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佛广妙慧居
这本书虽然不是佛经,但是要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民国初年,净宗印光大师,一生中对这本书极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印送这本书约在百万册以上。由此可知,印祖对这部书的重视。不仅如此,而且还不断提倡,教我们研究、实行、讲说。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诸佛的法印。佛法是讲原则,是讲道理的。所以,佛经有五种人说,除佛之外,其馀弟子、天、仙、化人所说的,只要和佛说的宗旨一样,不违背佛的原则,佛都承认它是佛经。 我们看看这本书的内容,都是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等於佛经。佛是讲理的,并不是只有佛自己说的,才称为佛经。这就是佛教值得人尊敬,值得人赞叹的地方。因此凡是符合佛陀教育的原理、原则,我们都应该看成经典。尤其是这本书,经过祖师的证明,一再提倡,它是我们学佛的根基。不但是学佛的基础,也是一般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的根本。 创造命运是有一套学问,它是有理论、有方法的。这些理论方法就在这本书中。本书的分量虽然不多,但对於这方面确实掌握住纲领。所以我们想要改造命运,创造命运。乃至学佛真正有所成就,都要依本书的道理方法为基础。可见本书对於我们学佛修行是何等的重要。 《了凡四训》是这本书的名字。「了凡」是写这本书的人。「了凡」两个字的「凡」字,有两种说法。第一、是讲到人。如果不是佛菩萨罗汉这些圣人,就是一个平常的「凡人」。「了」是明白、也是完结的意思。「了凡」就是明白做个平凡人是不够的,应该要做最上等的人。就是说凡是平常人所动那些不好的念头,要渐渐消除。所以称作「了凡」。第二、就是指作者袁了凡先生。他是明朝人,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府的吴江县。他是进士出身,做过宝坻县知县。他喜欢做善事,并且是信仰佛教的。因为他是一个大善人,所以大家都尊重他,称他了凡先生。 「四训」是四种教训,就是本书所说的四篇文章∶第一是立命之学,第二是改过之法,第三是积善之方,第四是谦德之效。这是了凡先生把他读书所得到的心得,以及他一生奉行《太上感应篇》的经验,写了这本书来教导他的儿子。所以此书是他的家训。 立命之学 第一篇「立命之学」,这是世间每个人都想明了的课题。我们一般所见所闻,这个世界上的人,有富贵、贫贱,长寿、短命,都认为是命里注定的。这种说法不能说他完全错。因为一个人若是前世做好人好事,这一世自然是一个富贵、长寿的人。若是前世做坏事,这一世自然是贫贱、短命。这是平常的道理。可是我们要晓得还有特别的,命运可以改变的道理。若一个人本来命里注定富贵长寿的,但他做了极大的恶事,等不到下一世去受报应,就在这一世变成了贫贱短命的人。也有一种人,本来命里注定贫贱短命的,因为他做了极大的善事,不必等到下一世来享福,就在这一世变成了富贵长寿的人了。这种事自古以来,中国外国历史上的事例很多。所以虽然说今世所受的都是前世所做,命里早就注定。但是也不一定会被命运束缚,还要看他自己现在去创造。 这一篇「立命之学」,就是了凡先生把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过,同他所看到的一些改造命运的人种种效验,告诉他儿子,要他儿子不被这个「命」字束缚住,要竭力去做种种的善事,不可以做坏事。「立」字是建立的意思。「立命」两个字,就是命不能束缚我,是我创造命运,命运掌握在我手里的意思。所以「立命之学」,就是论立命的学问,讲立命的道理。反过来说,我们念佛修行的人,若能够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念佛一定可以往生西方,得到一个快乐美满的人生。这一篇文字很长,现在依次讲解。 余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也。 这是第一小段。这四篇文章,都是袁了凡先生对他儿子所说的话。所以文章的语气,是勉励其子,自己一生命运是如何改变的,希望他的子孙也能明了此理,依教奉行。所以叫做家庭四训。
人生选择行业是很重要的。从前教书的先生,学生接受他的教学,没有规定学费是多少,而是随便供养的。家里富裕的人就多送些,贫穷的人就少送些。只要至诚恭敬的表达尊师重道的心,学费的多寡不是很重要的。医生也是如此,只要尽心尽力地为人治病,至於报酬就随各人的心意,因为他是以救人为目的。所以古老的社会里,教师和医生普遍的受到人们的尊重,道理就在此。 『且习一艺以成名』。这个「艺」字就是技艺。技艺如果专精,就可以成为一代名医。『尔父夙心也』。母亲告诉他,这是你父亲的愿望。当然,了凡先生就放下读书的念头来学医。从『可以养生』起四句话,都是了凡先生的母亲所说的。 後余在慈云寺遇一老者。修髯伟貌。飘飘若仙。余敬礼之。语余曰。子仕路中人也。明年即进学。何不读书。余告以故。并叩老者姓氏里居。曰。吾姓孔。云南人也。得邵子皇极数正传。数该传汝。余引之归。告母。母曰。善待之。试其数。纤悉皆验。 这一段是叙述他改变命运的机缘。内容描述在慈云寺遇到一位老人,这个老人『修髯伟貌』。「髯」是需。从面颊两边垂下的叫「髯」;在下巴底下,嘴两边的叫「需」。这个人需很长,相貌庄严,个子高大,看起来不是一个凡人,所以叫『飘飘若仙』。仙风道骨,潇洒出众,没有一点俗气的样子。所以袁先生对这位老人非常敬重,因为他品貌不凡。 老人就告诉他∶「你是将来要从政的人。」「子」是对人的尊称,「仕」是做官。「仕路」就是官场,像现在的政治界一样的意思。『明年即进学』,因为老人会看相,就叫他赶快去进学。「进学」就是从前国家用人,都要经考试来选拔人才。如果考上了秀才就会派进到县立的学校读书,所以叫做进学。并且说∶「你是从政之人,为何不赶快读书呢?」『余告以故』,了凡就把母亲告诉先父希望他学医的原因,向老人说明。并且请教老人姓名和住所。「里居」也包括籍贯和住处。老人就告诉了凡先生,他姓孔,是云南人。
『得邵子皇极数正传』。「邵子」就是宋朝的邵康节,这是个绝顶聪明的人。「皇极数」就是《皇极经世书》,这本书也有相当的份量,收在《四库全书》里,它的内容,完全是依照《易经》的理论来推算命运。它推算命运的范围非常广泛,整个世界国家转变都有论定。所以朝代的兴亡,个人的吉凶,完全从数理上推断,是一部非常高深的学问。这的确是有根据,相当科学的。
所以每一个人,甚至每一桩事皆有定数。这就是佛法里讲的因缘果报,只要你起心动念,你就有定数。只要你没有心念,那你就超越数字、数量之外了。 如果定功再进一步达到九次第定,永远保持不会退转,他就超越数量了。这时他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佛法里称为圣人、阿罗汉。 孔先生是邵康节的传人。这也是代代相传,都是有师承,一代传一代,精通《皇极经》。他看到袁了凡,就把他看得很清楚,而且告诉他『数该传汝』。你跟我有缘份,我这一套学问,应该传给你。可以说孔先生找到了传人了。 『余引之归』。了凡先生就请他到家里去坐坐。了凡很孝顺,告诉他的母亲。他母亲教他好好接待孔先生,而且告诉他,要算算命,试试看灵不灵。这是处世待人的良好态度,礼貌很周到。你所讲的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要经过试验才行,绝对不是冒冒然就接受。所以先试看看。这一试是真的,大小事情他推算都非常灵验。这样他的信心就生了,对孔先生的建议也相信了。 余遂起读书之念。 进学念书这个念头就生起来了。 谋之表兄沈称。言郁海谷先生。在沈友夫家开馆。我送汝寄学甚便。余遂礼郁为师。 生起读书进学的念头,往从政的道路作预备工夫。以前读书并不像现在有很多学校。清朝之前都是私塾教学,没有学校。国家只有大学,没有中学。必须私塾里念得很好,才有机会考入大学。那时称太学,明、清都叫国子监。相当於现代的大学,是国家办的。私塾,是私人办的小规模的学校。老师只有一个,学生通常只有二、三十人。 正好他的表兄有一个朋友郁海谷,在沈友夫家里开馆。沈友夫大概是地方上相当富有的一户人家,因为家里很有钱,有几间空房子,用一间作教室,请老师教自己的子弟,亲戚朋友的子弟也可以到这里来上学。郁海谷先生此时正好在沈友夫家里开馆教学。他就拜郁海谷作老师,进学读书。 孔为余起数。 孔先生给他算命。 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明年赴考。三处名数皆合。 孔先生算他的流年命运,告诉他,你明年去考童生,就是我们一般讲的秀才,要经过好几次的考试。先要经过「县考」,了凡先生应考中第十四名。县上面有府,府上面有省,这是明、清两代的制度。一个府大概管七八个县,主管称为知府,是在县之上,省之下。民国就把府废除了,改成行政专员。 我们看这段文,不是只看袁了凡先生,而是看自己。那一天、那一月、那一日、那一个时辰生死都已注定了,怎麽死法也注定了,一生全都是命里注定的,你怎麽胡思乱想都逃不过定命。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谁都没法子逃过。因为孔先生给他算得这麽灵,所以就请他算终身的命运。 『终身休咎』就是一生的吉凶。他的确把他流年排到死,什麽时候死亡,都跟他排定了。历年的考试,能考取多少名,都给他注出来。『某年当补廪』。「廪」是廪生,「贡」是贡生,「补」是补缺。相当於现代所讲的公费学生。虽然是学生,但是领国家的津贴,每个月生活费由公家补贴。每一个县都有一定的名额,必须有缺了,你才能够递补上去。
『某年当贡』。贡是贡生。廪生、贡生都是明、清两代依学生的程度而设立的,不是学位,相当於我们现代的中学生、大学生。但是受到国家照顾,由国家发给他生活费用。从前生活费用是发米,而米多的、吃不完的可以卖钱,相当於实物配给。而现代则用货币来代替食物,是方便多了。
『四川一大尹』。「大尹」相当於现代的县长。还有二尹、三尹。二尹相当於现代的主任秘书,三尹相当於现代所讲的科长。 孔先生的确很高明,算得很灵。往後每次考试,完全跟孔先生算的名次都相符合,一点也没差错。 独算余食廪米。 这是廪生所得的俸米。 九十一石五斗当出贡。 一石是十斗。他说每个月领俸禄,你自己记住,等你领米领到『九十一石五斗』,你就『出贡』了,就升级了,你就从廪生升到贡生了。升到贡生,廪米就不给了,廪生的缺就让别人来补,这有一定的名额。 及食米七十馀石。屠宗师即批准补贡。 屠宗师就是当时的提学,相当於现代的教育厅长,他看袁先生的学问、品德还不错,建议要提拔他。「出贡」就是批准了补贡,从廪生就补贡生的缺了,也就是升级了。 余窃疑之。 他这下怀疑了,孔先生这一著没算对。 後果为署印杨公所驳。直至丁卯年。殷秋溟宗师见余场中备卷叹曰。五策即五篇奏议也。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於窗下乎。遂依县申文准贡。连前食米计之。实九十一石五斗也。 俸禄领到七十多石的时候,屠先生就批准他补贡了。可能屠先生批准之後,也许就升官高迁,也许是调职了。『署印』是代理。教育厅长大概被调走了,现在有个代理教育厅长。这一位代理教育厅长不同意,把他驳回去,不准他补贡,他还继续去当秀才、廪生。廪生、贡生都是秀才。一直到了丁卯年殷秋溟宗师当提学,他看到『场中备卷』。这些考卷就是落第的,没有考取的卷子还保存著。有些时候,主管的官员会把这些没有考取的卷子拿来,重新看一看,希望发现遗漏的人才。如果真正是人才,他们还是要提拔的,怕的是一时差错遗漏了。
殷秋溟就看到袁了凡的考试卷。『五篇』就是『五策』,即是我们今天所讲的论文,五篇论文。殷先生看了非常满意,非常的赞叹。他说这五篇论文,就像是五篇奏议。『奏议』是臣子对皇帝的建议,国家施政应兴应革,他们都可以提出意见,贡献给朝廷,由朝廷来取舍。殷先生说这五篇确实就是奏议。可见袁先生见识很高,文章写得很好。而一般对国家兴革提出建议,都是属於大臣的事情,不是小小的秀才做得到的。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政务委员,国策顾问,是他们提出的这些文章。而袁了凡的文章居然可与他们相提并论,可见他的确是有学问。
『岂可使博洽淹贯之儒,老於窗下』。「博」是指他见识广博,「洽」是他的说理非常清晰通达,「淹」是透彻,「贯」是文章无论理路,无论是章法结构,都有条不紊。能得此四个字的评语,定是上乘的文章,无论是在思想理论,文字的结构,都属於上等的。所以不能叫他终老於窗下,一生只做个秀才,可惜了,应当要把他选出来替国家服务。
从此以後,袁先生真的觉悟,真的明白了。一个人一生的际遇,吉凶祸福,贫富贵贱都有命,都有时节因缘,不能强求的。命里面没有,怎麽动脑筋也求不到。命里面有的,什麽念头不想,到时候自然来了。他明白了,从此以後无求、无得、无失,心地真正平静下来了。所以我读《了凡四训》,学佛以後,我们可以称袁了凡在这一阶段,是一个标准的凡夫。我们一般的凡夫,都不够标准,为什麽呢?心不清净,一天到晚还胡思乱想。他的妄念没有了,对於一生的休咎,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所以古德云∶「君子乐得为君子,小人冤枉为小人。」为什麽呢?因为君子知命,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小人很冤枉,拼命的追求,不知道这是命里有的。努力拼命求得的,还是命里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呢?这是指定数,一般人都在定数里。这个时候袁了凡只知道有定数,不知道定数之外还有一个变数,命运是可以改变的。 下一段以後就是讲变数,讲立命的理论方法。要按照真正的理论方法去求,就能够改变你的命运。你想求什麽就能够得到什麽,一切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燕都』就是现在的北京,也就是首都所在地。元、明、清三朝首都都在北京。『留京一年』,他出贡之後就到北京去了,在北京住了一年。『终日静坐,不阅文字』,每天静坐。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到他的心地多麽清净。心清净了自然就生智慧。一般人智慧不能现前是心不清净。他之所以能够静得下来,就是他对於自己的命运完全知道,想也没用处,所以什麽都不想了,心定下来了。 己巳归游南雍。未入监。先访云谷会禅师。於栖霞山中。对坐一室。凡三昼夜不瞑目。 己巳这一年他回到南方来。『游南雍』,南雍是皇帝所办的大学,就是国子监。是国家办的两所大学,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南京,北京称为北雍,南京称为南雍。『未入监』就是未入学。在还没有入学之前,先去拜访云谷禅师。 凡夫之所以不能够成为阿罗汉以上的圣人,原因在那里呢?妄想太多了。《华严》上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病根就是在妄想,『妄念相缠』不得作圣。你坐在这里三天三夜,我没有看到你起一个妄念,这是为什麽呢? 余曰。吾为孔先生算定。荣辱生死。皆有定数。即要妄想。亦无可妄想。 了凡先生是个老实人,老实最可贵,他说∶「因为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一生的吉凶祸福都注定了,还有什麽好想呢?想也没有用处!所以乾脆就不想了。」知道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就要走了。所以生死是一定的,那一月、那一日、那一天、那一个时辰,人家都算定了,有什麽话说?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所以他就不打妄想了。 云谷笑曰。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一个人能够三天三夜不起一个念头,那是很了不起的功夫。他不是功夫,他是命给人算定了。所以云谷禅师就笑著说∶「我还以为你是功夫不错的豪杰 问其故。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 了凡先生就向云谷禅师请教∶「这是什麽原故?」这就说明数的道理。人为什麽会有命运?为什麽会落在数量里?人如果到了无心,就超越数量了。 但惟有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汝二十年来。被他算定。不曾转动一毫。岂非是凡夫。 你从遇到孔先生被他算命算定之後,距离现在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来,你的命运一点都没有改变,完全照著他给你算定的走,这不是凡夫,是什麽。你的命运里每一年、每一月没有加、减、乘、除,这是标准凡夫。所以一个大善之人,命有没有?有,但改变了。大恶之人呢?也改变了,不会照原定的样子。由此可知他二十年来没有行善也算没有作恶,他的命运完全照著孔先生所算定的,这叫做标准凡夫。 余问曰。然则数可逃乎。 了凡先生就问云谷禅师,难道命运可以改变?「逃」就是超越,那就是「定数」里面还有「变数」。孔先生给他算的是定数,变数则在自己手上掌握。这是孔先生不晓得的,不能推算的。 曰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诗书所称。的为明训。我教典中说。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求长寿得长寿。夫妄语乃释迦大戒。诸佛菩萨。岂诳语欺人。 这是云谷禅师教导他改造命运,也就是跟他讲定数里有变数,这是袁了凡原本不知道的。云谷禅师承不承认有定数?承认。前面讲过∶「人未能无心,安得无数」。世俗讲的「命运」,云谷禅师完全肯定,承认,确实有命运。但是命运自己可以改变,可以创造。所以佛家不是宿命论,佛家是创命论,自己创造美好的前途。但是立命要靠自己,任何一个人都帮不上忙,没有人能够代替我们改造命运,决定要靠自己觉醒,靠自己改造。他是个读书人,所以就先用诗书里面的道理来开导他。
再看看佛所讲的,『我教典中说』,云谷禅师是佛门大德,「我教」就是佛教经典中所讲的。『求富贵得富贵,求男女得男女』。命里没有儿子,你要求,可以得儿子的。『求长寿得长寿』,因为他短命,寿命只有五十三岁。这就是告诉你,你求什麽、得什麽,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孟老夫子的话没错,『汝自错解了』。你自己错会了意思,你并没有真正理解孟子所说的,你的解释只对了一半,另一半你不晓得。对的一半是德性上,除了德性之外,还有事相上,你也可以求得到的。你不见六祖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这话出在《坛经》上。
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於得也。 这段教训非常重要。内求外求都要从内心求,不要向外面求。向外面求就错了。所以佛法里讲,求什麽得什麽,都是从内心求,不是叫我们从外面求。外面求,决定得不到。为什麽?外面是常数,外面不会变;心地是个变数,不是常数。
了凡先生二十年来,心地算是清净,没有妄想。他的心是守定常数,不知变数。所以他这二十年中的命运跟孔先生算的完全一样,连那一年考几名,不会提前一名,不会落後一名。因为他不懂变数的原理。 这是指现代社会,大众所追求的,能不能求得到?求不到。纵然得到了,那是命里有的。命里没有而得到的,这才叫做求得。命里有的你求得,那不算求得,因为不求也得到。 譬如今天有人说做股票很赚钱,一年赚了几千万,这是命里有的他得到了。命里没有的,你看多少人做股票赔钱,不是每个人都赚钱!若每个人都赚钱,股票谁赔钱?赌博赢来的钱还是命里有的,你说冤枉不冤枉?甚至於做小偷、做强盗得来的,还是命里有的。命里没有的,偷都偷不来。 因问孔公算汝终身若何。余以实告。 云谷禅师就再问他∶「孔先生给你算的终身流年休咎,算得怎麽样?」他就老老实实将孔先生所算的告诉他。 云谷曰。汝自揣应得科第否。 云谷禅师反问他一句,这就是教他反省,找出恶痛的根源。「揣」是揣量,就是自己认真的去反省一下,应不应该得科第。 应生子否。 应不应该有儿子?你好好的反省反省,应不应该?当然云谷禅师跟他谈话不会只有这麽两句,但是这两桩事在了凡来讲是最重要的,最关切的,所以提出两条大的,他最关心的事情。其馀的就不必提了。 余追省良久。曰不应也。 云谷禅师这一问,他想了很久。答覆云谷禅师『不应也』。他真正知道自己的病根,老老实实回答不应该。因为他老实。「老实乃进德之基。凡饰非掩过之人。前途有何希望。」善知识遇到诚实人,他一定会爱护,才会指出他一条明路。要是自大傲慢不诚实,人家对你笑笑就完了,不会认真教诲的。下面是了凡先生反省自己的缺点,这是立命的基因。 科第中人。类有福相。余福薄。又不能积功累行。以基厚福。 从政的人要有福,如果没有福,老百姓就要遭难。一个人有福,确实全国的人民都有福了。今天讲民主自由,大家都认为这是真理,是时代的潮流,任何一个人都不能够抵挡的。这个潮流是好还是坏,必须再看下面的结果才能够论断。我们看看古时候的社会制度,读书明理的人没有争执,做皇帝的人有的非常开明。我们读唐太宗的《贞观政要》,太宗的心胸之开明,真叫人佩服。他给别人说∶「做皇帝有什麽好处,负这麽大的责任,你想要做,我让给你做。」有这样大的心胸。他做皇帝并不是在那边享福,不是在那边作威作福,是替百姓做事,是替全国老百姓谋幸福,为国家选拔人才,这些人才为社会为人民服务的。
兼不耐烦剧。不能容人。 这个毛病就更大了。性情急躁,就是薄福之相。确实没福,不耐烦,性情急躁。『不能容人』,心量太小,心量狭小不能容人。不能容人当然就不能用人,不能够服人,这是一定的道理。 时或以才智盖人。直心直行。轻言妄谈。凡此皆薄福之相也。岂宜科第哉。 『直心直行』是当任意、纵情解释,也就是我们常讲的使性子,他高兴怎麽做就怎麽做。这也是别人所不愿承受的。 俗话说。地下不乾净会长东西,会生五谷杂粮。水要是太清了就没有鱼。为什麽?鱼在清水里它也知道会被人家捕去,所以他不会在清水里游。也可以说地里头很乾净没有秽物的话,它不会生长植物。 余好洁。宜无子者一。 袁了凡有洁癖。整齐清洁是件好事情,但是太过份的清洁也是个毛病。一点脏东西都不能忍受的,这也不行。这是不应有子息的第一个原因。 和气能育万物。余善怒。宜无子者二。 和气能兴家,俗话常说「和气生财」。袁了凡没有财富,与这也有关系,他并不富有,家境清寒。他喜欢发怒,常常发脾气。看不惯的,看不顺眼的,他就要发作,不能容忍。这是没福,这是宜无子者第二个原因。 爱为生生之本。忍为不育之根。余矜惜名节。常不能舍己救人。宜无子者三。 「爱」是仁爱,能够推己及人。这些道理他晓得,但是自己做不到。为什麽?他是个很刻薄的人,「忍」就是刻薄。换句话说,他爱惜自己的名节,不愿意帮助别人,这也是无子的一个原因。 多言耗气。宜无子者四。 前面是讲存心,以下则从生理上说。他反省说了六条原因,前面三条是从心理上讲的,不应该有儿女。後面是从生理上说的,也不应该有儿女。他喜欢说话,喜欢批评人,喜欢论是非,所以说言语上常常喜欢强出人头。这容易伤气,生理上受伤害。这是宜无子者第四个原因。 喜饮铄精。宜无子者五。 他不但喜欢高谈阔论,还喜欢喝酒,大概酒量也不错,饮酒过度会伤神。精是精神,伤精神,对於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妨碍。末後又说∶ 好彻夜长坐。而不知葆元毓神。宜无子者六。 他晚上不睡觉。一定是找朋友聊天,喝酒作乐,不知道保养。想必了凡先生的身体相当虚弱,他不知道保养身体。 其馀过恶尚多。不能悉数。 想想一身的过失毛病,恶作太多了,数不尽。他的为人真正诚实,这叫「忏悔」,发露忏悔。自己身心毛病都能够对人说出来,坦诚的说出来,毫无隐瞒。佛门讲忏除业障,这样才能够真正把自己的业障除掉。能够发现自己种种的弊病,这叫「开悟」。觉悟之後能够把这些毛病改正过来,这叫「修行」。一般人修行,自己有什麽毛病都不知道,从那里修起呢?「修」是修正,「行」是错误的行为。把错误的思想、行为改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修正行为第一要紧的,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错误行为,你才能改过自新。了凡先生很了不起!云谷禅师一追问,他认真的反省,就把自己心行的毛病一桩一桩的找出来,这是後来他能够改造命运的根本。
云谷大师这些开示非常重要,绝对不能看做迷信。如果看做迷信,实在讲不是云谷迷信,是我们自己迷信,自己迷了。不相信圣人之言,不相信事实的真相,是自己迷惑颠倒。前面云谷禅师教袁了凡真实的反省检讨,才真正知道自己过失很多。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世间最大的善行就是改过。
『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中国的大德,印光大师常赞叹的有两个人。第一是孔老夫子,所修的是「百世之德」。孔夫子所念都是利益国家、利益百姓,没有一丝一毫为自己著想。 小而言之,我们家庭的事业能够传多少代?我们举个例子,像台湾同仁堂。同仁堂原来是在北京,也是祖先积德,这个堂号作了一百多年,百年老店。他传多少代?老祖宗存的心仁慈,开药店是以救人为目的,利润不在乎。只要生活能够维持,店面能够维持下去就可以。不是以赚钱为目的,不是以个人享受为目的;是以利益社会,帮助苦难的众生。他存这个心,所以他能够维系一百多年。如果子子孙孙不变祖先的宗旨,他的公司行号必然能够不断的延续下去。不像现在许多人开的公司,开不到两三年就倒闭了,这就是德薄。
『有三世二世之德者』,能够传三世二世,也『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後者,德至薄也』。我们中国俗话常说「不孝有三,无後为大」。这是德很薄,以至於他不能传下去了。过去社会对这些事很重视,现在观念完全改变了。甚至於有许多年轻的夫妇,他们不要儿女,嫌儿女麻烦。
但是因果的原则是不会变更的。这是世俗的观点。在出世间法,尤注说∶「出世圣贤。以绝欲断爱。为去惑转智。超凡入圣第一功修。惜俗情未及了解耳。」这种观念至今还存在。年轻人发心出家,父母亲友总是想尽办法来阻挡,原因在他不晓得,还守著旧观念,无後为大。佛法是看三世,过去、现在、未来,他看到整个宇宙,实在是认清宇宙本来面目。我们世俗人看的只是宇宙中的一部份,看不到全体,而且只看到很小的一部份。在十法界里只看到人法界,人法界里面只看到现前,看不到过去、未来,所以眼光没有佛菩萨那样的透彻。家里面如果有人出家,那真正是第一大喜事,第一殊胜之事。
可是出家一定要认真修行。出家修行要是没有结果,於家庭没有损害,於自身必定堕落。佛家常说∶「施主一粒米,大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这是很严重的问题。了道的确很不容易,你修行要有一定的成就,决定要证果。至少也要决定往生净土,超出三界。
譬如小乘一定要证得须陀洹果以上,虽没有出三界也不要紧。为什麽?证得位不退,就算是圣人了。以後天上人间七次往来,他不会堕三恶道。天上人间七次往来决定证阿罗汉果,时间虽然长,不堕三恶道,算是有成就了。 这是云谷禅师教给了凡先生改造命运的方法,对著袁了凡的习气毛病来下药,应病与药。他已经知道自己的毛病习气,所以教他要『尽情改刷』。「改」是改过,「刷」是刷洗。「各人有各人之病痛。既能平心自检。寻出一一病痛。一一过失所在。便有下手处。」 「尽情洗刷」是真正的修行。并不是天天念经、拜佛、念咒这些形式上的功夫,修一辈子还要搞六道三途,都叫形式。形式的目的无非是提醒自己,是表演给别人看的,引发别人觉悟,真正目的在此地。个人修行不重形式,重在发现自己的毛病,这个叫「开悟」。把自己的毛病改正过来,就叫修行的功夫。所以最要紧的是,能心平气和自己来反省检点,把自己的毛病习气找出来。
「寻出」就是寻找,找出自己的病痛,找出自己过失到底在那里,这样便有下手处,你才知道如何去修正,怎样去改过。「用全神全力。反转来。」「神」是精神。全副的精神,全副的力量。「反转来」,把它反转过来。下面举出几个例子教我们∶ 「无畏布施」是帮助别人身心安稳。他心有不安,有恐惧,我们帮助他,使他身心安稳,这叫无畏布施。譬如有人害怕走夜路,怕鬼,我们有时间就送他回家,跟他做伴,他就不怕了,这也属无畏布施。这是举例说明。
台湾的放生风气很盛,放生也是属於无畏布施,但是现在放生有很多流弊。因为大家拼命去放生,有些商人拼命去捕捉鸟兽;你不放生他就不去捕捉了。这样的心态行为就不是无畏布施,而是戕害众生,好心也变成了造恶业。放生应该是我们到市场去买菜,看到很多活泼的动物,推想它决定可以活得下去的,就买来放生,这是慈悲救苦。我们还听说有很多鸟兽公司,自己饲养的动物,决定没有谋生的能力。一旦放生到野外,决定是死路一条。这些我们都要知道。所以菜市场偶而发现,买去放生。放生的仪式,给他念阿弥陀佛,念三皈依就很好了。 「愤激者转之以和平。」这是讲性情,容易发脾气,容易急躁,这是大毛病。了凡患了这毛病,云谷禅师在此地劝他。「转之以和平」,和气心平。心地平静,你的态度自然温和了。这在德性上也是一个重要的项目。无论是佛家,儒家都讲求。孔夫子的学生赞叹孔子的德行有五种∶温、良、恭、俭、让。第一就是温和,这是学生们对老师的评语,老师温和;良是善良;恭是恭敬,无论对人对事他都谨慎恭敬,谨就是谨慎;俭就是节俭,不奢侈,生活很朴实;礼让,孔夫子事事都让别人,决不会与人相争。这是夫子之美德。是做人的典型。 「虚夸者转之以切实。」这就是喜好夸大的毛病,为人不实在。如果知道这些事实,别人对我们说的话自然要打折扣,难以取信於人,因为我们不诚实。所以决定不能够浮夸,要诚实。 「浮嚣者转之以沉定。」「浮嚣」就是我们常讲心浮气躁。心浮就要以沉定来对治。沉著,心要清净,要能定得下来。 「惰逸者转之以勤奋。」懈怠懒散,是很大的烦恼。世出世间法如有这毛病,一定不会有成就的。所以一定要精进,要努力,要把精神提起来。释迦牟尼佛在世时,阿那律陀懒散的毛病就很严重。被佛呵斥一顿之後,他真的振奋起来,七天七夜不眠不休,结果把眼睛搞坏了。佛很慈悲的教他修乐见照明金刚三昧,以後他得了半头天眼,不用肉眼比别人看得还清楚。他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所以人一定要发奋,要振奋起来。懒惰,做一切事情都不能成就。不但是佛法不能成就,世间法也不能成就,一事无成。古今中外,世出世间那一个有成就的人是懒惰的人,是散漫的人,没有。大乘善根唯一精进。
「残忍者转之以仁慈。怯退者转之以勇进。」「退怯」是退步,退转。这也是大病,必须要勇猛精进。 「务」是务必,一定要积德,断恶修善。积德,世出世间法都以这个为基础。前面讲的享千金之产,有百世之德,如果不是认真断恶修善积德,怎麽能办得到?孔子受一国人尊敬,释迦牟尼佛受全世界人尊敬。一个是积世间的大德。一个是积世出世间的大德,佛是世出世间的德行都修积。 『务要包荒』,是讲心量要拓开,要能够包容。不能包容,我们自己的烦恼就多,对於佛法的修学造成了障碍。我们是修觉、正、净,如果心不得清净就不会觉悟,我们的见解也就会有偏差。正知正见,大觉大悟,一定是以清净心为基础。所以要能包容,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必认真计较。《金刚经》上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切法不是真实的。就是世间一切境界,古人也说∶如「过眼云烟」。这种看法跟《金刚经》非常接近。有什麽值得计较的?何必把它放在心上,妨碍了自己的清净心。
不要说真正的一心不乱,就是相似的一心不乱,我们讲「功夫成片」,也是从这里下手的。念佛人念了多少年,功夫成片没有得到,就要找出毛病在那里。将病根找出来了,然後再把病根消除。障碍就没有了,功夫就可以成片了,功夫成片就决定往生。不必问别人,功夫到何程度自己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功夫成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事一心不乱是生方便有馀土,理一心不乱是生实报庄严土。品位与功夫正好成正比。 功夫成片里面也有高下不等,所以有九品。上三品的都能自在往生,中三品的都能预知时至。上三品的自在往生,就是想什麽时候往生,就什麽时候往生。暂时不想走,也可以随意多住几年,一切皆能随心所欲,确实能做得到。一心不乱功夫更高了。因为事一心、理一心都不是我们凡夫一生中能达到的,但是功夫成片则人人可以做到。所以要想这一生自在往生,想什麽时候去就什麽时候去,我们一般凡夫也可以做得到,这就是凡圣同居土里的上三品往生,是功夫成片带业往生的。 『务要惜精神』,要爱惜精神。因为了凡喜欢彻夜常坐,不知道保养身体,所以对於身体精神的保养要重视。上面大师所讲的都是针对了凡的开示。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後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不要後悔,不要再去想它。想一遍则又造一次新业,阿赖耶识里又落印象。所以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绝对不再去想它。要紧的是改正现在的,修正未来的。所以「疑」跟「悔」都是烦恼,在《百法》里是属於二十六个烦恼的心所。佛不叫我们常常去想过去。「此至人造命诀也。」「至人」是一个有高度智慧的人,真正觉悟的人。改造命运的秘诀,就是这一段的开示,开示的精要,就是从「务要积德」到「义理再生之身」六句。确是改造命运的秘诀。
尤居士此节小注说得好∶「改造命运第一步功夫便是痛改前非。一一积习悉皆扫除。一一病根悉皆拔去。时时处处常自警觉。严自克治。保善天真。如保赤子。改造命运全权在己。不属造化。即上文所谓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是也。」
「即上文所谓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是也」。前面云谷大师说,什麽样的人叫「极善之人」?我们净宗讲极乐世界「诸上善人」。这个「上善之人」就是「极善之人」。那一类的人是上善之人呢?能够改过的人就是上善之人。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天天都反省、改过,一直到没有过可改了,那是成佛了。
等觉菩萨还有过失,什麽过失?一品生相无明没断,就是他的毛病,就是他的过失,他还要改过自新。由此可知等觉菩萨还要改过,何况我们?我们看到这里应该觉悟了,修行、修什麽?就是改过。从现在起发心改过,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是改过,过失都没有了就成佛了。有过失就不能成佛,所以菩萨叫觉有情,菩萨是有情众生,不过他觉悟。觉悟,就是知过能改。我们凡夫有情不觉。不觉就是不知过不会改,认为自己样样都是对的。想想自己有没有毛病?想了半天,一个毛病都没有。所以常说凡夫没有毛病,菩萨毛病很多。菩萨常常检点,知道自己毛病很多,不断在改,三大阿僧只劫都还没改完。你想想看,这毛病多少?凡夫居然没毛病。这怎麽得了!就是什麽叫做「觉」,什麽叫做「不觉」。知道自己一身毛病,这是觉悟的人,就是我们佛家讲的菩萨;不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就是佛家讲的凡夫。这很好懂!菩萨不是神。菩萨是一个知道自己毛病的人,常常改过自新的人,称为菩萨,意思是觉悟的有情众生。
其实这里面的重点是讲妄念,妄想执著。身与数实在讲不相干,真正有关系的是心。身是受心的影响,主要的是心地。凡夫的心地,总而言之,自私自利。这是凡夫心,一定堕在数量里。如果拿佛法来讲,若用意识心,亦决定堕落在数量里,也就是用八识,八识是有为法。佛菩萨为什麽能超越?转八识成四智。他不用八识,所以不落在数里面。 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太甲」是商朝时候的皇帝。在早年也是胡作妄为,以後得大贤伊尹的教导,他改过自新。这几句话是他说的,这是他改过自新之後,对於伊尹感谢的话。 『自作孽,不可活』。「自作孽」是这一生自己造作的不善。「天作孽」是宿世的,过去生中所造的恶业。这一世所得的不善果报可以改,这就是宿命可以改。现前造的罪业,那就没办法了。现前继续再造,你就不会改过。过去有恶因,现在再加恶缘,必定结恶果。过去有恶因,现在断恶缘,虽有恶因不结恶果。这是一定的道理。
改造命运的原理就在「缘」上,「因缘果报」。「因」是过去生中所造的,没有法子改变,能改变的在「缘」。譬如说我们种瓜种豆,瓜与豆的种子是因,不能把瓜子变成豆,不能把豆子变成瓜,因是定数。我们今天想要瓜,还是想要豆,就在「缘」上加以决定。我们想要豆,把豆的种子种下去,瓜的种子收藏起来,它就不会结果。结果需要缘,缘有土壤、肥料、阳光、空气、水分等等,这些缘都具足,它一定会长得很好。若不想要它结果,虽然有因,只要把「缘」断了。譬如瓜子放在茶杯里,放一百年也不会长成瓜。为什麽?它没有缘。
所以过去虽然造作恶因,这一生中不造恶业,断恶修善,恶的缘就没有了。过去生中总有善因。一个人那有一生做恶没有做善的?找不到!一生都行善,没有一点恶,这种人也找不到!所以生生世世我们所造的业都是善恶混杂,多少是有的。或者是恶做得多,善做得少。恶做得多不要怕,只要今生不再做恶,恶缘断了。虽然是少善,少善也会开花结果,所以一定要断恶修善。 「诗」是《诗经》,五经与十三经里都有《诗经》。《诗经》里面有两句话说∶『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永」是永恒的意思,「配命」就是上合天心,自求多福。这两句话就是佛家早晚课诵真正的目的。早课是提醒自己,晚课是反省是检点,早晚课作得就有意义了。在佛陀的时代,早晚课的内容就是三皈依。早晚课所念的词句是出自《华严经净行品》,自皈依佛,当愿众生,体解大道,发无上心。早晚都一样。现在我们所见的课诵本是古德所编的,内容适合於当时在一起共修的大众。早晚课诵对於我们自己修学恰不恰当?不恰当要修正。根据什麽修正?针对我们的毛病来修正,则课诵对於我们才有大利益。
如果天天拜忏,心还是不清净,业障不但不能消除还在增长,这些药用下去之後没有收到效果,生病的人就得赶紧换个医生,另外换处方才对。这是治我们的心病,治我们的烦恼,若没有效,就要想方法对治。 孔先生给你算命,你命里没有登科第的福报,没有儿子。这是你过去生中所造的业,所积的恶业,前世所修的不善,但是可以改造。就是命运是有,但不是定命,不是一成不变的。以前是常数,现在再造是变数。 汝今扩充德性。力行善事。多积阴德。 云谷禅师非常具体的指出来,如何改造自己的命运。改造命运一定要晓得从心地上改,『扩充德行』,就从这里改。由此可知,在外面改、外面求,则云谷讲的「内外双失」。现在有人改风水,改个门,改个窗,改个位置,莫不内外两失。表面上好像是有得,其实还是命里有的,依然还是个常数,不是变数。 要知道从心里面改,从观念上去改,就是断恶修善。『多积阴德』。「阴德」是你自己多做好事,不需让人知道,这叫阴德。做了一点好事,到处宣扬,受人赞叹,果报就报掉了,一面做一面就报掉了。你的德积不住。做了好事没有人知道,做了好事还有人骂你,更好。骂你是给你消业,罪业恶报都消掉了,好的善的都藏在那里没动,善是愈积愈多,恶是愈消愈少。今天做好事遭人家毁谤而不甘心,做了好事为什麽还遭恶报?其实那才是善报。作了好事人家马上表扬,好人好事,现前都报掉了。所以善一定要累积,就是藏起来不让人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好事。 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你自己这一生所造的善业,当然你自己享受。佛经里讲因果通三世。我们这一生的果报,是前生修的。这一生修的,来世得果报,如果你修得很积极,修得太多了,等不到来世,现前就报了,是这麽个道理。了凡居士後半生的命运全部改过来,就是这个道理。他积的善太多了,不等待来世,现在就得果报。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 「易」是《易经》。《易经》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哲学书,里面有甚深的哲理,教人成贤成圣。而且著重在数学的探讨。内容有六十四卦,每一卦有六爻,共有三百八十四爻。从这里面去推演,阴阳刚柔的变化,能够预知过去未来的一切事相。小而个人,大至国家、世界的变化,都可以从这里面推演出来。这是自然的因果律,也就是它所推算得出来的。 云谷禅师讲,超越数量就没有办法推断。所以他能推断的是常数,没有办法推断变数,其目的是教人『趋吉避凶』。常数是定数。《易经》知道有变数,但是人的心境一念善就是加,一念恶就是减,天天都有加减乘除。如果加减乘除的幅度不大,与常数没有太大的变化,那麽命运就会被人算得很准。 了凡先生被孔先生算定之後,他二十年不增也不减,完全相符,一点也不错的。凡夫一般总是有变化的,一念善、一念恶,不像了凡先生不想做善事,也不做恶事,始终保持一个常数,他的命运还是相当准确的;如果变化大就超越了。因为能超越常数,所以「吉可以趋」、「凶可以避免」,就是自己可以争取的。
由此可知《易经》了解世间宇宙人生的常数,但是他也知道这里面有变数。掌握了变数,小的可以改造自己的命运,大则可以代世界国家谋求永久的安定和平。这一部书真正是了不起,很可惜现在几乎变成看相算命的书,实在太可惜了!正如同梅光羲居士在《无量寿经》序文中说,《弥陀经》本来是帮助我们了生死、出三界,成佛作祖的一部书,现在变成为人送终的经卷,这实在是太冤枉了。《弥陀经》沦落到这种地步,就像《易经》沦落到看相算命、看风水一样,太可惜了。《易经》确实是指导人生幸福,世界安定和平的一部哲理的书。《易经》教导我们改造命运,就是『积善』。积善当然先要改过,改过而後积善,这样的人家『必有馀庆』。你能不能相信? 余信其言。 袁了凡之所以能改造命运,关键的所在,就是闻到善言他能够深信,这就是大善根、大福德;他遇到云谷这是因缘。佛经上讲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条件具足,他的命运怎麽会不转?决定能转过来的。
拜而受教。因将往日之罪佛前尽情发露。为疏一通。先求登科。誓行善事三千条。以报天地祖宗之德。 『拜而受教』,在此处我们见到了凡尊师重道的真诚表态。并不是随便说我相信,我一定照做,过了两天都忘掉了。他认真的做。下面是了凡居士自己的叙述。从此把从前种种的习气,种种的毛病在佛前尽情发露,丝毫不隐瞒。而且『为疏一通』。「疏」就是疏文,述说自己种种过失的情形,向佛菩萨陈白,这是表示自己真心忏悔。求佛菩萨为作证明。《宝王三昧忏》里有不少文字,跟了凡先生的疏文相同,将自己的过失一桩桩的说出来。「朱子家训有云。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自己的缺点、自己的毛病,不要怕人知道。真正聪明智慧的人,自己弊病愈多人知道愈好。人家批评一句,人家责骂一句,业障就消了。如果自己的毛病隐藏起来不让人家知道,恶越积越大,後来的果报不堪设想!所以有过失不要隐藏,别人说出来自己要感谢。纵然没有过失,人家冤枉了我们也好,冤枉我们也是替我们消业,不必去辩白、辩护。常常为自己辩护,自己真的有毛病,人家就不说了,那个恶就大了。
云谷出功过格示余。 云谷禅师赠送『功过格』给了凡先生。什麽是「功德」,什麽是「过失」 令所行之事。逐日登记。 教导袁了凡先生依此修行。每天反省检点,有过失要记下来,修的善事也要记下来。 善则记数。恶则退除。 「功过格」在明朝末年很流行,世间有一些读书人以此来修身,佛门里也有。莲池大师就编有功过格,名称叫「自知录」,完全是以佛法善恶的标准,提供给四众弟子做为断恶修善的标准。功过格流传到现在有很多种,可以给我们做参考。了凡距离我们现在有五百多年,时代背景跟现在不一样。生活方式也不相同,换句话说,许多事相上的标准不一样,我们守住它的原理原则,要用智慧,然後细想当前的社会,我们应该怎麽做法。目前还没有人给现代人编一个功过格,现在所流行的都是古代的功过格,我们要晓得它的精神之所在。 且教持准提咒。以期必验。 准提菩萨是观世音菩萨在密教里的化身。为什麽云谷禅师不教他念经,要他念咒。念咒的目的是要恢复清净心,不要胡思乱想。咒没有意思,没有办法想意思,一直念下去,念久了心就清净了,目的在此。所以念经、念咒、念佛,目的都相同,这要应机施教。因为了凡如果教他念经,他会想经中的意思,所以教他念一个咒。佛门里也说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都是讲求实行。
「祈」是祈祷,或者是向佛菩萨祈祷,或者是向天地鬼神祈祷。『都要从无思、无虑处、感格』。「感格」就是感应、灵感。这是非常重要的开示。要从无思无虑处,使心地真正清净,没有一个妄念。就是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我们祈求佛菩萨定要如此用心,至诚恭敬的去祷告,才有感应。原理如是,怎麽会没有感应?我们中国人祭祀祖先,在祖先神位前祷告,也是这个原理。心不清净祷告是没用处的。
这是孟子所说的,「夭」是短命,「寿」是长寿,这是迥然不同的两桩事情,为什麽说是「不二」?我们起了妄念,有分别有执著,这是二;如果不分别、不执著,就不二了。 这里讲到安身立命,心安住的所在叫做「立」。「富贵安於富贵,贫贱安於贫贱」,社会就安定了,天下就太平了。在生命之中,生活里面,都能够得到乐趣。乐趣是什麽?没有妄想,没有忧虑,没有烦恼。乞丐可以说贫贱到了极处,他要真正能够知命,他也很自在,很幸福,很快乐。 穷通不贰。然後可立贵贱之命。 「贵」是富贵,能够安於富贵。「贱」是贫贱,能够安於贫贱。贫富是从财富上说的,多财是「富」,少财为「贫」。贵贱是从社会地位上说的,贵是地位高的,贱是地位低的。 夭寿不贰。然後可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间。惟死生为重。曰夭寿。则一切顺逆皆该之矣。 「生死自在」就把所有顺逆境界包括了。无论处顺境,处逆境,无不自在,正是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得大自在,这是真正的人生,真正真实的幸福。没有大学问,没有真实的功夫做不到。由是可知惟有觉者才能安身立命。迷的人没有法子,天天胡作妄为,愈陷愈深。所以佛常常在经上说之为可怜悯者,真正可怜。 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 「俟」是等待。修身等待我们的命运改变、改造。改造命运并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做得到的,是要有时间之累积。要勇猛精进,与自己的勤、惰,迷、悟有很大的关系。一定要觉而不迷,正而不邪,还要勇猛精进,再假以时间,一定能得到效果。 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 「修」就是修正,「行」就是行为。思想、见解、造作,这些都属於行为。说了「身」就包括心,包括语。身、语、意三业有过失,有恶意、有恶行,要把它改正过来。「治」就是对治,要用方法对治。 曰俟。则一毫觊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 『觊觎』是非分希望善报、善果早一点来。这个心是妄心,这一念是障碍。古人说∶「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你只要勤於耕耘,它自然有收获。何必要天天去求?这是把实修的方法教给我们。什麽都不要求,只管断恶修善,到最後什麽都得到了,不必求,样样都得到了。有求反而得到的有限,求一桩,就得一桩。多可惜?若不求就样样都得到了。为什麽说不求样样都得到?因为你不求,样样都是性德显露,与性德相应,所以样样都得到。若有所求,则修德不与性德相应,故所得者有限。
『觊觎』是非分的希望。要把一念非分希望的心除掉。『将迎』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攀缘,把攀缘的心也要去掉。『皆当斩绝之矣』,把它断除,没有丝毫非分的希望。如理的希望就是我们的生活能过得很安稳,三餐吃得饱,睡得好,穿得暖,这就够了!衣食不缺,生活安稳,小房子住得很舒服,费用少,生活容易。
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 『实学』是真实的学问。『直造先天之境』,就是佛法讲的返本还源,也就是说自性流露。不是凡夫的境界。这里面有真乐,法喜充满,真正是离苦得乐。这是觉悟的人所求的。 汝未能无心。但能持准提咒。无计无数不令间断。持得纯熟。於持中不持。於不持中持。到得念头不动。则灵验矣。 这是教他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的修行方法,这叫「圆修圆证」。《华严》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修一切修。」秘诀还是『无记无数,不令间断』。这就是常讲的不间断,不夹杂,这个功夫很重要。要不要计数?云谷禅师传给他不必计数,只要求不间断。古德有很多要求我们从记数下手,原因是什麽?我们懈怠懒惰。所以每一天老老实实的定一个数字,一天念一万声,一定要念满一万,对治懈怠懒惰的毛病。不记数,有时候就忘掉。像了凡这样的人非常老实、认真,教这种人可以不必计数,计数反而是夹杂。他真学、真做、真精进,所以就教给他不间断、不夹杂。
法门平等,无二无别,关键就是要一门深入。古人从读经下手的非常普遍。不管是念经还是念咒、持名,都要以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一直念下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 古人是跟我们现在不一样,有名,有字,有号。名是父母取的,决定不能改变。要是把自己的名字改掉了,这是大不孝。父母给你取的名,就是父母对你一生的期望。你把名字改掉,对於父母希望忽略了,这是真正的不孝。古时候名、字之外再用号。用号的,在社会上是比较有身分有地位了。
这一段是说他改过自新的决心和行持。首先他把别号改了,以前他的别号叫「学海」,从这以後就改成「了凡」。「了」是明了,「凡」是凡俗。现在对於世俗之间的事情他都明了,也就是觉悟的意思。真正晓得命运是自己造的,自己可以改造。道理、方法他都懂得了,从此以後不会再走宿命论这条道路。命不是定的,决心改过之後,气象就不相同了。也就是日常生活的感触不一样了。他说从此终日能提高警觉。「兢兢」是警觉的状态,不像从前迷惑颠倒。 以前是『悠悠放任』。悠悠放任是很随便的意思。就是过一天算一天。日子怎麽过的?不晓得。没有理想,没有方向,俗话讲的醉生梦死。这样决定被命运拘束,不能创造自己光明的前途。 『在暗室屋漏中,常恐得罪天地鬼神』,这一句非常重要。一般人所以不能改过自新,就是不晓得这个事实。为什麽《无量寿经》念多了,真正体会到这种情形,会比袁了凡还要来得谨慎。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数绝对没有法子计算,拿我们现在全世界的电脑集合来计算,也算不出来。每一个人神通道力都像阿弥陀佛一样,天眼洞视、天耳彻听、他心遍知。我们一举一动,心里面起个念头,他们都知道。不要说做坏事,起个恶念,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西方世界的大众们没有一个不知道。能瞒过谁?
这是讲独居无侣,人目所不见处,他也是规规矩矩,谨谨慎慎,不敢起一个恶念,这才真正做到了克己的功夫。我们想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想成就自己的德行,如果还是自己欺骗自己,那怎麽能成就呢?孔夫子说∶「君子慎独」。「慎」是谨慎,「独」是独自一个人,独居也能决定不放逸,这叫真正做功夫。一般人懈怠、放任的习气太重了,就是随便惯了。在大众中比较谨慎收敛一点,人见不到的地方他就放逸了。
所以真正修行,六和敬里的身和同住,绝对不是一个人一个房间。如果说是两三个人住一个房间不方便,我不愿意跟他住。有这种念头,念佛功夫成片绝对得不到。为什麽呢?心不平等,心不清净,还有嫌弃,这怎麽能成就?
所以僧团里首先要求我们修学的就是六和敬;六和敬就是大众在一块共修基本的戒条。个人所遵守的就是「五戒十善」。在从前,寺院丛林里面以《沙弥律仪》做基础,十戒二十四门威仪。现在不要求那样的苛刻了,我们只要求五戒十善就够了。出家、在家都应当如此,规矩不能再降低了。团体生活就要求六和敬,把我们的毛病习气都修正过来,不讨厌别人,不怨憎别人。 『遇人憎我毁我』。「毁」是毁谤。不会跟他计较,不会把他放在心上,『自能恬然容受』。「恬」是安然。由此可知,他的心境相当平静,不像从前心浮气躁,一点点委曲都受不得,现在可以受委曲了。这就是看到他修行的功夫在增长,这就是效果。所以一个修道的人,一个真正学佛的人,要学著跟任何人都能相处。跟佛菩萨能相处,跟妖魔鬼怪也能相处,在任何境界里,都是怡然自得。 我们看《六祖坛经》,六祖大师在黄梅证的果位我们不晓得,但最低限度也应该是圆教初住菩萨,只会比这个更高,不会比这个更低。他是明心见性的人,初住以上的菩萨。这还得了!他去伺候那些打猎的人。打猎,天天杀生造恶。他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还要替那些猎人烧饭,伺候这些猎人。猎人是他的主人,他是猎人队里的仆人。猎人要吃肉,他也要伺候。不是短时间,是十五年!我们能忍受得了吗?他在那个环境里怡然自得,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十五年是六祖真正的修行。他在黄梅是开悟了,悟後起修。他在一切顺境、逆境里面修清净心、平等心、大慈悲心。没有别的,就是修这三样。
我们今天与人相处,是不是在顺、逆境界里面,物质环境、人事环境里修清净心?如果不是修清净心,就没有修行,与自己一点利益都得不到。那不是学佛,那是搞佛学。每天在文字纸堆里去钻,也能说得天花乱坠,烦恼天天增加,将来的前途依旧是往生三途六道。这就错了!真正修行人绝不执著文字,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他求的是心地清净,心地平等。清净心,平等心就是真心,就是本性,他所求的是明心见性。 明、清的礼部相当於现代的教育部。是国家举办的考试,相当於现代的高普考。现代中国的高、普考是考试院负责的。从前考试跟教育都是礼部掌管,礼部的职权相当於现在教育部跟考选部。 孔先生算该第三。忽考第一。其言不验。而秋闱中式矣。 他命里注定的是第三名,现在跟命里就不一样了。这是他行善积德,他的名位从第三名提高到第一名,他考到第一名。『其言不验』。这就跟定命不一样了,这就是变数。他尝到了,确实有变数,而不是定数。『而秋闱中式矣』,古时候大考都定在秋天。「闱」是闱场、考场。他考中了,就是考中了举人。了凡先生的命里,只有中秀才的份。因为命里讲,他没有科第,他只有中秀才的份,科第最高的是进士。以後他发愿求中进士,也被他求到了,那是他命里没有的,才是求到的。
然行义未纯。检身多误。或见善而行之不勇。或救人而心常自疑。或身勉为善而口有过言。或醒时操持而醉後放逸。以过折功。日常虚度 这段所叙述的几桩事,都值得我们参考,值得我们效法。 『检身多误』。「检」是检点,反省自己的毛病,过失还是很多。下面举几个明显的例子。或者是『见善而行之不勇』。儒家所讲成人之美。美就是善。我们遇到了人家做好事要帮助,要成就他。为什麽?一件善事对於整个社会、乡里都有好处。譬如道路坏了,这人要发心修补。我们见到了,就要尽心尽力的帮助他,把这件善事做好,便利於大众。类似这种对於社会有利益、对大家有利益、有帮助的事情,我们都要帮助他。了凡先生也能够随喜去做,但是做得不够勇猛。也就是说没有尽心尽力,稍稍的随喜一点。这就是反省自己的过失。
『或醒时操持,而醉後放逸』。就是清醒时能注意自己的言行,很守规矩,很如法。他喜欢喝酒,酒喝醉了,就又放逸了,毛病就出来了。酒是佛法的大戒,五戒里有酒戒。但是诸位要晓得,佛为什麽要戒酒?就是酒醉後乱性。如果我们饮酒不至於醉,酒有开缘,可以喝的。但决定不能喝醉。戒律讲得很严格,是滴酒不沾。为什麽?怕我们止不住,感情用事,没有理智,一杯接著一杯。那可麻烦大了,那决定是破戒。 从前我在台中求学,李老师讲《礼记》。《礼记》的注解是郑康成注的。郑玄是东汉大儒,是马融的学生。马融在当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学问家。但是马融的心量不大,学生成就若是超过他,他心里很不是味道。郑玄的成就超过老师,青出於蓝。老师不甘心,想派刺客把他杀死。所以他离去时,马融带著学生到十里长亭送行。实在是不怀好意,令同学们每人敬酒三杯,郑玄喝了三百杯(三百杯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希望把他灌醉,在路上好下手。那里晓得郑康成的酒量很大,三百杯喝下去,小小的礼节都不失。李老师说,如果人人的酒量都像郑康成,释迦牟尼佛这条戒就不用制定了。 释迦牟尼佛为什麽制定这条酒戒?我们要了解制戒的意义。学佛的同学如果在烹调时用作料酒,是不会醉人的,调味是可以的。如果年岁大体力衰,他血液循环慢,酒可以帮助血液循环,每餐饭喝一杯酒,这也是可以的,这是开缘。不是破戒。 同样道理,佛门忌五辛。五辛里,尤其是大蒜。五辛是大蒜、葱、荞头(大陆叫小蒜)、韭菜、洋葱(兴渠)。佛为什麽禁止我们吃呢?《楞严经》上说得很好,修行最重要的是清净心。功夫不到家,饮食会影响心理生理。功夫到家,心理作得主宰,境随心转,那就事事无碍。如果还是心随境转,这是有障碍。佛跟我们说∶「五辛」生吃助长肝火,容易发脾气;熟吃增长荷尔蒙,容易引起性冲动。所以佛制禁食都有道理的。换句话说,不管生吃、熟吃它都增长烦恼,所以禁止。
有一些在家同修说,五辛不能吃,我们对吃素的兴趣都没有了。若当佐料配菜不起作用。炒一盘菜里面加一两个大蒜,是起不了作用。要明白佛制禁食的用意。所以要明理。佛法是很讲道理的,这才晓得佛法是活用的。合情、合理、合法,通人情、通道理的。
受了戒也有开缘,你才能度很多人,自己也欢欢喜喜的跟大众在一起。所以在某一个场合里,有智慧观察,通权达变,要利用机会。因为他们能闻到佛法是很难得的,我们在饮食之间就把佛法的大道理告诉他,他听听也种了善根。所以这是机会教育。 自己巳岁发愿。直至己卯岁。历十馀年。而三千善行始完。时方从李渐庵入关。未及回向。庚辰南还。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 己巳(隆庆三年公元一五六七)至己卯(万历七年公元一五七九)经历十一年,许求取科举、科第之愿,要行三千善事。三千善事十一年才圆满。『时方从李渐庵入关,未及回向』。这是因为他在外面服务,曾经一度在李渐庵的军中办事,任参谋一样的职务,跟著军队到处行军,没有机会回向。『庚辰南还』,第二年才有机会。『始请性空、慧空诸上人,就东塔禅堂回向』。这就是他己巳年所许的愿圆满了,真正做到了最後回向。因为他许愿时自己写了疏文,表示要认真改过自新,积功累德。现在他修积的功德,三千善事做圆满了,回向报恩,他的愿求也果然是得到了。 遂起求子愿。亦许行三千善事。辛巳生男天启。 他命里没有儿子,要想发愿求得儿子。真正是他修来的,他求到了,求有益於得也。『辛巳、生男天启』。他许愿行三千善事,三千善事还没有圆满,他就生了儿子。因为他发这个愿,第二年就生了儿子,天启是他的大儿子。所以真正发愿,一发愿就有感应。当然三千善事他一定会兑现的。虽然还没有修完,儿子已经得到了。跟前面一样。前面礼部考试,他三千善事还没有圆满时,他居然考中第一名。命里注定是第三,他考中第一名。这是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余行一事。随以笔记。汝母不能书。每行一事。辄用鹅毛管。印一朱圈於历日之上。 每天行善,做一桩好事他就记下来。夫妻两个都行善。他太太不认识字,不能记。就用鹅毛管蘸著印泥,家里用的日历本子,每一天做一桩好事,印一个红圈。 或施食贫人。或买放生命。 这是举两个例子。『或买放生命』,这就是放生。今天我们发心放生,要记住不要受骗。发心放生的人很多,都到鸟兽公司去买。他们是专门捕捉来给你放生的,你不放生他就不捕捉了。你愈放得多,他拼命去捕。这不是放生,是害生,这是决定错误的。不但没有功德,还有过失,是有罪过。
了凡先生夫妇断恶修善,显然比过去进步多了。在过去一天难得做一件好事,好几天才做一桩,所以三千善事十一年才完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年三千六百五十天,可见得一天做一件善事,还有六百天没有做善事。现在一天居然做了十几桩善事,比从前是大有进步了。想到改过自新,断恶修善,真正不容易。你看了凡夫妇的确有毅力、有耐心。看他们这样努力,就晓得精进不懈的修善不容易。要是没有毅力,没有决心,毛病习气不容易断除。这就是讲菩提道上何以进的少、退的多,就是这个道理。 至癸未八月。三千之数已满。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九月十三日。复起求中进士愿。许行善事一万条。丙戌登第。授宝坻知县。 到癸未(发愿的时候是庚辰一五八O年,从庚辰到癸未一五八三年共四年),四年三千善就圆满了。前面三千善事十一年才圆满。第二次发的愿四年就圆满了。『复请性空辈,就家庭回向』,请法师们到自己家里的佛堂来做回向
这是他做了官之後,用什麽样的态度来处理公务,替老百姓造福。县市长是朝廷选的,不是老百姓选举的。这个县市长好!他确实断恶修善,积功累德。从做了县长开始,他每天准备一本册子,空白的本子,名「治心编」。这是对治心里、检点起心动念善恶的记事本。 『家人』,家里的佣人。这本册子都随身携带。『门役』是县政府里的当差。门役就将这一册记事本放在他办公桌上。他每天做的善事,做的恶事,大小事都登记其中。因为他许愿要做一万条善事,所以小善、大善都要登记,看看到什麽时候这一万条善事才能圆满。晚上他还要设香案。就是在庭院里摆一个香案,把今天一天所做的事情向天帝鬼神报告,不敢隐瞒在心里。 『彷效赵阅道焚香告帝』。古人有这种做法。彷效古人的做法,使得自己真正忏悔,身心清净,丝毫不敢隐瞒。这是佛家所讲的「发露忏悔」。 汝母见所行不多。则颦蹙曰。我前在家相助为善。故三千之数得完。今许一万。衙中无事可行。何时得圆满乎。 从前没做官,工作不会太忙,所以太太帮助做善事容易。现在做了官了,住在官府里面,等於现在的公家宿舍。从前做官的住家与老百姓是不接触的,尤其是眷属,和外面不接触,家人无法帮助他行善。想一想,所许的一万条善事要到那一年才能圆满呢?这是使他太太发愁担忧的。 夜间偶梦见一神人。余言善事难完之故。神曰。只减粮一节。万行俱完矣。 他白天动这个念头,晚上就有感应。晚上做梦,梦到一位神人,他就跟神明说∶「我许的一万条善事,在公务当中修积善事,反而不及从前便利,这一万条善事很难圆满。」神就告诉他∶「你在政务里面所做的减粮这件事情,你的一万条善事都做圆满了。」他的确做了这桩好事。 盖宝坻之田。每亩二分三厘七毫。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 他做了县长之後就把田租减少了。前一任知县时,收租是按照每亩田收二分三厘七毫这个数字来收租的。『余为区处,减至一分四厘六毫,委有此事,心颇惊疑』。神怎麽知道我减租?想想真的有这一桩事。他减租税的幅度很大,所以全县的农民都得到他的好处。这一个县何只一万农民得到他的好处,一万件好事不就做圆满了吗?所以他自己也怀疑,怀疑两桩事情,第一我做事情神怎麽会知道了?第二、做这一桩事情会有这麽多这麽大的功德吗?所以诸位要晓得,俗语常讲,公门好积德。一般人修大福德没有机会。袁了凡要没有做县长的机会,他想做一万条善事那要做多少年!今天他有这个机会,能够利益万民,一桩善事就抵得一万桩善事。
适幻余禅师自五台来。余以梦告之。且问此事宜信否。师曰。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 他刚刚做了这个梦不久,恰巧碰到从五台山来的幻余禅师,了凡就把这件事情向他请教,并且问他这个事情能不能相信?如果真的有这麽一回事情,那实在是好,所许的一万条善事就圆满了;如果不能相信,这一万条善事得慢慢去做。法师就告诉他,『善心真切』,确实是『一行可当万善』。 『善心真切,即一行可当万善』。这是理。『况合县减粮,万民受福乎』?这理论了凡先生还不会,他的万善圆满是在事上修的。如果从性上修,就是真心上修,那一善是尽虚空遍法界,不只万善。纵然是我们在街上遇到一个乞丐,布施他一块钱,这一块钱的功德称性。为什麽?因为当时你没有人、我的分别,没有分别他是乞丐,我是能布施的人,能所双忘,三轮体空。一块钱的布施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因为是性德的显露。今天布施千万亿万,不如真心人布施一块钱的功德大。为什麽?你布施千万、亿万是从意识心上布施的。意识心是有分别、有执著、有界限的,你突破不了这个界限。真心人一块钱虽少,他没有分别、执著,没有界限,就和虚空法界完全相等。这是不一样!所以诸佛菩萨修功德,我们没有法子跟他比,原因是用心不一样。境随心转,我们的心量很狭小,修再大的福德,分别执著的界限画在那里出不去;菩萨、阿罗汉边界没有了,所以他的一点点善事就是无量无边的扩展出去了,达到尽虚空,遍法界。头一句讲的是理,我们要晓得这道理。念念功德圆满,圆遍法界,遍满十方。这个意境就不是凡夫所能想像得到的。了凡先生是从事上修的,事上修便利於万民。 吾即捐俸银。请其就五台山斋僧一万而回向之。 很难得,他立刻就能够将自己的俸禄捐献出来到五台山去斋僧,供万人大斋。常讲千僧斋,他要打万僧斋。满他这一万条善事的大愿。『斋僧』就是请出家人吃饭。明、清时代,四大名山出家众经常都有几万人。五台山一万人是少的,人数最多的是普陀山。普陀山住众大约三、四万人。在明清佛法相当兴盛时,峨嵋、九华大约有一万多人。所以他到那里去斋僧。
就是五十三岁寿命到了。而且算得很准确,是八月十三日丑时,算得那麽清楚。这一年有灾难,这一年过不去。 余未尝祈寿。是岁竟无恙。今六十九矣。 他写这篇文章是六十九岁。五十三岁那一年他没有求长寿,那一年也过来了,也没有什麽灾难。没有求长寿,寿命延长了。由此可知,世间法里最大的就是生死大事,也就是寿命。连寿命都可以求得,何况其他的呢?功名、富贵、儿女,没有寿命难求,寿命都可以求得到,那麽其他没有一样是求不到的。这个「求」要如理如法的求,要从至心上求,从自己心地上求,没有一样求不到的。如果撇开了心地,从外面去求,那就是前面云谷禅师所说的「内外双失」。所以佛门讲的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中国世俗所讲的是求福、求寿、求儿孙。多福、多寿、多男女,多儿孙,世间人求这个确实求得到,没有求不到的。我们知道了凡确实是添福、延寿、添丁,完全是超出他命里的常数。这是他一生修得的,不是命里注定的。 书曰。天难谌。命靡常。 「书」是《书经》,五经里的一部书。《书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记载上古时代的典章制度。 又云。惟命不於常。 这也是《书经》上一句话。《周书康诰篇》里所说的,也是说天命无常。告诉我们修德的重要,变数胜於常数。 皆非诳语。 古圣先贤这些教训都是真实的,所以我们尊称为经典。经典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讲的真理,绝对是真实,不会改变的。这些教训应用在现代,还是真实的。若不信,凭著自己的意思,胡作妄为,只有增加过失。眼前纵然得到一点好处,何况所得到的,定是命中有的,若不知修德,所得也保不住。不但财富不能常保,寿命都靠不住。命都保不住了,财富再多又有什麽用!这个社会随时都有灾难,随时都可以把命丢掉。你想想看,其他的还有什麽意义,纵然得到了也没有意义。《普贤菩萨行愿品》里说得很好,一个人在临命终时什麽都带不去。你的家亲眷属,你的地位,你的威势,你的财富,没有一样你能够带得去的。能够带得去的是十大愿王。愿王常随不舍,引导你到西方极乐世界去。
吾於是而知凡称祸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贤之言。 这是了凡先生真正觉悟的话。大圣大贤有真实的智慧,把事实真相看得清清楚楚。佛、菩萨是圣人当中的圣人。 若谓祸福惟天所命。则世俗之论矣。 这是讲常数。以前孔先生跟他算命是世俗之论。云谷禅师教他改造命运是圣贤之言。晓得这个道理,你还需要去算命吗?还去看相,看风水吗?不要了!相信圣贤之言,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自己开拓美好的前途。 汝之命未知若何。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了凡先生的命是被人算定了。他的儿子没有给人算过,不知道他的定命是如何,实在讲也不需要算了。『即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以下这一段开示,非常重要,是他教导儿子∶你命里将来是大富大贵,达官显要,也要常作落寞的想法。落寞即是不得志。为什麽要作此想?是以後纵然发达了,人谦虚,能够礼让,不会以富贵对别人起一种骄慢的念头。自己能谦虚,这是培养自己真实的福德。 即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 样样事都很顺利时,也常常想著遇到许多的困难。就是在顺利当中,还是要谨慎,还是要小心,不敢大意。诸葛亮一生成功就是在此,诸葛一生做事小心谨慎。 即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 眼前衣食不缺乏,相当的丰富,可是一定要知道节俭。如果在贫困时能常常守住这一点,德行、善行都能够增长。中国历史上范仲淹就是如此。范仲淹出身非常清寒,年轻时念书没有东西吃。在寺庙里念书,每一天煮一锅粥(我们现在称稀饭),把粥划成四格,每餐吃一块,过这样贫困的生活。到以後发达了,做了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生活方式还是保持从前穷秀才的生活,没有改变多少,只是小幅度的调整。他收入多,就想到很多贫苦的人。把他的收入救济那些贫苦的人。看他的传记,得知他曾养活三百多家。一个人的收入养活了三百多家,你就晓得三百多家也只能糊口而已,都过很贫穷的生活。如果过得很富裕,他那有能力养活三百多家。这是我们中国人中的大贤。印光大师赞叹,孔夫子之後就是他。他的子子孙孙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不衰,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才有百世的子孙保之,范仲淹是此中一个。中国第一个是孔夫子,第二个是范仲淹。范家八百年不衰,都是积德积得厚,真正修行,真做!能够把自己的福报分给别人去享受,这是大福报。福报不要享尽了,分给别人享,後福就无穷了。一直到民国初年时,范家的子孙都能守住家风,都很好,在中国历史上像这样有大德的人家不多。
即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俗话讲受宠若惊。别人爱护我们是好,但是我们要自己想一想,我们有什麽地方值得人爱护,值得人敬仰?唯恐自己的德能不够。这样想法是好。时时能回头,进德修业,不负众望。 即家世望重。常作卑下想。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这些都足以戒除贡高我慢。慢是很大的烦恼,贪、嗔、痴、慢。傲慢与贪、嗔、痴有连带的关系,他从这里著眼下手,确实是断烦恼的好方法。断尽烦恼,性德才能够显露。这是真正修德有功。 远思扬祖宗之德。近思盖父母之愆。上思报国之恩。下思造家之福。外思济人之急。内思闲己之邪。 这以下的文字是这一章的总结,非常重要!立命的关键就在此。我们心里思的什麽,想的什麽,这是进德修善的典范。中国过去的教育,说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教你常常想∶「远」要如何荣宗耀祖,「扬」是显扬祖宗之德。自己在社会上,道德、学问、事业能为社会大众所尊重,是祖先之光荣。今天社会努力精进的动力是什麽?是名利。大家拼命去做,为什麽?钱财在那里鼓励,在那里推动。如果没有钱财,谁肯去做?大家都不愿去做了。从前人努力,勤奋工作,他的动力是孝道,他想到祖宗,想到父母。我一定要努力修善积德,使我的父母有面子,我的祖宗很光荣。这个动力比名利高尚得多。这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道统,佛法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所以对於祖宗的祭祀,祠堂的建立,都非常重视,这是中国文化的大根大本。人能够孝亲,能够不忘本,自然能够心正行正,不会做坏事。
『近思盖父母之愆』。「愆」是过失。儿子孝顺,儿子对社会有贡献,父母纵然有一点小的过失,社会人士也会把它忘掉。父母有这麽一个好儿子,大众都赞叹他父母了。这是孝子。
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日日知非』就是觉悟。佛家所说的开悟∶始觉、本觉、究竟觉。始觉就是日日知非。始是开始,是天天开始。所以始觉从初发心到等觉菩萨,都是始觉。天天发现自己的过失,自己的毛病,发现了就改。这叫真正的修行,修正自己的见解、思想、行为。日日去改过。这就是大圣大贤的真实修功。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我们要想改造命运,想离苦得乐,这几句话是关键,是锁钥,非常重要。一般人一生当中不能成圣成贤,修行得不到一个结果,毛病就犯在此地。天天知道自己的过失,就是天天始觉。一发现就把它改正过来,这叫功夫。真的改过,这是功夫得力。不必多,一天真的能知一过改一过失,三年之後你不是圣人就是贤人,这一点都不假。一天改一条过失,一个念佛人三年之後,不是上品往生,也是中上品往生。这是修学成佛作祖!你肯不肯认真去做。一天一条过失都没有发现,这是迷惑颠倒。不知道自己的过失,当然就无过可改,那有进步?不进则退,自然堕落。『安於自是』,自以为是,是最可怕的生活。 天下聪明俊秀不少。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 这是真的,聪明才智的人很多。『所以德不加修,业不加广者,只为因循二字,耽阁一生』。「因循」是放逸、懒散、偷安,日子得过且过,我们常讲混日子。这样一天天混下去了,这样过生活,就是定命。你命里面注定的怎麽生、怎麽死,死了以後要到那一道去,全按著定数去安排。这就是云谷禅师讲的凡俗之人、庸俗之人,完全照著命运去走,也是佛在经里所讲可怜悯者。这一段他教给他儿子,确实是世出世间修学用功,都离不开这个原则。 云谷禅师所授立命之说。乃至精至邃至真至正之理。其熟玩而勉行之。毋自旷也。 了凡先生将云谷禅师教他改造命运的理论与方法,写出来传授给他的儿子,希望他也依照这个方法来修学。了凡先生依此修学,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对云谷禅师所说的理论与方法深信不疑。
改过之法 第一章是讲因果的理论。以下两章就讲怎麽改法∶恶要怎麽改,善要怎麽积?两章完全著重在行门。前一章是建立改造命运的信心,信了以後要去做。要怎麽做法?这里给我们说得非常具体。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 从此处可见古人学问的真实。《春秋》是鲁国的历史。孔夫子当年在世把它整理做成了定本,留传於後世。这部书有三个人注解,流传最广的是左丘明注的。今天在五经里所看到的《左传》,就是左秋明所注解的《春秋》。《春秋》是孔子整理的,并不是孔子作的。原来有很多材料,孔子重新整编,左丘明再加以详细的解释。除左丘明之外,还有《公羊传》,《谷梁传》。在这三个注解里,注得最好的,文章也好,记载也很详实,是左丘明。现在所流传的《十三经》,三种传都在其中。 『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这是说古人听到别人的谈话,举止动作,就能判断此人的吉凶祸福,而且判断得很正确,後来都应验了。小是一个人成功失败,大的能看出国家的兴衰。这是确实的,我们读到很多。所以『左国』就是《左传》和《国语》这两部书,都是中国古时候的历史。他们有这种观察能力,就是懂得因果报应的道理。你的言善、行善,稳重厚道,就可以判断你有福,这个人有前途。言语刻薄,行动轻浮,这人没前途。即使现在很得意,那也是昙花一现。连一举一动都可以看得出来一生吉凶祸福,所以心行言动不可以不谨慎。 大都吉凶之兆。萌乎心而动乎四体。 这不只是理论,也是事实。一个人、一个国家都是如此。事还没有形成,它就有吉凶的预兆,这种预兆都是在起心动念处,在所作所为处。所以头脑冷静、很有理智的人,能够观察得出来,预知未来的变化。从众人心行中就能看到国家兴亡。「国者人之积」,你看这国家上上下下的人,他们每天想什麽,他们每天做些什麽,就知道这个国家有没有前途,知道这个国家的兴亡。我们一个家庭里的几个人,想的是什麽,念的是什麽,做的是什麽,这个家庭的兴衰也就可知了。个人的吉凶祸福也在乎个人的行为。有预兆,预兆很明显,看得清清楚楚,都显露出来。对一个有智慧、有学问的人,是隐瞒不过的。 其过於厚者常获福。过於薄者常近祸。俗眼多翳。谓有未定而不可测者。 「厚」是厚道。厚道的人,心地厚道,行为厚道。能够损己帮助别人,这是厚道。对自己可以刻薄一点,对别人要好一点,这种人有福,一定有後福。 这是大原则。我们一个人处世、待人、接物要用真心,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任何一个人。「天」就是佛法讲的真如本性,日常生活中妄念不生,常常保持著正念现前。「至诚合天」。这人现在纵然受苦受难,毕竟苦难很快就要过去,大福报要来。所以世出世间法,大根大本就是真诚。儒家讲学养,八条纲目里-诚意、正心。这是重心。格物、致知是达到诚意正心的手段。这两条不能做,虽然想诚意,也诚不了。就是做不到至诚。格物。物是什麽?物是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要放下。如果不能淡薄,你的心会被外面境界所动,怎麽能诚得了?纵然不能把整个欲望舍掉,也要看淡。
净空学佛,最初得力的就是《了凡四训》。朱镜宙老居士将此书赠送给我。读了之後,想想我年轻的时候和了凡先生一样,他有的毛病我都有。我也是短命。过去多少看相算命的,连甘珠活佛都说我短命。我相信。所以算命的说我过不了四十五岁,我很相信。出家学佛就把时间表订到四十五岁,我只有这麽多的时间好修。我没有求长寿。果然四十五岁那年得了一场病。当时基隆大觉寺,灵源老和尚举办结夏安居。灵老请我讲《楞严经》。我只讲了三卷,就生病了。自己想想寿命到了,所以也不找医生,也不吃药,天天在家念佛等往生。病了一个多月,也没有往生,病好了。这些年来依照这个方法修行,愈修行愈灵验,愈有信心。现在什麽都舍了,舍乾净就更自在了。 所以「舍」才会有「得」,不舍就没有得。我们中国人说「舍得」,「舍得」这个名词是从佛经里来的。你能舍才能得,不能舍什麽都得不到。这篇改造命运,也就是叫我们舍。求呢?求也有助於得也。怎麽求?舍了就得了,你所求的都能得到。首先要把妄想、执著舍掉。「至诚合天」是从根本上舍,舍自私自利。将利益自己的念头舍得乾乾净净,起心动念都是利益大众、利益社会、利益众生,这个人後福自然无穷。 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 所以吉凶祸福都有预兆。福将要来了,看他的善心、善行。他能把自己的利益分给别人共享,这是善行,於是晓得他福报快到了。若只顾自私自利,夺取别人的利益,自己的利益与福报不肯与别人分享,他的福报是会享尽的。享尽了就没有了,灾祸就来了。所以只要看到他想的不善,做的不善,就知道他的灾祸快来了。一个人、一个家庭,大到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乃至於整个世界,都可以从这个原理来观察。只要很冷静,很细心,没有看不清楚的。所以吉凶祸福,世界的安定动乱,国家的兴衰都可以预知。 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前面了凡举出吉凶祸福都有预兆。无论个人、家庭、国家,乃至於全世界都是有预兆的。这些预兆,唯有心地很清净的人看得清楚。有定功的人,不仅是佛门,就是道家、儒家的读书人,心比较清净,也都能看得出来。定功愈深看得愈远。所以佛经里常常告诉我们,阿罗汉能知过去五百世,未来五百世。这是我们每一个众生的本能。本有的能力,应当是如此。现在能力丧失了,就是因为心乱了,被妄想、分别、执著、烦恼搞混浊了,使这个能力失去。佛法教我们只是把心地上的障碍、污秽去掉,恢复我们本能而已。 但改过者。第一要发耻心。 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知耻近乎勇」。儒家讲的大智、大仁、大勇。什麽人是大勇?唯有知耻,才能真正改过自新,才能发奋向上。人要不知耻,那就没有前途了。我们不要跟一般人比,把标准提高一点,跟谁比?跟诸佛菩萨比。佛菩萨也是人,我也是人,为什麽他能成佛菩萨,他能得到不生不灭,我们还要搞六道轮回。这是大耻辱! 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彼何以百世可师。我何以一身瓦裂。 如果我们能常常这样想,这样反问自己,「耻心」就能生。这是改造命运的开端,也是改造命运的动力。什麽力量在推动?这是原始动力,不可思议的动力。了凡先生在此地所说的多半是世间法。世间有大圣大贤,孔子、孟子、周公、伊尹,都是我们中国古圣先贤。他是大丈夫,我也是大丈夫。此地的『丈夫』没有男女之分,能为人之不能为,谓之大丈夫。他是人,我也是人。他能做得到,我为什麽做不到?要从这个地方去反省。 耽染尘情。 「耽染」就是贪爱、贪恋。贪恋是清净心受了染污。「尘情」是五欲六尘。五欲是情,尘是指六尘。尘也是代表染污的意思。我们坐的桌椅如果一天不擦,上面就有灰尘。天天去擦拭是为除去染污。我们的清净心也被欲尘染污了。财、色、名、食、睡,是「五欲」。起贪、嗔、痴、慢、疑,这就是染污。所以佛把外面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叫做「六尘」。就是这些染污我们的清净心,这就是病根。如果我们要恢复自性清净心,这些尘情要放下。世间人最难的就是放不下。能放下一分,心就清净一分;放下两分,心就清净两分。菩萨所以有五十一个阶级,实在就是尘情放下多寡不同,而分为五十一个等级。五十一分尘情都放下了,丝毫尘情都不染了,就叫「成佛」。若还有一分未放下,就是等觉菩萨。这个尘情就是业障。 严格来讲,心地纯净只有一个人-佛,除佛之外,绝对没有心地纯净的。所以等觉菩萨还有一分生相无明,菩萨有尘情,但是没有前头那两个字-「耽染」。所以他叫「觉有情」,他是觉悟的有情。我们凡夫就是「耽染」很重。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 私行不义。谓人不知。傲然无愧。将日沦於禽兽而不自知矣。
『傲然无愧』。这个「傲」是傲慢,没有惭愧之心。「无愧」就是我们俗话说的麻木不仁,没有一点羞耻心,没有一点惭愧心。再说个不好听的,就是所谓丧失天良。做坏事常常还受良心责备,这人还是好人。虽然他外面瞒人,自己心里常常感到不安,这种人有救。做了坏事麻木不仁,这种人没救。若是尚有羞愧之心,这是有救的,可以回头的。 傲然无愧之人,『将日沦於禽兽』。他现在虽然是有人身的样子,他所造的恶业将来必定堕三恶道。他自己不知,诸佛菩萨天地鬼神皆知道。所以在运衰时,妖魔鬼怪会来欺负你。妖魔鬼怪欺负人,要看什麽样的人。将来升人天道以上的,他不敢欺负。妖魔鬼怪对於善人不但不敢欺负,他还恭敬;对於造恶的人则常常讽刺他,讥笑他,欺负他。虽然现在是人身,将来必堕恶道。 这些道理、这些事实,只有真正学佛的人明了。明了之後,起心动念、一切行为自然就谨慎了。我们这一生不但决定不能堕恶道,决定不能再搞轮回。如果我们不想再搞轮回,只有一条路-求生净土。所以对於取净土,一定要下很大的决心。净土如何取得?心净则土净。信愿持名,修清净心,也就是说「耽染尘情」要远远的把它舍离。当然不可能完全舍掉,完全舍掉就成佛了。我们舍得愈多愈好。不需要牵挂的就尽量不要去牵挂,把牵挂的念头转变成念「阿弥陀佛」。把自己身家的利益(身是本人,家是我的家庭),也就是起心动念都是念自家利益,把这个念头,转变为利益一切众生。这样我们心就清净了 曾经有一位同修,他很著急。他的小孩想到国外去留学,出国留学很不容易。他自己住在巴黎,他问我怎麽办?我就教他,把一切妄念放下,全家念《无量寿经》,念阿弥陀佛,一定有感应。他说这不行,我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妥,我的心才能放得下,才来念经、念佛。我说你如果这样想法,你这一辈子都没有指望。他问为什麽?我说你的方法用错了。你今天所思考运用的方法,是你自己的业力,你没有三宝加持的力量。会用三宝的力量,把自己的力量舍掉。我自己力量做不到,我用清净心求三宝加持,会有不可思议的力量。这个才重要!就是此地讲的我们要用变数,不用常数。常数是命中注定的,变数是自己创造命运。 创造命运要从心地里面求,这个心是真心不是妄心。成天胡思乱想的那是妄心,妄心是在常数上,不是在变数上。一用真心常数就改变了。我们在佛经上,在《了凡四训》里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求佛菩萨怎麽个求法?不是跟佛菩萨谈条件,求佛菩萨保佑我发财,给我赚一百万,我供养你五十万,我们俩个对分。这不行!佛菩萨怎麽会答应你这个条件?所以世间一般人想利用佛菩萨,想利用三宝的力量,谈条件,许愿都是谈条件的。这很有限,这是错误。没有条件好谈的。恢复到自己的清净心,这有最根本的理论依据,就如佛法中所说,六祖也讲得很好∶「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已说明一切都是现成的,没有求不到的,有求必应。向自性里面求,因为自性本来具足,自性能生万法。三宝不过是给你做一个助缘而已,求得也是我们自性本有;自性里没有,三宝也帮不上的。佛门中有求必应。你完全相信,一点都不怀疑,要求什麽得什麽,求成佛都可以得到,何况其馀的呢!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理,「求」,一定能得到。世间人不知道,运用自己的聪明智慧,这就是佛经里面讲的世智聪辩。不是求取功名富贵,实在讲是在造罪业,他自己还不晓得。就是求得的,还是命里有的。你说这多冤枉!他所造作的罪业,将来必定有果报。 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 人家成佛、成菩萨;我们还在搞三恶道,搞六道轮回。这是太可耻了!世间可羞可耻者没有比这个更大了。 孟子曰。耻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此改过之要机也。 「耻」这字与人的关系太大了。为什麽?知耻,这个人可以成圣成贤;不知耻,必定沦落三途。你看这个字与一个人的前途关系多麽重大。 第二要发畏心。 天地在上。鬼神难欺。 「天地」指是天神与鬼神。在我们上面的诸天,天神有天眼通,我们一切动作他们皆看得很清楚。地下则有鬼神,鬼也有五通,能力虽然比不上天神,他的感触比我们一般人还要强。鬼的智慧比不上我们,但是他能见、能听这些能力也比我们强。也许你不相信鬼神有五通,应该是聪明智慧比我们强才对。现在科学家已经测验出来,很多动物它们的器官很特殊。譬如说狗。狗的鼻子比人灵,我们觉察不出来的味道,它可以觉察得出来。它是畜牲,它没有我们聪明,狗的耳朵也比我们灵。畜牲里尚且有许多种能力超过我们,何况鬼神呢?所以鬼有五通是可以相信的。他为什麽还受苦难?他智慧不如我们,福德多数不如我们。所以地上地下有鬼神,我们一举一动他们都清楚。 吾虽过在隐微。而天地鬼神实鉴临之。重则降之百殃。轻则损其现福。吾何可以不惧。 我们纵然在很隐密的地方,也就是说没有人看到的地方,我们在这里做一点小小的过失,天地鬼神有天眼,我们的墙壁障碍不住,他们看得清清楚楚。真正可怕!这些众生的神通还是小的,因为距离我们很近,他们实在都看到。「鉴」就是看到。「临」就在我们面前。我们看不到他,他实在就在我们面前,他看我们看得清清楚楚。佛菩萨则更不必说了。佛、菩萨是大慈大悲,看到我们做什麽坏事,他心清净,他不会找我们麻烦。可是鬼神不一样,鬼神是凡夫,看到我们做恶,他生气,有时要找我们麻烦。佛菩萨无所谓,但护法神是众生。他看不顺眼,也要找你麻烦。因为护法神是凡夫,他没有成佛成菩萨。 不惟是也。闲居之地。指视昭然。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而肺肝早露。终难自欺。被人觑破。不值一文矣。乌得不懔懔。 前面所讲是在一般时、处,这里是讲我们一个人在私室独居时。一个人在自己房间里关起门来,有时就不检点了,可以马虎随便一点了,不知「慎独」功夫要紧。因为有人在,自己总会约束一点,没有人在就放逸了。 『吾虽掩之甚密,文之甚巧』,「文」是文饰。就是掩盖自己的过失,还用花言巧语去掩饰。其实是掩饰不住的。「掩」就是骗人。自欺欺人,实在是『肺肝早露』。肺肝是内脏,一般人看不到,可是天地鬼神都看得清清楚楚,是用这个来比喻。比喻我们在暗室,你在卧室里面,一举一动,起心动念,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我们以为掩藏得很密,那不过是自欺欺人,早就被人看破了,一文不值。想到这里,怎麽不害怕! 不惟是也。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 人知耻,就有敬畏之心,就能改过,就能灭罪。我们讲忏除业障。学佛的人天天去拜忏,拜一辈子不但业障没消除,愈拜愈多。原因在那里?他不晓得从那里去忏悔。今天在寺院拜忏,就是此地讲的「文之甚巧」。他不是真忏悔,而是在掩饰他的罪恶,罪恶愈积愈重。所以拜忏,愈忏罪愈多。真正修行是知耻,畏敬。我们能够在念头上转就好了。 『一息尚存』,只要你一口气没有断。『弥天之恶』,「弥天」就是大恶,佛经里所说的五逆十恶,必堕地狱。这样的人在一口气没断时,有没有救呢?还有救。『犹可悔改』,他还能改过自新。他要是真正的知耻,真正的生敬畏之心,悔过发愿求生西方,一念、十念决定往生。 我们在《无量寿经》,在《观无量寿经》读到的。在印度、在中国,在过去有这个例子。譬如唐朝时的张善和,他是屠夫,临终十念往生。在古印度有阿 世王,我们在《观无量寿经》里读过,他杀父亲害母亲,破和合僧,也是无恶不作。《大藏经》里面有一部《阿 世王经》,释迦牟尼佛专讲这个人的因缘果报。他在临命终时,一口气还没断,他真正忏悔了,一心念佛求生净土,他往生的品位是上品中生。实在不可思议! 知道这个道理之後,我们决定不能存侥幸的心。造恶临终忏悔还可以往生,我现在多造一点恶不要紧,临终时还来得及。我们要是存这个心就坏了。存这个心,可以说决定堕三途。诸位要知道,临终忏悔往生是很不简单的事情。表面上看是一生,其实他过去生中的善根、福德不知道有多麽厚,在这一生当中他迷了,临终时他又醒过来了,这才行。过去生中没有深厚的善根(大家可以去参观病院,你就晓得了),几个人在临命终时头脑清醒?这是第一个条件。如果临命终时昏迷了,求忏悔的念头忘掉了,那不就往恶道去了。我们明了事实真相,决定不敢存这个念头,为什麽?太难了!真是千万人中,难得有一个临终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这是第一个条件,没有这一个条件就办不到。我们能保证自己临终时头脑清楚吗?第二、要遇善知识。第三、要立刻回头,一心忏悔,念佛求生净土。我们能保证临终时这些条件都能具足吗?若不能,还是老老实实,平常积功累德,这才稳当可靠。所以说是万人修万人去的法门。 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 这种例子很多,世俗、佛门中都有如前所说。 诸位要晓得修行重实质不重形式。周先生没有听过经,也没有读过经,没有受过三皈,也没有受过五戒,不过是善友劝他念一声阿弥陀佛。真的!阿弥陀佛西方三圣接引他往生。修行重实质,重心地,重真心。 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灯才照。则千年之暗俱除。故过不论久近。惟以改为贵。 这个事实,儒、佛都说,可见得它是真的,绝对不是假的。改过要勇猛。真正勇猛的去改过,纵然是大恶,纵然是久恶,都能忏除。『一念猛厉』就是真实的忏除业障,所以『足以涤百年之恶也』。「涤」是洗刷乾净。「百年」是讲长久累积的恶业,都可以忏除洗净。 比喻『千年幽谷』。千年的黑洞,我们点一盏灯,黑暗就没有了,就照明了。『一灯才照,则千古之暗俱除』。这就把灯、光明比喻你勇猛改过,这个一念改过的心,就能够把长时间的积恶都洗刷掉。所以过失不论大小,不论久近,是以改为贵。我们一定要改过。 佛法里常讲,法器难得。如果不是法器,决定不能续佛慧命。器是器皿。譬如这个杯子一定要乾乾净净,我们盛水才能饮用,如果这个茶杯不乾净,里面有一点毒药,你盛满一杯水喝了,还是要中毒的。毒就是恶业。要成法器,就是先要把我们的恶业淘汰尽,我们接受的佛法才能自利利他。 真正善知识,真正好老师,传不传这种学生?不传。为什麽不传?害他。这就是佛门讲的,他不是法器,不是法器不能传法。不是说这个人很聪明很有智慧,举一反三就是法器,不是的。若这个人心地清净、善良,没有贪、嗔、痴、慢,这是法器,再笨都不怕。我们看 虚法师《影尘回忆录》後面有个晒蜡烛的出家人,他真是笨头笨脑,一点智慧都没有!但是他心地清净,他老实,他没有坏心眼。老和尚看中他了,他是法器,叫他去拜佛,去拜阿育王寺释迦牟尼佛的舍利,一天拜三千拜。他拜了三年,开悟了,悟了以後能作诗、作偈,辩才无碍,後来讲经说法,广受人欢迎。虽然自己有成就,生活很节俭,对人非常谦虚有礼。这就是法器!是真实的福报!所以传法能成就人,也会害人。自古以来,世出世间的善师,好老师,传法是要选择人才的。选人的标准,是德行第一,其他的不考虑。以其可以培养。所以我们自己如果想真正成就,在这一生真正往生,能够自利利他,一定要从改过下手。这是『惟以改为贵』。 但尘世无常。肉身易殒。一息不属。欲改无由矣。 这四句是劝勉我们要把握时间及时改过。世间无常,佛经上讲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就是隔世,想改也来不及了。知道这确实是人生第一桩大事,就要认真的去做、把握机会、把握时间、天天反省、天天改过,才是真正的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行为,就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都修正过来。现在许多人,以为修行就是每天念念经,拜拜佛,念念佛就叫做修行。这样做、与自己的恶习气毫不相关,完全流於形式,不起作用。我们念经是修行,念一个钟点,这一钟点没有妄想,精神集中在经文上。甚至连经文的意思都不要去想,因为想还是打妄想。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修清净心,把妄想止住而已。念经、念咒、念佛都是这个目的,这是修心。心清净了,身就清净。 明则千百年担负恶名。虽孝子慈孙。不能洗涤。 一个人作恶,不知道忏悔,不知道改过,恶名流传到後世,孝子贤孙都没有办法为他洗刷。像中国历史上,大家晓得曹操不善,其实秦桧才是真不善。这个恶名,後世子孙怎麽好,也不能从历史上替他洗刷掉。 幽则千百劫沉沦狱报。 这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恶业必堕地狱,堕地狱是很可怕的事。佛经上讲地狱,时间长短有很多种的讲法。最浅显的,像李老师在《十四讲表》里所列的,那是我们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懂的,也是根据佛经上说的,地狱的一天等於我们人间两千七百年。中国人常自夸有五千年历史,若在地狱才不过两天。你想地狱有多麽可怕!地狱的寿命,短命的都有一万岁。也算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地狱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两千七百年,可不得了!这个苦日子没有出头的时候,真是百千万劫难出头!在这一生当中,造作地狱罪业很容易,可是堕落下去之後想出来,就不容易了。所以我们要是深信佛讲的是真实话,我们怎麽敢轻举妄动,造作一切重罪! 虽圣贤佛菩萨。不能援引。乌得不畏。 堕落在地狱,诸佛、菩萨大慈大悲也没有办法度脱。地藏菩萨虽然是幽冥教主,能度得了吗?度不了!堕落在地狱里,实在讲是要有非常善根、福德的人,地藏菩萨才能帮他的忙,跟他说法,他即能悔改,彻底的悔改,这就超越地狱了。人在受非常苦难时,往往什麽好话都听不进去。愈是受苦,恶念愈是增加,愈是不平,愈是怨天尤人,好话怎麽听得进去。说了好话,他反而说你讽刺他,更恨你。人间受苦难的人尚且如此,何况地狱!所以往往受地狱苦,又造重罪,因此地狱果报很难超越,道理在此!地藏菩萨能度的是什麽人?是真正有善根有福德的人,这些人以一念差错,堕到地狱去了。这种人还有救!地藏菩萨劝他,他肯听,後悔觉悟了,就容易出来。若不是善根深厚、一念差错的人,是没法子救的,佛菩萨救不了的。看到这样子,想到这件事情,怎麽会不害怕? 第三须发勇心。 勇於改过。前面第一条讲知耻近乎勇。知耻是开悟自觉;不知耻是迷惑颠倒。所以知耻是开悟的条件,勇猛是功夫的条件。知耻是从内心里觉悟,内心里真正觉悟了。畏惧是外力的加持,使我们不敢做坏事。就是自性里面的甚深惭愧。知耻是真正「惭心所」,畏惧是「愧心所」,惭愧是两个「善心所」。《百法明门》里十一个善法,就有惭愧。人能有惭愧心,必定有成就。 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 「因循」就是得过且过,我们常说混日子,混时间。『因循退缩』,不进则退,这是一定的道理。不求长进,没有进取的心。进取须是在德行上。现代人也是勇猛精进,他是求五欲六尘,在贪、嗔、痴、慢上勇猛精进,而未知後果之可畏。世出世间圣人教我们要在道德学问上精进。道德学问比学术还要高。学问和学术不一样。学问是智慧,是从真如本性流出来的,就是佛法讲的「般若智慧」。学术在佛法讲是「世智辩聪」。我们今天勇猛精进错了方向,往六道、往三途里去了。世出世间圣人教我们的方向是超越三界,永脱轮回。与诸佛菩萨看齐。这就对了!所以『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必须奋然振作,要奋发,要把精神提起来,勇猛精进。不要怀疑,不要再拖时间。现在就做,不要迟疑,不需要等待,说做就做,就从现在开始,绝无退缩。 小者如芒刺在肉。速与抉剔。 「抉剔」,「剔」就是拔掉。小过失就好像『芒刺在肉』。我们身上若有个刺,就很痛苦,总想尽办法赶快把它剔掉。过失在心里比这个更痛,我们不能不觉察。不觉察就是麻木不仁,刺进去不知道痛就是麻木。我们现在皮肉没有麻木,良心麻木了。 大者如毒蛇啮指。速与斩除。无丝毫凝滞。此风雷之所以为益也。 大的罪恶,就好像毒蛇咬了我们的手指。毒蛇咬了手指,没有犹豫,赶紧把手指斩掉!为什麽?不斩掉,毒一散开,必死无疑,就没救了。这是要下定决心,断一切恶。每一天昏沉,提不起精神,是业障现前。妄念很多,烦恼很多,忧虑很多,牵挂很多,样样不能顺心,不能称意,都是业障现前的相。佛门常讲「业障」,什麽是业障,我们自己要知道,自己要看得清楚。晚上睡觉做恶梦,是业障;生活习惯没有规律,是业障。要认真反省要警惕,能把这些过失都改过来,业障就消除了。业障少的人,必然法喜充满,身心轻快,没有负担,这是业障少。业障少就是烦恼少。烦恼少,心地自然清净,常生智慧,於世出世间法,身心世界就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要有决心,要能省察,先要把自己的过失找出来,勇敢的去把它改正过来,不要忧虑,不要害怕。 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 改过自新必须要具备这三心∶知耻心,敬畏心,勇猛心。知耻是自觉,「惭心所」;敬畏是「愧心所」;具足惭愧,才产生出勇猛心来改过。由此可知,过失为什麽改不掉?原因就是没有耻心与畏心,没有力量产生勇猛心。勇猛心是从知耻、敬畏里生出的。人不知耻也不怕别人笑话他,就没有办法修善了! 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 具足三心,有过即改。就像春天的冰。春天天气暖和了,冰薄了,没有冬天结得那麽厚。『遇日,何患不消乎』?太阳出来冰就化掉了。就是智慧增长,业障消除了。>了凡四训中>了凡四训下 |