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修证
浅解牛有角和兔无角
——送给deepseek《楞伽经》一篇资料“缘”
作者:祥坤
2025年3月23日 |
佛言:大慧,有一类外道,见一切法随因而尽,生分别解想兔无角,起于无见如兔角无,一切诸法悉亦如是。
复有外道,见大种、求那、尘等诸物形量分位各差别已,执兔无角,于此而生牛有角想。
大慧,彼堕二见,不了唯心,但于自心增长分别。
大慧,身及资生器世间等,一切皆唯分别所现。
大慧,应知兔角离于有无,诸法悉然,勿生分别。云何兔角离于有无?互因待故。分析牛角乃至微尘,求其体相终不可得。圣智所行,远离彼见,是故于此不应分别。
一
佛说,大慧,有一类外道,见到一切法随因缘生随因缘灭,升起意识心分别解释的想法:既然蕴处界一切诸法都是无自体性的缘生缘灭,那么,以蕴处界之识蕴和色蕴(牛有角,蕴处界有的法角)为体建立的“缘起性空”(缘起的性空如同兔角的无,兔无角)应该是真实的胜义空道理。
依“牛有角”建立“兔无角”为真实法的一派认为,缘起性空存在于每一法当中“真实不虚”,万法生灭,兔无角法之“无”(性空)常住不灭。缘起性空既然能空去一切法,那么此“性空”就是绝对的真理,万法的本源,具有真实不虚的体性。这一类外道已经落入计取“兔无角”为万法本源的真实体性里。
二
又有一种外道,见到四大种和物性及微尘色法组合的形状分量和各自所在不同分位所处差别不同显示,认为外境色法常住实有,组成色法五根六尘的四大极微是常住不灭。他们认为,固然有诸法的缘起性空(牛有角而成兔无角),但依缘而论诸法性空不代表物质不存在,“性空”只是一个探求诸法实相与否的名词,为对治遣除众生对蕴处界牛有角名相的执着,四大极微聚合之色蕴名相是性空的,但极微本体之四大是常住是实有。此类人因诸法无我的“兔无角想”转而计着色蕴应常,反成执着极微实有的“牛有角想“一类。
三
大慧,他们都堕于“牛角有”和“兔角无”的两种见取见中,不能了知胜解万法唯心之自心真如阿赖耶识的心体和心性,他们都堕入了自心真如阿赖耶识所生法之识蕴色蕴为体的虚妄分别中。大慧,五蕴身及资长生命所需用具和器世间所依环境,一切都是众生各自如来藏本心籍众生的别业共业无明业缘在异熟果报所生法上各自领受的分别所现(不是牛角有的极微能够变现,也不是兔角无的无见能够变现)。
大慧,如果有个名“兔无角”的法是真实的,那这个真实法一定是要离于虚妄法所摄的“诸法有”“性空无”两边的,相对于诸法的真妄并行都应是如此——如果虚妄法中有一个真实法存在的话,那么这个真实法一定是要离于虚妄法所摄的有无两边而本具他独特不与万法相待为侣的中道性的。为什么说真实法一定是要离于有无两边呢?因为“有”和“无“是相对成就此有彼有此灭彼无相待法的缘故,(真实法不依缘绝相待的,否则落生灭成非常住体性)。
四
既然兔无角(缘起性空的“无”)是依照牛有角(蕴处界的“有”)而立,那么分析牛有角之蕴处界所摄之色蕴物质为论即可。牛有角色蕴从粗到细,乃至最后将极微聚合之色法分解成微尘,也都没有一个本来常住的牛有角真实不坏不依缘生的实法体性可得,(极微不具能生性,缘起性空的无常空是已灭法只是名言更不具备能生性)。
所以,大乘一切明心以上的菩萨依照证得本心的智慧所解所行,都远离了以上执着牛有角和兔无角为真实不灭体性的两边,他们不会在非本心自体或本心所生诸法上做本心不落三界有无的分别,因为标的已经隔远,离开第八颗心不生不灭之本来常住心体及显性而妄说万法本源,都已经是“心”外求法的外道份子。
五
《楞伽经》这一段是说,离开自心如来(即是本心如来藏第八颗心)来说真实法性或者安立一个殊胜超越世出世间的胜义真谛独成,都是错误的非因计因者。在没有真实体性的牛有角上建立兔无角这样的法,然后依前虚推出的后妄有真实不虚的体性,是双计双执违佛说悖法理的妄上加妄。兔无角和牛有角的以上两见两派,因为离开自心真实法而在真心籍缘所生虚妄法上妄计有无,或成牛有角之常见,或成兔无角之断见,都是不能断识蕴我见色蕴我见的凡夫之属。
缘起性空必须有个根本因存在(自心如来第八颗心及流注之种),此根本因不同于同属一法层面次第前后生灭法所摄相称相待的因缘之因,如果否定了一个不依缘生不依缘灭的本住法存在,那就必然会将“缘起性空”引进一个断灭论无常空的死胡同,成了无因唯缘无真实体的外道论。是以,大乘菩萨引用佛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来证明,五蕴缘起性空的背后有一个“真我”一直和假我的五蕴共同运行而又不是相互为摄(五蕴生灭,真我不生不灭),而牛有角和兔无角两派,都是针对五蕴的文章,故而不涉实相,都归想象说法建立真谛。
兔无角一派后来也发现了缘起性空的“空”本是无常空的“空相”非胜义空的“空性”这个漏洞,之中具慧者就在此兔无角基础上再立一分能生的意识心明了分离念灵知为空性心(说此细意识极细意识能入胎持身持种)以拒断灭(如此又落计意识心为常的常见里边来);反之牛有角亦然,牛有角归我见之能取所取(能取的识蕴和所取的六尘及五色根),二取都本缘生无自体性(故说初果圣人和六住位菩萨已能现观能所双亡说为是断我见),依五蕴之全部或局部建立不生灭之实相心明显依体及性全不对应,都归世尊菩提树下三叹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颠倒、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