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祥坤修学园地

居士传

清 彭际清编著
编译者 祥坤居士

(2)
2009-04-01

 

居士传二
刘遗民传

一  

刘遗民,名“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的后代。很小时候,他母亲即过世,他曾为母守孝三年。

他善于老子和孔子的道论,自己也是按道所行,不委身于世俗。他做府中参军的时候,晋司徒王谧、丞相桓元、侍中谢琨、太尉刘裕等都先后要他做官,但都被他婉言谢绝。



当时“慧远法师”在庐山建“东林寺”,修“念佛三昧”。刘遗民便皈依了慧远大师。慧远法师问他:当官可以光宗耀祖,可以振发声名,为什么你不去做呢?遗民说:功名利禄都是虚无缥缈的,况且当官整日惴惴不安,有防人的苦也有伴君的累,我是不会去投入牢笼的;再说世事无常,哪里有不变的江山,哪里又有永恒的安逸呢,我要选择的是自己的生活方式。

“刘裕”因为他的性格秉直,就以“遗民”之号来称呼他。同时“宗少文”、“周道祖”、“雷仲伦”、“张莱民”、“张秀实”、“毕士颖”这些高才雅士都来到了庐山。慧远法师说:各位君子来到我这里,怎么能不修“念佛求生净土”的法门呢!于是,造西方三圣像,并建斋立社。

念佛众有了一百二十三人的时候,刘遗民在石碑上铭记誓言说:万法因缘生,“三界”皆梦化,这个道理已经明白,这里的幽密已经显露,如此尘世无常已经证明,因果之报即是无差。我们常在一起修道悟理,从心体悟到生命的无常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生死是最要解决的问题。

详审三界的各种“报身”,就知道我们常在生死流中的难出,这是我们和先贤所以精勤修行的原因所在。因为“道”可以感受而不可以用相貌去求,所以感应道交的时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如果我们修行的目不明确,那我们修行的次第将无法得到印证。

幸运的是我们不谋而合都发心往生西方极乐净土,这是我们自性光明流露的时候,是因缘善根成熟的季节。心有所感,佛必有应,曾有好的感应在我们的梦中显映,佛菩萨高兴地说:有一百多的人将要往生极乐世界。如此我们造像立社,求生净土,这些事尽皆因缘使然,是我们的信诚感应来了护法的加持,所以才能有这么好的道场和这么高的道友。我们用功修行,但是各有根机,所以功德自有分别,虽然每天常做佛事,今生或许未必尽皆往生净土,想到互为法友,行是一样,果不尽同,所以想来当真悲伤。

所以,我们发心共同往生极乐世界的同时发誓大家都要往生西方,如果谁能脱颖而出先能往生的话,那么他就要乘愿再来,誓度今日同伦有情,无论今天的这些同修往生与否,无论身在何界,他都要完成他的愿力,乘愿再来,度化有缘,直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成佛为止。有乘愿再来的念力,佛法怎么能够得不到弘扬呢。


刘遗民在修行净土的同时,又在别处造了个禅舍,兼修“禅定”,同时持戒严谨深入经藏。他曾给“鸠摩罗什法师”和“僧肇法师”写信探讨经论的玄妙之处,又做“念佛三昧”诗印入念佛的义理。这样过了半年左右,他即在“定”中见到佛光照地皆是金色。一年后,遗民正念佛时,忽然见到阿弥陀佛放光现身,他即叩头请愿:“希望佛陀能为我摩顶,希望佛陀能为我披上法衣。”阿弥陀佛果然为其摩顶,同时引来袈裟披在他的身上。又过了几天,他梦到自己去了极乐世界的“七宝池”,池水清澈,里面生长着青白色的莲花,旁边有尊项有圆光胸有“卍”字的人对他说,这里就是“八功德水”,你可以喝的。遗民饮水甘美,醒来时身上毛孔还散发着异香。刘遗民知往生缘熟,人世缘了,便告诉同修们说自己要往生极乐,请僧众为他念《妙法莲华经》数百遍以助善缘以种善根。

到了他预期往生的那天,刘遗民对佛像焚香而祝道:我因为从“释迦牟尼佛”听闻到有“阿弥陀佛”和“极乐国土”的事,所以,我应该先供养“释迦牟尼佛”,然后再供养“阿弥陀佛”,然后再要供养《妙法莲华经》,因为我所以得生净土,都是因为此经的功德。我愿于一切有情众生共生净土。语罢,遗民即与同修一一作别,然后卧在床上面西合掌泊然化去。



六年后的一天,慧远大师刚从“定”起的时候,突然看到“阿弥陀佛”身满虚空,“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左右胁侍,刘遗民和寺中曾经往生的僧众皆在侧前方做礼说到:“法师您发心最早,为什么来晚了呢?”此境界出现七日后,慧远法师也往生了西方。(东林传.出三藏记集)。

“知归子”(居士传的作者,彭际清本人)说,佛法传来东土,始昌于晋,而士大夫能安心乐道发愿净土的人实在罕见,到了刘遗民这里,真是堪称独步,他的信行足以打动许多人。慧远大师创建东林寺并建立念佛往生净土法门,这里也有刘遗民的影响在内呀。当初刘遗民和周道祖,陶渊明并称“浔阳三隐”,刘遗民和周道祖加入“白莲社”的时候,慧远法师写信希望陶渊明也参加,陶渊明说:我不想加入,除非允许我饮酒,因为戒律我受不了。这样看来,陶渊明虽然也是才高之人,但是与道难入,真是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