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修证

为什么菩萨道行者遍及一切业
——小解《楞严经》屠夫妓女再来菩萨阿罗汉
作者:祥 坤
2024年9月20日


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或作沙门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妇。奸偷屠贩。与其同事。称赞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末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楞严经》


“菩萨”是“菩提萨多”的简称,翻译过来就是觉悟的有情(“有情'是指有心意识的众生,并非无心意识的无情草木石头),所以不应该把这个词看的多么神秘高不可攀,也不要一想到就认为是观世音一类的大菩萨(观世音菩萨已经是菩萨里的顶级,非顶级的一样是菩萨,道有阶位的缘故)。

但这里的“觉悟”不是指的普通人关于色身,钱,权,名,势,情等世故人情生命一期体验的觉悟,那些都谈不到觉悟,因为都不在生命实相的基础上,上升不到蕴处界的虚幻和真实的直指,没有教解行证的部分,都在顺生死流里。

这个“觉悟”是关于生命实相宇宙万法的,又分为“三乘”的觉悟。把声闻乘和缘觉乘归于一乘则是划二乘为“小乘”,把菩萨的觉悟归于一乘则是说“大乘”,前者的觉悟是关于俗谛的,后者的觉悟是关于真谛的。俗谛的觉悟不是大乘的觉悟,是专指小乘关于世俗五蕴身生命体的觉悟,即通过对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现观已经证明生命是凭业托生虚幻的(是现量观察证明事实,不是众生以为的没有意义都得死那些思想层面的),然后修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观而能从心身逐渐脱离这个虚幻不实。因为小乘行者们关于蕴处界背后的“体”究查不到,又向往脱离三界而入灭,所以只是相信佛说一定有个不生不灭的心存在(否则他们的入灭就成了断灭),只是那和他们准备的脱离轮回没有关系,所以不必亲证实相心之法界胜义真谛。

这个觉悟如果只在认知层面就只属于知解部分,不属于亲证部分,就不能算成入道位的现量觉悟。今天这里不推演经文,只从引用经文的另一个角度说为什么一切行业中都会有再来的有修有证的人。另外,单就其中“淫女寡妇,奸偷屠贩”里的再来阿罗汉和菩萨道行者做些解释。


菩萨道粗说有五十二个级别,这里固然有飞来飞去的大神通菩萨(比如专修过神通的),也有不能飞来飞去的菩萨(比如专胜在智慧的),固然有孤身羁旅无劳营做不粘钱财的出家菩萨(你现在看过多少不粘钱财的出家人?),也有相反与众生和光同尘示现眷属和经营事业的在家菩萨(有的在家菩萨比出家菩萨行持还清静)。以上示现有别,即在三乘修法不同(小乘并非大乘,解脱道并非菩萨道,混淆两者的众多),也在修证深浅阶位高低有别,更在个人与众生及世界过去世发心等因缘不同。

我们看八大菩萨只有一位地藏王菩萨是出家相菩萨身(还应有一位是弥勒菩萨,他当时率领僧团应是出家相,不过他是妙觉位菩萨,现在兜率陀天内院讲法,同样是天人在家相妙觉位菩萨),其余观世音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都示现是在家相菩萨身。《华严经》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二位善知识里只有六位是出家相善知识,其余都是在家相善知识,所以不要对出家在家的身份相生执着,因为这些因缘示现的表象对于生命实相都只是一种所现之指而已。只是,为什么越是在家的菩萨有修证越高的可能呢?(尤其末法时期)因为他们(必须是有修有证再来的)已经过去世断除了对袈裟的贪爱(他们过去世都出过家)、对供养的欢心、对出家和在家对立的慢心情结,他们已经开始针对种智的修为,已经脱离自所执相,心所法相对以往已是清静为胜。

出家身在家身三乘行者各有利弊,选择什么样的身相,是出于三乘行者目的需要(主要指大乘,因为大乘必须常处轮回)。比如要断除心性上障碍的,或者重在结缘培福的,他就会托生在家身居多,因为只有在家,才能使烦恼的因缘和事例剧增,此时也正是回观检验显示他修为心所法的机会。比如要深入经藏或者想专修定力神通的,则一般会出家身更好,因为袈裟一披,具袈裟情结的施主自来,四事供养,财米油盐无忧,正是善用大寂的最好时光。(以上我说的有目的托生能够达成的,一般一个是愿力,一个是得有修有证的正知入胎,否则只能凭业种的强弱)。



地上真圣位菩萨同样有示生不同行业随有六亲眷属的人,因为那是他们过去世修来的福德部分,(区别是他们随缘应境没有更多的贪爱执着心,这个也一样因为因缘而不尽相同),比如富贵眷属都非比寻常的维摩诘居士,他是世尊同时代的在家身等觉菩萨示现,但他背后的身份是再来古佛金粟如来,是自降身份来辅佐世尊行法的(一世界一时期只能有一佛教化)。

另外再需知道的是,有神通和无神通的菩萨区别一方面是因为级别,一方面是因为专修某方面的因缘使然,并不能一概而论凭此评断高低。如一专修四禅八定和神通的菩萨道行者,他没有明心,那他一样是般若门外凡夫位菩萨,因为考察明心菩萨的指标他达不到,四禅八定和神通都不能了生死,和生命实相心更无关系,都在三界内的有为法里。(迷恋神通的可以从两个已故之事思考答案。一个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为什么被外道打死,一个是琉璃太子为什么能屠杀释迦种族。世尊应身在世的时代,这两件事的发生会给人关于神通的足够启发)。

又如一个已经明心入了段位的菩萨,他喜欢神通,那么他就可能专修神通(更多可能是未明心前就已经专修过神通),这样的人定力一般都很好,往往是不远的往世曾经专修过二乘法,旁修了四禅八定,后来遇到大乘直归而明心(明心见性是一个分水岭),这样再生的某一世就会示现神通,只是即便他明心了也能示现神通,用道资智慧心所对照检验如果没有入地的话,他一样没有已入地但没有神通的大智慧菩萨级别高,他缺在性障上,缺在道种智和无生法忍的智慧德能上。那么这个大神通的菩萨如果入地,神通就更加广大,能现轮宝以百化身去百世界见百佛,反过来,大智慧菩萨如果再加修神通,就同样更加广大,而且修的会非常快,因为已具大慧同时化解了性障的缘故。

对于没有特别专修过神通和四禅八定的菩萨来讲,则初地之前都不会有大神通,因为他们的修行是以智慧为导有选择性的缘故。怎么讲呢?因为这些利根菩萨都已经知道,定慧不足时专修神通都极容易成为精神病患者,同时即便有神通,运用神通也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因为要参与很多因果事),同时总在定中智慧难开(定中等至位无思无想),所以他们选择的是先以慧力开道,一直到入地左右,这个时候性障已经降服的差不多了,智慧已经比较广大,此时再加修定力神通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按别教戒慧直往菩萨道位阶来说,一般到三地才圆满四禅八定五神通,才加修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才出意生身)。



同样是菩萨道行者,差别有很多种,一个在“资粮位”的钝根菩萨或许要用一万劫才能圆满那个位阶需要的成就(这些成就包括很多细节方面,比如五根五力等逐一某世渐渐圆满等),而一个六住位后“加行位”的菩萨道利根行者,他因为已经这方面信力善根成就的缘故,所以表现出的对待布施忍辱这样的境界心都会有不一样作为,非资粮位未满的信位菩萨能胜。

再往上说,即便明心的菩萨,有的也会显示出不善的恶心所来,只是那种心行不会坚固劳久,因为初明心菩萨是“外圣内凡”,外表已入圣人流,心性上还是凡夫的一面,所以明心后要渐渐去除性障发起菩萨性为主(此便是转依实相心的过程)。另,即便以法布施为主入了初地的菩萨,他们的性障是“永伏如阿罗汉”,也不是说就断了,只是用智慧和定力压伏住了,言外之意就是不现行,他们一样有意根上习气里带的贪嗔痴(意识上的已经断了,绝对不会对物质眷属金钱名利有贪求之心,但意根上的还没断,那是类劫相续的习气部分),只是能不现行或者想一小会儿就过去了。这方面希望大家都能明理,而不是对菩萨道行者莫名其妙的认知和要求,一切要以圣言量为依为导。



以上大致知道后,就可以理解《楞严经》中的这一段了,所以如此,是因为四个字——“因缘不同”。

阿罗汉本来是可以入灭的,他怎么会再生人道呢?阿罗汉也分类分种,一类是声闻道修证到极果的慧解脱阿罗汉和俱解脱阿罗汉和三明六通大阿罗汉,一类是缘觉道修证到辟支佛极果的独觉和缘觉圣者也属于阿罗汉果位。

除了已经选择入灭的圣者外,有很多圣者会在修行当中转向大乘,比如世尊的十大阿罗汉弟子中大部分最后都回向大乘了,而大乘行者是不会入灭的,反复人道增慧配福更胜道资最终成佛是他们的必须作为,自然就必须人道再来同事利乐有缘众生了,何况是世尊让他们积极入世生于末法之中呢?(大乘菩萨们发的都是累劫成佛之心,因为这个愿太大太久,所以半路会退的人也不少,但往往又都会再次捡起,因为种子无量世中相对强盛的缘故)。



为什么屠夫妓女奸盗中人也有再来的菩萨?屠夫妓女等都只是名相差别而已,非屠夫当中也有屠夫实质的人,屠夫当中也有非屠夫实质的人,此层面不提,要说的是,这是因为这些菩萨和众生的因缘就该然如此。

比如,一个大乘行者他过去世发过度一个人的大愿力,而他被度的人成为了一个屠夫或者沾染这个职业的链条之一者,那他愿力为重,就必须如此才能接近这个他曾经发愿度化的人,然后在接触当中再渐渐开始他们的心识层面。

当然,也会是另一种演绎。这个再来菩萨已经没有众生相人相我相,被他所杀的畜生道众生就该以这样的因缘了结生命,死在过去世有修有证的人手中也是畜生道众生的一种藏福,这个屠夫菩萨会以这样的缘与该畜生道众生衔接,为偿还杀债而未来世再次接近,终有一日能引发两者或初或久的道心 ,《央掘魔罗经》中大菩萨“央掘魔罗”一开始信奉邪教杀了很多人,背后就归于类似的因缘不同。

又如一个人职业应召,但这并不妨碍她燃香拜佛信奉大乘,那么她就会借用自己的影响力告诉她的同事或和她所接触的人开始作一些义举的事,电影《一代宗师》台词说的好——风尘之中必有性情中人,《华严经》中的高级妓女“婆须蜜多”就是修证很高度人方便赞叹大乘的再来菩萨。“境缘无好恶,好恶起于心”,多痴的人才会凭一个因缘造就的职业表象去断定一个人的善恶和行持呢?

奸偷屠贩这一类人或许是名相上不好的职业,但他们中某些人对大乘行者成佛义学的赞叹都是发自肺腑的,这些人对于“好人”的理解往往更深刻认知更彻底执行更坚定,远胜泛泛之辈,所以才有“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的一说。

这类人的标志都是不谤道,按经文说则是称赞佛乘(佛乘即成佛之乘,即大乘,这些人都在赞叹大乘和发心成佛的人),只是该然因缘某世示现了这么个职业,(所以说示现,因为人生就是如梦如幻,菩萨道行者眼里更加如是,已知前世不同身的菩萨道行者心里更更加加如如是是),其中自然也有善于说法和行持的再来菩萨,为同事众生接近他需要接近的一些人的缘故。



玄奘大师曾在天竺被盗贼劫去准备供奉天神祭坛杀害,奘师当时坛场入定准备舍寿,突然黑风骤起折树飞沙,群盗惊恐问与奘师同行者此人是谁,怎会有如此感应?得知事迹后赶紧跪拜放人,玄奘大师趁此机会一阵开导,这些人当时就归还财物,舍刀棒于河水,全部皈依了玄奘大师(此事件发酵后,当地百姓都因此感化)。

我们说,这些人遇到玄奘大师的因缘是不是就该以盗贼这种形式完成呢?他们本是一群崇尚天神的外道份子,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同样有解脱道和菩萨道的业种某一刻的成熟,斯时不是外道不是盗贼的所谓好职业人,他们那一世想遇玄奘大师这样圣人的缘或是不成熟而遇不到,放眼三世,两者相比意如何呢?若人当生能遇圣位菩萨而结缘或者续缘(圣位菩萨最多的只差十二个阶位就到一切种智究竟圆满的佛地),那会成就他未来多少世的五蕴身可乐果报不说,而且法缘都会持久的递进在生命旅途中,往往需要时就会兑现,因为圣位菩萨的摄受福荫广大的缘故。

故而再来同事众生的菩萨,如果他能有足够的智慧和福德,再凭因缘,就能感应来包括作奸犯科的人开始对大乘义学心向往之。一世不行,就再来一世,再来百世千世万世,这些极其短暂的时间相对于愿力来说都真小意思,无量劫成佛的事,着什么急呢。哪种身份能用就用哪种身份,托生眷属亲朋行不?托生道友战友同学行不?情人知己行不?网友棋友病友麻友旅友舞友行不?再缘不足,托生身边宠物行不?冤亲债主行不?今生来世面目身份不停变化,走了初一还有十五,不停起缘结缘续缘纠缠,不过是业种轻重繁复演变谁先谁后,总有一世会完成彼此愿力念力的时候。

观音菩萨所以化身多相,“将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以为说法”就是此意,因为成佛的世界必须得有被这尊佛因地广度的众生啊,否则怎么成就世界,福慧不够又怎么成佛呢?极乐世界只有一尊阿弥陀佛?



因缘示现千差万别,菩萨示现也因此千差万别,这些在《本缘部》里都有记载。

贤劫为什么会有千佛出世?因为这一千尊佛过去很远劫的一世中是转轮圣王的一千个儿子,他们互相发愿在某一大数劫一个接替一个相继成佛,故娑婆世界贤劫内第一尊为拘留孙佛(人寿四万岁时出世示现),第四尊是释迦摩尼佛(人寿百岁出世示现),到第一千尊为楼至佛。《法华经》中说世尊早在过去无量劫前就已成佛,此次人道再次示现,是为过去世和兄长的愿力而再来。

因缘和愿力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而这不可思议的部分,却恰恰是众生层面观察不到的(有的细节层面,各地大神通菩萨也一样观察不到,那是唯佛能知的部分。佛的十力里有个“宿住随念智力”,一念便能知众生任意一世托生何道姓甚名谁作了什么。为什么能够这样,道理能说清吗?当然,那是因为世尊能看能查这个众生阿赖耶识里储存的过去世无量的业种,佛性运作即阅即翻)。

末法时期(此时就是接下来九千年内都是),都会有因为遵从佛旨乘愿再来的菩萨们不停出世,他们遍及一切行业,所作所为随着因缘各别不同(并非都是台前讲经说法的一类人,要遇这样的人,需要能睹再来人和听闻纯正佛法者的福报),但都是称赞大乘的人(有些人是生活中作为上体现精神,而不是必须佛法类专修专精,这是因为此类菩萨转世投胎主要在接触人事结缘培福,这类人我们可以称其为菩萨种性者)。他们不会自抬身价,不会招揽信徒,更不会轻易泄露自己的身份或者明心这个成佛之因的密义,不会炫耀心作祟不到情节而说我才是真的再来菩萨或阿罗汉,除非一天他们准备消失别处或者离开这一期生命路途的时候,那就归曾经同路有缘别有咐嘱的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