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祥坤修学园地

楞严宝中宝
(上)

作者:祥坤

2009年8月11日


谨把此文献给所有能见到他的人,希望见到者得“楞严咒”加持,所求如意,感应神速。阿弥陀佛!

1

佛教中所有经典,都堪称宝典,都堪称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但要问这里边哪一部经最能代表智慧,最被历代佛学大家们所推崇,则就非《楞严经》莫属了。有道是“成佛的法华,开慧的楞严”,“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误之关键”。相传《楞严经》是由“龙树菩萨”经龙宫里取出的,国王看到后视此经为国宝,一直严禁外传,后来一位叫“般刺密谛”的天竺沙门将此经书写在小薄白绢上,隔开手臂之肉,藏于里边,才得以将此经带到东土。被喻为“东土小释迦”的天台宗大德智者大师曾经为求一睹此经,向印度方向遥拜十八年,只是即便这样,他也无缘见到这部宝经,所以“切莫将经容易看”,能见到这部经的人是遇缘殊胜,更应倍加珍惜。

历史上读《楞严经》开悟的人很多,佛教史上净宗祖师级人物“藕益大师”就是思悟《楞严经》因缘而出家的。他在二十三岁偶然听人讲到《楞严经》,当他听到“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想澄成国土,知觉乃众生。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的时候,感到十分困惑,大觉中如何生空?空又怎么可以建立世界?遂于佛前发四十八愿,至此出家。他在《阅藏知津》中评价《楞严经》为“宗教司南,性相总要;一代法门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可见他对楞严经的赞誉当属顶级。当代宗门祖师级大德、正法标志性大善知识宣公上人(95年圆寂),更是毕生以弘扬《楞严经》为主,并多次对经中“楞严咒”做重要开示。

 

2

《楞严经》意旨幽密,行文殊绝,让“愿解如来真实义”的我们流连忘返沉浸着迷。“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如此美妙的文辞经中随阅皆是。

明清时有一位学者,偶路书屋,见有《楞严经》就信手翻阅,翻阅中就定在了那里,一口气将此经读完后,掩卷长叹说:“自从一读楞严后,不读人间糟粕书。”他说的是不是大实话?我想只有读过经文的人才会知道,在我眼里,他说的是只少不多。我看《楞严经》各大德注疏不多,释及四师,只才六遍,但我今生是非要在此经上下些功夫不可,因为这部经在我重要且迷人:说重要是相对于修行者来说的;说迷人,是相对于我自己的心性来讲的。

 

3

今天,我要和各位有缘展示下《楞严经》这个宝贝的一点光芒,我相信,见到者只要有“眼”有“心”,就一定会受益,就终究会有一天发现并掌握你我都有的这个宝中宝。我要和大家介绍的是经文开始的部分,后人称其为“七番破妄”(也有称之为“七处征心”)。我会用最通俗易懂的文字来为大家掀起《楞严经》的灿烂一角——谁敢说大法船从此踏上者无人呢!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大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唯有阿难,先受别请。远游未还,不遑僧次。既无上座,及阿阇黎。途中独归。其日无供。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詶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1

有一天,佛陀带领随众去应波斯匿王”的供养,阿难因为先有别请,所以没有赶上这次随供,回到城中就开始逐户乞食。宿业使然,他竟然敲开了一户“外道”(心外求法,不可称之‘邪教’)人家的门,这个外道人家的女儿叫“摩登伽”,她一眼就看上了端正的阿难,非要和他交欢不可。阿难是出家人,又已受戒,所以不能和这个女的如何如何,怎么办呢?女的就求助其母,希望修外道的母亲用个办法,把阿难的心转到她的身上。

我们知道,人和人、人和环境、人和物等都是因为一个“缘”字才能接触、才能受用,摩登伽女相貌靓丽,爱慕她的男人自然不少,为什么她偏偏就看上了一个出家的人呢?难道真的是因为阿难相貌端正吗?如果用世间眼看的话,可以这么认为。阿难在当时佛弟子中是公认多闻和同情心第一的,他相貌端正,女人缘很足,就当时佛身边的常随众来讲,阿难相好当排第一。但要用因果究其实质来看呢,就不是这样了。阿难和摩登伽过去世曾经多次互为夫妻,这个“种子”一直留着,所以今生她一见到阿难种子自然翻腾生长,自然很喜欢很冲动很爱慕。知道这个道理,也就知道了为什么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让你一见就欢喜,有的人让你一看就讨厌的原因。

2

摩登伽的母亲虽然是“金头外道”(苦行外道之一),但是功夫相当了得,擅长个“先梵天咒”,这个咒能让人心迷失定,于是,阿难和摩登伽相互抚摸,就要失体……读到这里,大家不要急,阿难是古佛示现为顾权小的,既然随佛出家就绝对不会出任何问题,由这个开头,才引出佛说的这部惊天动地的经典,朋友们不妨往下慢慢看。阿难当时还没有“证果”,(正是因为听到了这部经,阿难才证得初果‘须陀恒’)他一向是修多闻少定力,所以忘乎所以,一方面是咒语的威力,一方面就是阿难对摩登伽女也有好感。

3

佛陀虽在王宫应供,但阿难和摩登伽的这一切,他都已知道,所以即由王宫返回精舍,很多的闻众预感到世尊当日要有大法讲,就都一起跟着返回。佛回到精舍之后,要“文殊菩萨“持“楞严咒”去救阿难,顺道也要把摩登伽女带来听法。这里边又有个问题,为什么非要持“楞严咒”去呢,我佛神力无边,周围法身大士无数,何必非要诵咒去迎接阿难和摩登伽呢?这个因就是为了要说出这部《楞严经》,为了要彰显“楞严咒”的威神之力。因为这个经是开智慧的经,所以说开,不说得,因为智慧你我都是本有的,只不过被烦恼颠倒和执着盖住了而已;而“楞严咒”是大定的加持,所以针对少了定力的人当然如药对病了。

4

阿难迷中猛醒,见到佛之后很是惭愧,连连哭泣,他恨自己一向只重修多闻不重修定力,由此开始厌离声闻小乘法,发心求证无上菩提,一探究竟成佛的正因。他希望佛能给他讲一下最为直接的成道法门和修习功夫,具体说,就是如何止住自己的乱心,如果观察虚妄的源头,如何不为外缘所动摇。

5

佛对阿难说,你我是兄弟,我问你,当初你是怎么想到入道修行的?阿难说,我是因为看到您的相貌实在太圆满殊胜,我想这样相貌的人绝对不会是男女欲爱所生的,所以就想修来和您一样的相好。佛说,你善心可嘉,能看出这点也是值得表扬的了,但是你知道吗?你和众生所以无始以来生死相续流转六道不能得出的原因就是因为你们不知道自己的本有真心啊,你们一直抱守的都是妄想的假心。阿难一听就有点糊涂,这个心还有真假吗?

 

以下开始七番破妄。


1

破心在内

阿难,我今问汝。当汝发心缘于如来三十二相,将何所见,谁为爱乐。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爱乐,用我心目由目观见如来胜相,心生爱乐。故我发心,愿舍生死。佛告阿难如汝所说。真所爱乐,因于心目。若不识知心目所在,则不能得降伏尘劳。譬如国王,为贼所侵,发兵讨除。是兵要当知贼所在使汝流转,心目为咎。吾今问汝,唯心与目,今何所在。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只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只陀林实在堂外。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阿难,汝亦如是。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佛问阿难,你当初发心修道是因为看到了我应身的三十二相,你是用什么看到的呢?你的羡慕和欢喜又是从哪里来的呢?阿难说,当然是用“眼睛”看和用“心”感受到的了。因为眼睛看到您的相貌后,内心才产生爱慕的感觉,所以,我发心远离这个粗糙的肉身。

佛说:“你说是因为眼目和内心,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你说的‘心’和‘目’的所在,那就不能找到生死的源头,因为这个生死的源头,就是因为你认为的‘心’和‘目’啊。我现在问你,你说的心和目,在哪里?”阿难说:“一切世间的众生除去暂时无心的土木金石和‘无色界’心无定出的天人,都是将这个能识别的心寄托在身内的,而眼睛自然是在我的脸上,因为脸上的眼看到,所以体内的心才能感知。”

阿难此处认“浮尘根”为“胜义根”,所以头头是错。佛教把我们的身根分两种,一个叫“浮尘根”,一个叫“胜义根”,浮尘根肉眼可见,而胜义根肉眼则不能见,经过修炼的“开眼”人是能看到的,这些相对佛菩萨来说,自然是明明白白地在那写着呢。“浮尘根”是身根的器官(如眼睛),他是见闻觉知的助缘,本身并不具备见闻觉知之性(眼睛就是一个器官,是见的一个助缘器官,他本身并不具备能见的功用,否则人死眼睛还在为什么就不能见)。胜义根,是本是一“精明”(如来藏性)分为“六和合”(六根,分则六合则一),他以浮尘根为依处,也就是说他通过浮尘根来显示作用,胜义根才是我们本有的见闻觉知,他清净微妙,人的肉眼是见不到的,如耳根以声尘为境,但如无胜义根则不耳能闻,因为胜义根才具“闻”性,反过来说,胜义根如无肉耳,则显出病相,也就自然难以展示能闻的功用了。这就是“根”因“尘”显,由尘发“知”三者的关系。

佛没有正面肯定阿难的答案,而是对他说,你现在坐在林园中的讲堂里,我问你,树林在哪里?阿难说,这个讲堂在园子里,而树林在园子里讲堂外。佛问,你在堂里看堂外,你现在看到的是什么?阿难说,我在堂里,当然先看到如来您,然后再看到周围的大众,这样的由近及远,再看到堂外的树林。佛问,你在堂中,是怎么看到外面的树林呢?阿难说,因为窗户开着,所以我自然见到窗外的景象。

佛说,就像你说的,身在讲堂,因为窗户打开,所以就能看到堂外的树林。我问你,有没有人在讲堂里看不到对面的人,却能看到外边的树林?阿难说,这怎么可能呢,在讲堂里看不到对面的人,而能看到堂外的树林,这是不可能的。阿难的意思是,一定是要先看到近的、内的,再看到远的、外的。

佛在此处将讲堂比喻为阿难的身体,将阿难比喻为识别的心,将窗户比喻为六根中的眼根,园林为身外景物。

佛说,你现在就是这个样子啊,你的“真心”本来是离尘脱体周遍法界的,但现在你就认为他是在你的体内。如果你说的能感知的心在体内的话,那他是不是应该先看到里边的脏腑筋骨,然后依次向外再看到外边的景物呢?就好比你坐在讲堂里,应该先看到对面的人,然后再看到外边的景象。心在身内,自然应该知内,现在你的心却不知你的内,你不能看到体内的脏腑筋骨,这说明你认为的心在体内是错误的。

佛在此处暗喻能见这些景象的是“真心”,真心有体,只是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也可以说是即在内也在外也在中,所谓“内离身心,外离世界”“随缘不变,不变随缘”,而妄心是没有实体的,随境所转,变幻不定。

 

2

破心在外

阿难稽首而白佛言:我闻如来如是法音。悟知我心实居身外。所以者何。譬如灯光然于室中,是灯必能先照室内,从其室门,后及庭际。一切众生,不见身中,独见身外。亦如灯光,居在室外,不能照室。是义必明,将无所惑。同佛了义得无妄耶。

佛告阿难。是诸比丘,适来从我室罗筏城,循乞抟食,归只陀林。我已宿斋。汝观比丘,一人食时,诸人饱不。阿难答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是诸比丘,虽阿罗汉,躯命不同。云何一人能令众饱。佛告阿难。若汝觉了知见之心,实在身外,身心相外,自不相干。则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不。阿难答言:如是,世尊。佛告阿难。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阿难一想自己的心既不在内,那就应该是在外了,所以他就说:“我悟到了,我的这颗心实在是住在身体外边,就好像室外的灯光,它只能照到室外,而照不进室内”。阿难的这个回答,明显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如心在外,则“身”“心”两离,心有知而身不能觉,身有觉而心不能知,这是明显不对的,阿难是见内不成而急于证明心在身外。

佛说:“如果似你说的心在体外,那么我问你,看到我的手了吗?你眼睛看到的时候,心分别不?”阿难说:“当然分别,眼见的时候,我心知道这是佛手。”佛说:“你看你,如果心在身外,身心两不相干,那怎么能相互知道呢?你现在身根中的眼是看到了,而你认为身根外的心怎么能看到呢?所以,你说的心在身外是错误的。”

 

3

心潜根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佛言:处今何在。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障碍者,潜根内故。佛告阿难。如汝所言,潜根内者,犹如琉璃。彼人当以琉璃笼眼,当见山河,见琉璃不。如是,世尊,是人当以琉璃笼眼,实见琉璃。佛告阿难。汝心若同琉璃合。者当见山河,何不见眼。若见眼者,眼即同境,不得成随。若不能见,云何说言此了知心,潜在根内,如琉璃合。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里,如琉璃合,无有是处。


这心既然在内不对,在外也不对,第三次我们的阿难自然选择了中间。阿难说:“我想这个能知道和分别的心,既然他不在身内而还能够感知外边,那就应该是潜伏眼根里边而又能和外界相对,就好像有人用“琉璃碗”(译云‘青色宝’,类似水晶做的形同眼镜样的东西)合着两眼,眼睛虽然有琉璃碗合着,但因为琉璃碗透明,和眼紧贴没有缝隙,所以,眼见而心无阻,自然随之即分别。琉璃碗比喻成眼根,能知的心比喻成紧贴的其眼,如此则心潜眼根里,阿难的意思是能知的心被琉璃碗盖着,因为琉璃是透明的,所以不耽误里边的心感知外界。更形象些就好比一个人背对着屋子站在门口,因为是背对,所以他不见内;因为是朝向外边,所以能见外,这样就能解释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脏腑而能看到外界的原因了。其实,认为心潜伏在眼根里边,还是属于在内的成份的。

真心有体,不过,这个体是在一切处非一切处的,所谓“一心三藏”,空也是他,不空也是他,空不空也是他,阿难用妄心猜测真心,所以因地不真,成“缘心听法,此法亦缘”一类。

佛说:“如果象你说的心是潜伏在眼根里的话,那么我问你,当你向外望,看到山河大地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先看到自己的眼睛呢?”(因为既然潜伏根里,总还是被根包裹,所以自然还应该先见包裹的眼根了,也就是先见到眼前的“琉璃”)。“你现在只能看到山河大地,却看不到你的眼睛?既然你感知不到自己的眼睛,那你说的“心潜眼根”的比喻就是不对的;反过来说,如果潜伏眼根的心能看到自己的眼,那也是不对,因为如此一来,眼睛和外境就是一个(因为相对才见),而如果眼同于境,那么眼睛就不应该有能见的功用,因为外境“无情”何曾能见呢?外境既然不能见,眼同外境,那你说的眼见即心能分别就也就自然站不住了。”

 

楞严经宝中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