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坤易学工作室=修证

释解庞蕴居士示悟偈之“有人嫌庞老”

作者:祥坤

2023年1月27日

 

有人嫌庞老,庞老不嫌他。

开门待知识,知识不来过。

心如具三学,尘识不相和。

一丸疗万病,不假药方多。


当一些人否定有阿赖耶识不生灭本体心的时候,当一些人怕落断灭空另立意识细心极细心为不生灭心的时候,当一些人以一念不生或离念灵知为不变真心的时候,当古今一切教派错悟者们依据臆测妄想建立此心各种名义自性差别的时候……他们的第八颗心却并不因为他们的怀疑抵触诽谤失真而对他们有丝毫的作意嗔恨,依旧分明无遮地在他们的五蕴身上陪同着他们前七颗心各种识别性而光明炽热地运作着,并不因为假悟错悟众生的嫌弃(排斥大乘,证不到就说没有,就说是自由心证,就说是后来者创造)而放弃或厌倦他们,不因为他们的嫌弃而生发丝毫属于三界受的领悟和变化。第八颗心只是默默地把这些人依言行举止所产生的行业一丝不差地记载下来,留于将来业种成熟业力生发后受其色身识蕴器界的正报依报别报花报善报恶报无记报等各种报。

庞蕴居士此偈以“老”推举此心所显法性之一恰如其分,因第八颗心的体性之一就是“无量寿”之无始无终。(这些真心体性都是严密符合大乘究竟了义经典的,都是过去现在真圣贤菩萨现量比量确定印证过的,如《央掘魔罗经》说“甚深如来藏,毕竟不衰老”“如来常及恒,第一不变异”等,亲达实相者自能现前观察此实相心运作部分,已不必须引经摘论。)即便诸佛共推此心何时生起而终不可得,何以故?此理极成,法尔如是。(第七颗心是无始有终,终结第七颗心三界运作的只有一种人,就是入无余涅盘的二乘圣者门,他们的身份则是两种一为定性阿罗汉一为定性辟支佛)。

 

第八颗心又因为反应似乎老人行动迟缓的样子而说相对“愚鲁”(因他一向“不审”六尘)。当众生眼见美景心生欢喜时候,他支持众生的眼见美景心生欢喜,他却根本没看到眼前美景,更不会有一丝一毫地欢喜;当众生触境“三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的时候,他一点的境界受情绪受都没有,他只是随业缘随意根的缘支持着众生的各种受;众生贪嗔痴像火一样茂盛时候,他不闻不问依旧无涌无动清凉寂静地保持本色同时支撑着众生五蕴色心的生发。任何事情,只要众生意识想通了,意根决定了,他一定会流注识种来配合众生的任何运作(唯除胜义根障碍才不能显示充分)。众生今生没有入胎之前他就在和众生前一个五蕴或四蕴身并行运作,此即是禅宗让人疑情参求的“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只是这个本来面目到底在哪里?是怎么配合众生运作的?这就需要已入住位的有心人去寻找了。

寻找这个本来面目的人万不要相信那些认假为真之说,如头条禅宗祖庭“功夫大当家”说的“离开这些前尘,能够明明白白知道所闻的心就是(真心)”(他想表达的是,觉知心对六尘一念不生的当下还具备了了常明的观照之性,这个明性就是真如之性,就是他认为的禅宗开悟境界。大当家不知斯时的观照还在觉知心的了别之中,他以为对六尘没有语言符号形象等粗重了别就是,实则禅定境界中意识心对定境法尘的微细了知依旧不是),古今真悟圣贤早已破斥过这种邪见,能够知道见闻觉知的只能是第六意识心,是其证自证分,而众生的本来面目第八颗心是不落“能闻所闻”的,如果真如这位错悟者所说离开前尘还能够闻(只是假设,实则离开眼前六尘意识心就会断灭。这些大师沉陷见浊理事不清,皆因不知觉知心是因四大组成之五色根和六尘而存在,是归生灭法之识蕴所摄的部分),那开悟岂不是很简单的事了吗?众生听后稍思即知,怎么可能历史上那么多高人一辈子久参不到?过去六祖说此心“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岂不成了大妄语?(意识心本自什么呢?离开意根法尘都不能存在的心能具足什么呢?他能出生能生他的意根和法尘吗?如果不能,怎么谈能生万法呢?)若说意识心都本自具足了,那玄奘菩萨的《八识规矩颂》意义何在呢?因为七之末那识八之阿赖耶识都是意识心之前存在的,现在意识心已经“本自具足能生万法”,那七八二识就已经是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不是?另,《维摩诘经》中“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也得改写;《大集经》中:“一切诸法无觉无观,无觉观者是名心性”;《解节经》中:我说真实绝于四事,谓见闻觉知,一切觉观缘四事起。”真心之第八颗心是本自具足不落能所无觉无观的实相心,是不缘见闻觉知就能运作的非心心,而能觉观的第六颗心是需缘于对六尘的见闻觉知才能生起运作的心,缘见闻觉知才能运作的心,是睡眠无梦昏沉正死无想灭尽位必灭的心,暂灭或终灭的心怎么契印“遍一切时”存在的“不生不灭”呢?是以若要明心,首先应知所明心体到底是哪个,不能颟顸带过,期间若不明本心又不能安忍,则贻误自己复误别人,再由此引发未证言证增上慢,必给自己来世筑下大苦基。

 

说他如“愚”如“鲁”的时候,却不要忘了第八颗心只是对六尘境界如愚如鲁没有反应(第八颗心见大成就之妙真如性一直在众生六根门头运作),他可是有着绝对无限难可知难可测的超能力(佛地才能究竟具足了知他所蕴藏一切功能的大智慧,所以成佛时叫“圆满一切种智”),其性自性相自性成自性及心境界慧境界智境界等第一义境界,殊妙绝伦唯我独尊。比如能持能藏一切众生各种业种不失,能变现一切三界九地及一切感应生成之众生色心身根,比如能显发各道众生不同境界受,能成就众生五蕴色受想行识的运作。我们眼前的山河大地树木高楼,我们眼前的手机和微信程序……所有的这些内相分的呈现,没有你我和其余人的如来藏第八颗心所藏共业别业种的共同支持就不会存在。如果一个人积累的重大恶业势力成熟并且大于未成熟的善业势力,那么他来生一定会随着业的力去投生三恶道,意根意识再不情愿第八颗心也不见不闻不理,他是三界中绝对公正的即在三界(成就三界并成就三界中造作众生)又不在三界(其自体自性不归被生之三界有无所摄),维系因果生发真义,这一颗心就是众生皆具的终极之第八颗心,他的真实如如之性一直以三界为缘而显发着,不过是证得第八颗心体的人才能现量看到。

当一些“自性见”外道,(这里的自性指六识的见闻觉知性,这类外道以为能见能闻能觉能知的心就是第八颗心,比如以上功夫大当家以觉知心能闻性为真心的语录),以六识心之功能界内我所见闻觉知性为不变真心的时候,(第八颗心也是离念灵知,但和被生之意识心体性完全不同,灵知不在一个层次,不与万法为侣故,其五遍行心所法种子位运作微细缜密,到佛地无垢识时更和五别境善十一相应,斯时发起大圆镜智能对六尘广做了别,不必缘前七识而直接与无量有缘世界众生相应,但那种境界相是五阴习气种灭尽后纯善的,是不被任何境界所转的,是圆满无功用行任运而为的,是相续相应唯一精明的六根互用,那种境界不是深陷我见我执我所执的众生能臆测想象的),他们因为不知不证而“嫌弃第八颗心”不够伶俐不善分别的时候,他们的第八颗心却不因为他们的怀疑嫌弃和抵触诽谤而对他们有丝毫的嫌弃或怨怪,依旧分明无遮地在这些人别寻另立中光明说炽热说,并不因为他们意识心的嫌弃而有丝毫变化,只是已经同步把他们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一丝不差地记载存储下来,留于将来成熟受报。

以上是有人嫌庞老,庞老不嫌他”的略解。若人不明真心而依文解义,就会把此“示悟偈”理解成忍辱心面对八风或者平常心面对恩怨等戏论,将禅宗开悟圣贤庞蕴居士隐显胜义和世人知见生命感悟等划成等号。

 

开门待知识,知识不来过。”庞蕴居士这里说的“知识”,并非是一个具备五蕴身的人,因为这个善知识“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耳鼻舌身意”,所以他又接一句说“知识不来过”。

找不到第八颗心的人,错以为色身我意识心我或者意根心我就是常不坏我的人,是佛说心外求法知见错误的人,是“以色见我,音声求我,不能见如来”的人(此处如来指第八颗心真如法身)。禅宗圣贤示真心体性时都有为人之处,庞居士这里也不例外,他已经在字里行间为后人窥得本心开了一条缝隙,不过是有来由者才能眼明神会终能契入……若人错以为善知识是可以开门迎接有形有色的人,对不起,你是不会等来他的,因为错悟者根本就没有见到过善知识本人的真面目,又何谈去迎接这位“不来不去”的善知识?(本土自古见到这颗心的人基本都在禅宗和唯识宗里,禅宗单刀直入最直接,所以一切有志者皆应参求禅宗公案寻觅此心,不过前提是要倾心于古今一切真善知识,对八识体性有一定的了解,自身的性障也不能很重,同时必须具备一定的定力慧力,否则今生难免无份,但也无需气馁,必定诸行有集,功不唐捐,来世总会因闻思修的增上而更接近也或实证。需要谨记的是,依义不依语,依法不依人,万莫诽谤菩萨藏之第八颗心,万莫诋毁在家相之“胜义僧”团,否则难逃大恶业种,求升反堕是为可怜悯者)。


心如具三学,尘识不相和。

这位具有真实体性无一法能坏不对六尘起一念如如不动的如来藏心,(第八颗心依众生业种变现的五蕴六尘是其自体相分中心种子和色种子的变现交集,变现之后依旧刹那不断地在心法尘和色法尘之自心相分种子位了别,这种对业种的了别和执持,与被生之前七颗心七转识对三界六尘虚幻相的了别本质不同),不受一切境界受(佛地之前此心皆名如来藏,万德尚未圆具故),真实不虚一切时一切地中皆其心如如(心如)的善知识,天生具足“戒定慧”三学(此处指第八颗心天生的真如清静体性,不出不入的楞严大定,了知众生身行心行依种变生一切的大智慧,非专指相待法之贪嗔痴和戒定慧)。若无此心,所有的戒定慧果德都无从获取并且显示,所有的贪嗔痴果报都无处执藏并且兑现,此心虽无任何三界境界受、爱、取、有及境界得,但他籍缘能生一切器界一切根身一切万法,是“无分别中广分别”的一颗心,(如《维摩诘经》说:善能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如《坛经》说: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故知阿赖耶识(断分段生死种时此阿赖耶识性灭除,因还有异熟种流注未断而又称此心为异熟识)一心通两门,不生灭门与生灭门;故知第八颗心一心通二相,真如实相和假缘现象。

庞大士怕人误解,又跟一句说“尘识不相和”,是说第八颗心和六尘以及对六尘起心动念的众生识别心不是一个心(不相在不和合),他支持前七识运作(此七意根为现识,是能现前驱动八识生万法而使众生对依他起生遍计执六道运转不断的识),但他不是和六尘相应的识,六尘和六根以及六识都是他(根本识)籍缘所生的功能界(十八界),第八颗心的体性和前七本质不同,不与其所变生能取的前七和所取的五蕴六尘相在和合,(不在一个层面,否则前七灭,八也就成了生灭心,五蕴六尘都是第八颗心体上所显示出的镜中光影而已)。

一丸疗万病,不假药方多。

众生轮回六道,都是因为意根对五蕴六尘内我所外我所境界之“见、执、慢、爱”的缘故,不明依他起法而产生遍计执性,然后引发六识对六尘之各种触受爱取,如是三行不断,复生无量业种有漏种无明种,故而生生世世沉陷轮回。针对众生三界轮转生死之病,佛为众生广开五乘(人、天、声闻、缘觉、菩萨)药方,实则唯一佛乘(成佛之菩萨乘),余四皆为可乐果报或假涅槃城之非究竟方便乘。故拟众多药方作用全部出自一个本体药丸,如金转生各种金器其性一同都为金故。此本体药丸,即不在生死的众生第八颗心真心如来藏(依其功德显性而立不同名称),人天乘归他持种以生(因地真如中有十善业禅定业成就人天种),解脱道涅槃归他以证(清静真如中已无三界生死种),成佛四智归他以转(佛地真如已断二死内外永净永不受熏,是为转八识成四智而无功用行无事不办)。

众生只需找到他,然后自然断去见所断之分别烦恼(还有俱生的待破待断),始破一分无始无明(还有无量沙尘细惑待破待断),接下来就是累劫轮回路上修所断之各种我执空执法执等漏无漏种,直到依次断尽五阴(色受想行识)现行和习气种,是为断尽二障(烦恼障所知障)去两种死(分别生死变异生死),而能灭所有无明病(断尽识阴习气种时断尽最后一品异熟生),斯时种子再不受熏再无变异而心体功能内外具净,无垢识(佛地真如已无阿赖耶识性和异熟识性)含藏一切功能差别全部可以现行运作(每颗心和心所法都可以独立运作,六根每一根都具备发起其余根的功能),是为“一丸了万病,不假药方多”。

最后以一则我发圈之禅宗公案结尾,以示极易混淆一丸而终不能成就药方以去万病者。


这同样是历史上很有名的一则公案......

无风起浪,法眼禅师某天问监院玄则禅师:你为什么不和我探讨佛法呢?玄则说:不瞒您说,我已从青峰禅师那里开悟了。法眼问:你从青峰那里悟的什么?说来听听。(悟与未悟,言语身行都在发露)。玄则说:我曾问青峰禅师如何是佛,青峰答说,丙丁童子来求火。

法眼禅师说:这个答的不错,但我怕你错会,他答的这句你以为是什么意思?玄则说:丙丁五行属火,现在以火求火,是说我本具足成佛之性(人人都有成佛之真如本性),何必更外觅于佛呢(佛不在别处,就在我五蕴身中)。法眼禅师一听,得了,你果然错会了啊。

玄则见法眼不但没有肯定,还给自己的悟者身份剥夺了,便颇为不满地离开报恩院(无明慢心开始遮障)。法眼在他身后说:这个人如果回来,我就能让他在疑情此时直下悟去,如不回头则永不能开悟。

玄则禅师走到半路不服之意因为现行而渐渐消去,突然回观猛然警醒(前世正知正念种子升腾):法眼乃真善知识公认悟者,怎么可能诳语欺瞒于我?于是赶紧返回,再次请问自己理解的为什么不对?(斯时一定很诚恳很谦卑),到底怎么理解或疑情这个丙丁童子来求火?(当时场景应是他直直看着法眼禅师期待他的真谛作略)。

法眼禅师说:你把同样问青峰禅师的话来问我,看我怎么答。(此时过去两禅师如在目前)。玄则问:如何是佛法大意?法眼答:丙丁童子来求火!不可思议的是,玄则禅师突然在这一模一样地回答中,豁然大悟。

打完这些字,本人却不能省去为人处,便以一偈会曰——:丙丁童子来求火,去来千般任消磨。龙吟若见归迟处,还拟旧囊射新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