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易友畅言轩
忧 患 之 学 -------学易札记之一 《易经》是一部卜筮之书,这在学术界没有太多异议。易理派从这里看到的是闪烁着智慧之光的伟大哲学思想;象数派从这里看到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图形。两派互相轻视对方,自古至今,难以统一。无论两派观点如何针锋相对,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家都承认或认可,《易经》里有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说易学是一门忧患之学不为过。正是这种忧患意识的存在,才有了后来被统治阶级所利用,被江湖术士所推崇的数术活动大行其道。所谓的人云亦云的封建迷信思想也与之相连,一步步走到了自己的死胡同。易学的忧患意识体现在它的形成之初。远古先民的思想境界是现代社会每一个人都无法理解的。现有的研究成果,大都是有着十分浓厚的今人主观成份的。远古时期,人们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人们还不能从自然界的本身去解释许多的自然现象。而为了生存所产生的忧患长期萦绕在他们的心中。这种滋味,现代人无法体会。易学的原始思想就是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逐步形成的。后来"居安思危"、"自强不息"等思想观念的形成,就很好理解了。然而,在这里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古人没有在易学的忧患意识里裹足不前,或惶惶不可终日,而是从中形成了对自然的认识和对自我的客观评价,以及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感受。这和现代人求神问卜的心理有着鲜明的区别。现代人聪明,有知识有文化,但却常办糊涂事;古时候科技后,古人的思想局限,但却常有聪明的惊人之举。《易经》中即可看出这种迹象。当年的孔子就是发现了这一点,发出慨叹,留下韦编三绝。易学的忧患意识还表现在《易经》原文的对立统一之中。有些人初读《易经》以为矛盾百出,其实是未得要领。《易经》中充满了忧患意识,最浅显的是在其"物极必反"的思想当中。在"泰"卦中,说到了"城复于隍"。阴阳相合本是最佳的稳定状态,是儒家推崇的中庸之道,但《易经》中鲜明地指出了这种稳定状态不可能永恒存在,随时即可能发生变化。从这种"变易"的思维当中,不正能看得出古人思想里强烈的忧患意识吗?上述的例子可以随便举出很多。易学的忧患意识还体现在它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就像我们体味甜与苦的滋味,如果对苦的体验不够,那么对甜的滋味感觉也不会太深刻。古往今来的有识之士正是发现并体会了这种忧患意识,才对这"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高度重视,视若神明。《易经》超越多少千年的生命力足以证明其魅力无穷。目前,在世界一切文明中,流传至今且表现出兴盛不衰态势的,惟有中国的《易经》文化体系。而历史唯物主义也证明了,具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十分有发展前景的充满希望的民族。而有着忧患意识的民族文化,必将也是世界文化史中最具光彩的一种文化。对易学是一门忧患之学的认可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对易学文化现象的考察的本原是否清晰。而这一点,对深入考察易学文化中的数术文化部分有着重要的意义。孟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话,而他说这话时,《易经》已经忧患地生存了至少三千年。 难 易 之 间―――学易札记之二 易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这与历代统治阶级重视儒家思想不无关系。易学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承载着传播文明的重任。古往今来研究易学文化的著述浩若烟海,名垂史册的中国知识分子没有一人对易陌生。而研究易学却不是一件轻松事。古人云:"未学易、先学筮"。这是很重视实践的说法。而古人的实践却不都是容易的。成千上万数不胜数的中国历代知识分子钟情于易。易里有简易、变易、不易的含义。而学易研易之人恐怕大多是在难易之间徘徊,或进或退、或喜或怒,或思或行,个中滋味涌向心头。有一个人必要提及,他就是孔子。"韦编三绝"搞的就是整理《易经》的工作。当时的《易经》还是用刀刻在竹简上再用韦绳编起来,这样一个庞然大物对于一位年迈的老人翻读起来,绝非易事啊。此外,《易经》里的"大传"相传也是孔子的作品。而孔老夫子生前是很不得志的,吃着腊肉,坐在颠簸的车上四处奔波,宣传自已的政治主张,却不被采纳。那种心情是十分难受的。孔子迎风站在一座土包之上,感慨万千:"多给我几年时间吧,从五十岁开始读易,以后就不会犯大错误。"这位老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他苦苦宣传的自己的那套理论能成为一种思想,并成百上千年地影响后人。他更不会细想,自己那些思想里已含着浓浓的易的精神,特别是那篇"大传"之后,《易经》更加超越了原来的占卜外壳,散发出了耀眼的哲学光辉。有一个朝代不能不说。这是易学文化完美表现的时期,也是易学思想被统治阶级展示得淋漓尽致的一个时期。就是那位稍逊风骚的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下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作为易学文化分支的儒家思想从此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易与读书人的名利挂了钩,通《易经》的人还可以免除徭役,于是一时间易学知识大普及,著家蜂起,人才辈出,使得汉朝成为我国现代文化史上第一个易学文化繁荣的鼎盛时期。当然,由易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再到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儒家作为易学的一个大分支已一步步离开了《易经》中生生不息的变易精神,这是后话。亦难亦易,难易之间走过五千多年。弘扬与发展,压制与取缔,理论与实践,许多事情悄悄地发生着。如果说易学文化的主流是中国传统哲学系统的丰富与完善,那么术数活动大行其道则是易学文化繁荣的另一道风景线。不敢说"风景这边独好",但说"风景这边独特"却不为过。中国传统术数奠定了中国早期科技发展的基础。阴阳五行的生克观念,天干地支的时空观念,被广泛地应用。由阴阳五行的理论作支持,中医之学蓬勃发展。当几千年后,西方实证主义医学博士们望着那错综复杂的中医穴位图充满疑惑之时,一个古老的民族已充分体验证到了银针草药带给他们的快乐。而人们非常熟悉的卜卦推命则是被江湖术士们用以谋生的小道而已。大道必至简,古人云:"善易者不卜",又云:"君子占惑不占利"。而历代统治阶级也都特别强调去做这样的事情--一方面坚决取缔祸国扰民骗人财物的江湖术士;一方面广泛搜寻民间中身怀绝技的术数高人,进入皇宫政界。参与政治活动,或拜为"帝王师"。江湖术士则明确表示,术数之法只是"留与后世作饭襄"的。隐居山林的贤人高士淡淡一笑。那位希夷先生陈抟在给宋朝皇帝的诗中写道:臣爱睡、臣爱睡,不卧毡,不盖被,片石枕头、蓑衣覆地,南北任眠,东西随睡。轰雷掣电泰山摧,万丈海水空里坠。骊龙叫喊鬼神惊,臣当凭时正鼾睡、闲想张良,闷思范蠡,说甚曹操,休言刘备,两三君子,只争些小闲气。怎如臣,向清风岭头,白云堆里,展放眉头,解开肚皮,且一觉睡。管甚玉兔东升,红轮西坠。这是何等的超然、洒脱。世间功名利禄荣辱富贵竟如此轻易放下,让人感佩,令人反思。易之难易在于形,易之难易在于心,易之难易在于理。学易研易如此,易学文化的发展也如此。 规 律 之 天 --------学易札记之三 "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人看到了大多是散发在"天"身上的迷信思想,迷信最大的特点就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认识。而很少有人去细心追究"天"的渊源以及它身上的哲学意义。其实,"天"也很简单,只是几千年的历史,让它身上有了过重的文化含量,或者说是文化压力。在上古先民的思想中,"天"就是客观现象,用现代的词说,"天"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而"天道"无非是这个大自然存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规律。古人常言之"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这里的"之"就有天的含义。如果说这话是唯心主义的宿命观点,实在是冤枉了古人。古人只不过是表达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即自然规律可以发现,不能创造,人应该按照规律办事,不能创造和违反客观规律,否则,就要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当然,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和巫师术士把过多的迷信思想罩在"天"的头上,也完全是件没办法的事。《易经》中说:"乾为天。"乾卦的符号是" 三 " ,现代的草书"天"与乾卦的符号很相近。在易学文化中,"天"是一种自然规律的展现,它不是孤立的,它要影响人,而人在天之下,不可太张狂。看看近几年日益严重的世界环保问题,再想想五六十年代我们曾提出的"人定胜天"的口号,显得多么的幼稚和无知。"天"要影响人,人要顺应"天"(自然规律)。很难想象远古时代的人们有环保思想,但"人"斗不过"天"却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是否斗过"天"呢?由于上游环保出了问题,1998年那场特大洪水,带给中国人的不应该只是痛苦和悲哀,还应该有一种对自然规律的反思,人至少不能破坏自然。搞好生态平衡,保护好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就是适应了天的规律。"天"的存在形式,在有"天"的观念之时,表现的并不是很清楚,那么"天"究竟以什么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认识之中呢?首先是一种符号或图形,它们由先民们认可之后,很快发展成崇拜的图腾,崇拜"天",真是天经地义。这时,易学文化关于"天"的内容已通过《易经》和各种术数行为表现得淋漓尽致了。到了数术学逐步完善之时,狭义的"天"已经可以用阴阳五行和天干地支来表现了。在此时,人们已把"天"与每一个人的自身生命运动的轨迹结合在了一起,于是,"命"的观念产生了。其实,这个过程准确地说是由人对"天"的认识之时就已悄悄地萌芽了。"天"虽复杂但并不神秘。许多人,包括一些学者,不愿意从本质上去分析和解释"天",他们或许认为一些理论太过浅显就没了研究的价值,而研究浅显理论的人可能又太显浅薄,那么干脆,再往"天"里加些东西,绞成一团,让大家都不知所云。一位作者据说是位青年哲学家,在公开出版的一本书中写道:"天在本质上是不可言说的。"真不知它有什么不可言说的,这里面有了浓厚的主观迷信思想,对"天"这样的迷信无知,真不知她如何去研究客观世界里的问题。毛泽东在一首诗中言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话说得很有意思。在无情的天道变化之下,人间发生着沧桑巨变。而作为个体生命的人,在这种变化中不应该是被动顺从而应积极主动自强不息,完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毕竟,古老的易学文化对"天"的认识在很久以前就印证了自己辩证思维的正确性。 朴 素 之 图 -----------学易札记之四 这是个既简明又古怪,既熟悉又神秘的图形。这个图形里包含了朴素的哲学思想,它是上古先民对自己的生存环境和宇宙形态的朴素认识。人们称这图形为太极八卦图。太极八卦图由两部分组成:中间是两条首尾相接、颜色深浅相间(大多为黑白)的鱼,一条近乎完美的曲线,将它们连成一体,称之为"阴阳鱼"。它表现了自然界阴气和阳气的运行消长与转化。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生命产生于水中,而这阴阳鱼是否也正在水中游动呢?那一条阴鱼和阳鱼的形态与胎儿在母体中的形象极为相似,这是偶然还是巧合,我们可以暂不去追究,但这圆毕竟让我们感到了一点生命原始的气息。圆的外围是八组长短线组成的符号,它们表示构成这个世界的八种最基本的元素:金、土、水、火、风、雷、山、泽称之八卦。组成卦的基本单元就是这些长短线,被称为"爻","爻"又有阴阳之分,它们的不同组合,表现了阴阳二气的不同交感状态。这八种符号极为朴素,很有可能是最初汉字的雏形,它们几乎都表现出了强烈的象形性质。如那个坎卦的符号则完全是篆书水字被平放了,而离卦中的阴爻被拿出来,与火字的字形就差不多。有人固执地发问,为什么就用这一符号表示这一意思,用别的不行吗?肯定是不行。因为这是古人一种最原始朴素的体验,这种体验在后来发展成一种文明,作为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的符号我们可以破译,但已没有必要再消灭或赋予它们特殊的意义了。但在这里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八卦符号自汉代以后确实成为江湖术士运用于算命占卜的手段和方法。太极八卦图是古人对自然的认识图象化的结果,也是一种占卜的符号,正如《易经》中说过:"仰观天象,俯察地理。"易学文化包含了《易经》思维的三大要素,即象、数、理。这种思维过程表现为由象及数,由数及理,由理又到象。这与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科学方法程式"事实--概念--理论--事实"有许多相通之处。易学的思维方式最初就是表现在用八卦符号占卜的活动之中。在古代,起初人们占卜的手法很不统一,有的用乌龟壳在火上烧,用凿子凿,看龟壳的裂纹形状来决定吉凶;有的用草棍进行数字的推演,按其结果来决定吉凶;另外还有以鸟类行踪来进行占卜的"鸟占",根据天象来占卜的"星占"。随着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融合,才逐渐形成了一种最流行的占卜符号,而这种符号的本身又赋予了朴素的象的观念,它们就是八卦符号。占卜尽管被现代文明认为极其荒谬,但在远古时候,作为人与自然界一种沟通,无论是从个体心理还是社会群体,它都不失为一种聪明之举。问题是得历史客观地看待它。而值得提到一点的是,由古代占星术而发展壮大起来的数术系统,在当今社会被称之为"周易应用"或"实用易学",它们的经验证后的预测实例或多或少地给进入网络时代的科学技术以尴尬。因为现有的科技体系既不能彻底证明这种预测的合理性,又不能彻底证明这种预测的不合理性。关于太极八卦产生的各种说法,无论从正史到民间传说,实在太多。许多专家学者也乐此不疲地进行深入研究。而太极八卦身上散发出的朴素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辉,今天我们仍能看到。 智 慧 之 光 -------学易札记之五 易学是忧患之学,有忧患便有动力,才能生生不息。学易研易要始终有一种危机四伏的感觉,要临危不惧,触变不惊。靠什么?靠的是《易经》里闪耀着的智慧之光。充满智慧的易学文化关注的是变化发展,是变化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诸多问题。从十六世纪文艺复兴到十九世纪世界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蓬勃发展,西方近代科学发展到了它的全盛时期。日心说、电磁波、元素周期表、留声机、解析几何、新原子论┉┉当西方科学家为此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在易学文化的发祥地──古老的东方封建社会形态正走向衰败。此时,易学智慧之光却垂青了一位德国人。他就是数学家莱布尼兹,是他发明了能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机。十八世纪的一天,当时在中国当传教士的西方人白晋,把易经六十四卦次序图和方位图寄给了莱布尼兹。他惊讶地发现,易图中用阴爻与阳爻可以表示万物的排列顺序,竟然与他在数学上的新发明二进制序数原理完全一致。之后他在重叠交错的卦象中受到启发,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二进制的思想。后来,二进制成了现代计算机最方便的语言,莱布尼兹被称为"现代计算机之父"。他本人对《易经》佩服得五体投地,为此专门写信给康熙皇帝,表达了对中国文化的由衷敬意。二十世纪,现代科技高速发展,当人们感到地球变成一个村的时候,也发现了自然环境已被无情地破坏了。而《易经》"天人合一"理论告诉人们,破坏自然就是在自掘坟墓。《易经》哲学认为,世界上各种因素都是彼此对应,互相制约,而又整体和谐的。那些阴阳五行、卦象推演的理论正是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万物内部的因素消长变化规律的探讨。在物理学方面,当爱因斯坦相对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无边有限"的闭合宇宙论取代按牛顿经典力学建立起来的无限均匀的宇宙论时,人们知道宇宙中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再是均匀分布的,而且是可以彼此转化的。天涯可以变为咫尺,瞬间可以成为永恒。据说爱因斯坦这种理论刚刚提出时,全世界只有十二个人能理解。而在中国"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已成为人们公认的神仙式的生活。在《易经》图式里,时间和空间从来就是彼此对应、相互作用的。术数中的奇门遁甲术被称为帝王之学,它研究的就是如何选择最佳的时间、空间从事最有利于自身的活动,包括行军打仗,治理天下。在生物学方面,现代研究表明,千姿百态的生物构成原理是条双螺旋链,一条叫核糖核酸(DNA),一条叫脱氧核糖核酸(RNA)。这条双曲线的形态很象太极图中心的那一条S形线。《易经》中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我们把DNA和RNA看成是两仪,而它们的分子链上却真的是共有四种不同的碱基。进一步分下来,长链上的一个单元总共有64种氨基酸的不同组织。正应了《易》的六十四卦。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中国传统术数里有一种方法,通过人的出生时间可以测算出该人有什么毛病,什么时候得病。而现代基因学的研究证明,通过一个新生儿的基因分析,可以发现这个孩子有什么疾病,并能够推测出何时发病,从而找到治疗的方法。有关资料表明,近代学者由于受到易学原理的启示而获得诺贝尔奖金者已有四人:德国汉森堡,其论文为"测不准原理";丹麦之玻尔教授,其论文为"相生相克原理",并在庆祝会上以太极八卦纪念章赠人;中国的杨振宁、李政道,其论文为"不对等定律"。他们自称得之于《易经》的启示,并说今后由此书(《易经》)而得奖者,当犹有其人。易学的智慧之光主要体现在它的科学思维上。它注重观察,善于推类,精于计算,重视应用,强调辩证。《易经》中讲"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这是对观察方法的最早自觉认识。又说"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触类而长之",这是最早的推类方法。易学智慧的方法论模式是:实际问题→概念方法→一般原理→实际问题。这是一个开放式的体系。它源于实际,又回到实际,不断地回答并解决社会实际中所提出的种种问题。生生不息的易学文化在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经意地向世人展示着它的智慧之光。人们也许不知道这光辉的背后是什么,但人们已经意识到这光辉本身对人类意味着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