集,并附以补注,称为《楞严会解》。有人看到这部著作,批评道:“这是天如禅师的楞严,并不是释迦牟尼佛当年所说的楞严。”我认为这话虽然正确,但如果初学佛的人以这句话作为依据,从而完全放弃古人的注疏,那就错了。即使完全放弃注疏,单读《楞严经》原文,难道就没有人对你说:“你这所读的是释迦佛的楞严,并不是你自己的楞严”呢?这样看来,连经文都要放弃,何况注疏!又难道不会有人告诉你“自己的楞严遍一切处”吗?既然遍一切处,连诸子百家的著作,乃至樵夫牧童所唱的山歌小调,都不可以放弃,何况是祖师解释《楞严经》的注疏呢!
楞 严(二)
不独楞严,近时于诸经大都不用注疏。夫不泥先入之言,而直究本文之旨,诚为有见。然因是成风,乃至逞其胸臆,冀胜古以为高,而曲解僻说者有矣!新学无知,反为所误。且古人胜今人处极多,其不及者什一;今人不如古人处极多,其胜者百一。则孰若姑存之。喻如学艺者,必先遵师教以为绳矩;他时后日,神机妙手,超过其师,谁得而限之也?而何必汲汲于求胜也?而况乎终不出于古人之范围也!
【译文】
不仅《楞严经》这样,近来有许多法师在讲解诸大乘经时,大多不用古人注疏。若不用注疏,可以避免先入之言为主,且能直接探究经文的旨趣,诚然是高见。但若是不看古人注疏成了风气,甚至于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希冀胜过古人,这样便有可能导致曲解佛经或产生偏见的情形。初学的人浅见无知,反而容易为其所误。况且古人的见地胜过今人见地的极多,即使有不及今人的也只是极少数而已;而现代人的见地不如古人极多,即使有胜过古人的也只是极个别罢了。何不把古人的注疏姑且保存着。譬如世间学艺的人,必先遵从老师的教导作为规矩准绳,假以时日不断磨砺,待自己的神机妙手超过老师时,任由你尽情发挥,谁还能限制得了你?何必在目前就急于求胜呢?更何况尽管自己怎么样想求胜,终究脱不出古人的范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