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坤易学工作室=修证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俱睒弥国瞿师罗园。尔时,尊者阿难亦住俱睒弥国瞿师罗园。时,有异比丘得无相心三昧,作是念:“我若诣尊者阿难所,问尊者阿难:‘若比丘得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此无相心三昧何果?世尊说此何功德?’尊者阿难若问我言:‘比丘,汝得此无相心三昧耶?’‘我未曾有。’实问异答。我当随逐尊者阿难,脱有余人问此义者,因而得闻。”
彼比丘即随尊者阿难,经六年中,无有余人问此义者,即自问尊者阿难:“若比丘问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何果、何功德?”尊者阿难问彼比丘言:“比丘,汝得此三昧?”彼比丘默然住。尊者阿难语彼比丘言:“若比丘得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说,世尊说此是智果、智功德。”
尊者阿难说此法时,异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杂阿含经》
一
有个“异”比丘(外来的比丘或者与二乘僧团普遍关于佛陀说法解行证不一样比丘),这个异比丘在一群修出离要证果的声闻人当中证得了“无相心三昧”。
佛经常常会出现关于“无相”的词汇,比如无相、无愿、无作三三昧(三个三昧),比如六祖师有名的“无相偈”。什么是无相呢?依文解意就是没有行相,上升到心,就是没有对六尘行相的心。
哪颗心是对六尘没有行相的心呢?是眼识这颗心?(依据功能不同,心识意是一体三名,心为采集,识是了别,意为思量,大乘解心指八,意指七,识指六),眼识是眼根对色尘因触升起的了别性,既然对六尘色法有了别,当然不能说是无相,眼识心的行相就是他自己的受、想、行、识(他的接受了知并因此运行他的见识)。那么以此类推,前六颗心(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生香味触法)都有心的行相,所以不能说是无相心。那么第七颗心呢?这颗心在四阿含经中一般都称之为“意”,他既然“恒审思量我相随”(《八识规矩颂》),所以他更不是无相的(意根、五根身、法尘是人道意识心升起的俱有依),即便是在禅定中,他也一样对定境中的法尘念念了别(因为一直执着着我与我所),只是他的慧心所行法因为遍缘一切而显得粗劣,所以要调动意识心来对专门的部分详细了别,所以,他也是对六尘有行相的心(对法尘行相的心)。
那么没有别的了,只有第八颗心了,只有这颗心从来不对六尘有丝毫的了别(因为六根六尘六识都是他籍缘所生),因为没有对六尘万法的心行了别之相,所以他既不对外我所之各种因触产生的觉受去感知贪求,也不对内我所之识阴所摄之受想行识等功能用(见闻觉知)去希望执着。证得无心相心,就是说这个根性锐利的比丘在以声闻法为主修的众多比丘中,趋向四圣谛之灭道(或在三转法轮之第二般若初期)的时候,一念相应,他观察发现了人人具足的法界实相心——第八颗心。
二
这一段简短经文中关于他的心理描写,证明他已生发如获至宝的谨慎(明心人为大乘真见道位,如得骊珠,至此方才走向成佛之路),他是善思维的人,他想问阿难尊者证得这颗心有什么样的功德。他观察到这颗心的“不涌”(不像那些声闻修法的众多人一样的励志涌动心意勤求出离),“不没”(声闻圣者要把有相的心全部沉去没去才是他们追求的寂然不动,所谓将灭止生,而异比丘已经发现有一颗无相的心原本就是寂然不动),是无始以来就解脱的(不是没去蕴处界后的解脱),原本解脱的这颗心(因为他不对蕴处界有丝毫了别,所以没有对蕴处界各种境界的受与不受,这不同于五蕴身的无明缠缚和修道解脱),“解脱已住”,他发现那些修解脱道最高证得无余涅槃的,就是灭去自我后住在这一颗无相心里(灭去自己的十八界,回归第八颗心的本来涅槃)。
他怕阿难尊者并未证到这颗心而无法回答,所以就想默默地隐藏起来,期待有一天别人能问,自己能随之成解。他这样一等就是六年。(异比丘能转依安忍于此,让人赞叹)。(解脱道是小法,如果一个人坚定信心,往往一生就能证到极果,如佛陀常随众多数都证阿罗汉果;而成佛之道是大乘行者的三大阿僧祇劫之路,如佛陀入灭后无一菩萨说已成佛,是以都不可能短时间内诸行圆满。但两者都要倾尽一生的主要时光,才可能在一个时间点上突破道次阶位)。
三
因为他是异比丘,不异的比丘(主要指二乘声闻)都在为证得三界的出离(无余涅槃)依次证果而涌动修行趋向沉没,他或许是佛陀十大弟子们的弟子,接近世尊的条件不很具足,而阿难是佛陀的侍者,又多闻第一,当然有能力或有耳闻佛陀关于这方面的法要开示。(阿难与大迦叶尊者被佛陀喻为超越前佛侍者的两位弟子,大迦舍尊者因为苦行而使戒法不蒙尘,阿难尊者因为听闻即记而念心所更胜)。果然,阿难尊者知道这个无相心三昧(无相心的不出不入本来寂灭和安定),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问,你证得了这个三昧了吗?言外之意似乎在说这个不同于那些打坐禅定的“有相心三昧”,不是谁都能证到。(证果尊者回心大乘则为通教菩萨,如果明心则至此成为别教菩萨而有别于二乘),奇怪的是异比丘没有用语言回答阿难尊者的提问(证和不证),他“默然住”(默然没动)。
这个默然不动,禅宗祖师多有此为,是已经回答了尊者阿难的提问(证和未证),因为“默然住”已经展示出来第八颗心不属三界的本来寂静。我这样说似乎不太明朗,那么引来一段《维摩诘经》中明说的,就此勘察也或许能成有缘人解悟之缘——“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无相心三昧就是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无相心三昧。
阿难没有用自己的认知回答,而是把记忆下来世尊说过的法义回答这个比丘:你如果已证到这个无相心,并能观察到他的真实与如如性,世尊说这个是智慧的果报,是智慧的功德(智慧是意识心的事,解脱也是意识心的事,所以心经说这个无相心是“无智亦无得”)。
四
异比丘证得了这颗心,就将解脱安住在这颗无缚无脱的心上(解脱安住),享用自己意识心上因此产生的般若实相智慧和解脱功德受用(住已解脱),从此在色身没有入灭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解脱了的人。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他证得的涅槃叫“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异比丘没有留下法号姓名等身份信息,但无所谓,大乘行者们从来不以此为要(现象界的有为法生灭法对他们没有吸引力),他们尽未来际求索的永是趋向成佛之路的法义胜妙,脉脉相续流风所及,永是法义为尊,实证为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